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建设精品职教师资队伍

2016-01-04 09:37
科技视界 2015年35期
关键词:导师制师资队伍青年教师

舒 雅

(云南省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0 前言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层次合理、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增强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需要,着力提高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全面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加快造就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精品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青年教师是我院目前师资队伍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师资队伍中必不可缺的一支力量,是学院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青年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院的兴亡盛衰,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精品师资队伍是学院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工程,是我们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是要严抓不放、常抓不懈、抓出质量、抓出成效的常规工作。

1 我院师资队伍概况

2012年5月红河州卫生学校升格为红河卫生职业学院。随着学院的正式成立,如何培养高质量的高职学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才,成了学院的首要问题。而学生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学院大量引进青年教师,目前学院35岁以下教师已占专任教师比例的47.05%。虽然这些青年教师给学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他们往往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讲台,在政治思想、职业素养、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教书育人、专业实践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而学院又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构建适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养模式,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

2 思路做法

2.1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青年教师政治素质

青年教师的培养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国务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依据,以复合型人才观为标准,以学院整体改革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带、帮、促”活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知识水平、教学科研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当然,这种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渗透在各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中,让青年教师在潜在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

2.2 制定培养计划、标准及考核方案

我们根据学院及学科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总体规划,本着“一年入门、两年出师、三年出成绩”的指导思想,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并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的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培养措施及实施过程监控记录,每学期、每学年都有总结,通过这些工作,切实把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2.3 岗前培训

新分配或调入学院的教师,大部分是非师范专业的,他们或从学校到学校,或从医院到学校,没有经过正规的教师培训,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语言表达、如何与学生沟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针对以上情况,学院每年对新进教师都要进行岗前培训,这些教师通过对《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等课程的学习,业务素质得到很大提高,能尽快胜任教学工作。此外,学院还重视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以立德修身为起点,以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为主线,针对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结构的需要,围绕“教学素养、科研素养、立德修身、职业生涯、人文素质”等方面开设专题讲座。

2.4 导师负责制

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搞好“传、帮、带”。导师负责制是选择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及业务水平,事业心及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的教师对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帮助新教师迅速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尽快站稳讲台。“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帮”即帮助熟悉教材、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掌握教学基本功;“带”即带出个好的教学作风和思想作风。学院在具体做法上是由教务处负责人和各教研室主任共同商议培养计划、内容、措施和预期目标,择优选定导师,指导一名或两名本专业的青年教师。通过“以老带新”“以学促新”的方式,导师对青年教师跟踪培训,青年教师积极承接老教师的成功经验和方法,这种做法,能使青年能迅速成长,在教学上独挡一面。实践证明,这种“导师制”式的培养措施卓有成效。

2.5 顶岗见习

顶岗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初到学院的青年教师,有丰富理论的理论知识,但由于从学校到学校,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在讲授医学专业知识时,存在照本宣科、临床案例举例不清、教学语言枯燥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学院根据教师教学任务的情况,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医院见习,通过顶岗见习,大大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也为他们积累各种病案、接收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提供了一个平台。

3 经验体会

3.1 教师培养的常态化、规划化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需要培养、考核、监督、奖励等多个环节的有机连接,逐渐使其培养具有规范化。一是,完善年轻教师培养制度建设。实施“一对一带”的培养模式,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针对青年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提升教师培养效果。二是,落实培养支持政策。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经费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落实相应培养支持政策。三是,把青年教师的培养选拔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培养选拔年轻教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2 精心培养,严格要求

在人才的选择上,学院每进一名青年教师,都严格把关、层层筛选,力争把最优秀的人才引进到我们学院。在培养上,我们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带、帮、促”活动,精心培养,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不仅带教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学院还要求青年教师制定学习计划,有目的的拓宽知识领域,开阔学术视野,了解医学前沿,启发创造思维,不断更新和深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并认真撰写教案和教学反思。

为了更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各个系部、教研室还特别建立了听评课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按听课制度完成听课量,写好听课心得体会。此外,学院、各系部、教研室还鼓励帮助青年教师承担学科、学院的示范课,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

3.3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

教育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正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院在具体做法上:一是,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建设的政策举措,研究和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创新管理方式,优化教师发展环境。二是,通过教学、科研、管理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对于教学成绩突出、科研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要加以引导和奖励,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安排、学习培训、课题调研上,多提供锻炼机会,快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激励作用,通过优秀教师的公开课、说课与评课、优秀作品展示,优秀教师可为青年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使青年教师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前进的动力。

3.4 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轻松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的身心得到自由与解放,个性得到舒展和张扬。青年教师初到一个单位,期望值一般都比较高,而现实和理想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距,加上人生地不熟,容易产生失落感。学院、工会、各系部、教研室、坚持从多方面理解、尊重、信任和关心他们,不断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环境,努力给青年教师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关键。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对医疗卫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全国优秀教师李若菊说过:“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系未来”,如何建设名牌学校,打造一流名师,培养一流教师,是关系到高职医学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让我们的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把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打造成名师,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精品职教师资队伍,保证高职医学院校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也是今后我们要继续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孙谦.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探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2]崔子龙,李剑.探析高职院校导师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

[3]徐国强,刘斓.高职院校导师制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0(19).

[4]李晓菁,刘小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青年教师导师制[J].科技信息,2007,24(33):164.

猜你喜欢
导师制师资队伍青年教师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师资队伍建设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