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控制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

2016-01-05 06:41颜正英叶贵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21期
关键词:量化考核大学生党员指标体系

颜正英 叶贵清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对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党员数量显著增加,而党员质量有所下降。在新形势下,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发展标准,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和笔者工作中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质量控制;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1-0044-03

一、充分认识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提高党员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

2014年5月,中共中央修订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新要求,与原来的十六字方针相比,“保证质量”升级为“提高质量”,“改善结构”升级为“优化结构”,这都意味着,对党员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是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是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就要全面把握和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就要严格把握党员发展发展程序、各个环节和各项制度。其中,如何全面把握和坚持党员发展标准,是党建工作的一个难题。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党员发展考核指标(标准)归纳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硬指标”,一个是“软指标”。“硬指标”即显性指标,如学业成绩、党课成绩、获奖荣誉等,硬指标易量化且必须量化,只有量化才能体现党员发展的公平公正,如果不够量化,在发展党员时就变成跟着感觉走,往往会出现凭印象评价的现象。“软指标”如入党动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这些更难于把握,给考核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因此,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党员发展培养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是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主要原则

(一)坚持方向性考核原则

构建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以党章为准则,坚持党员发展的基本条件,坚持党员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

(二)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原则

构建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坚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原则。大学生党员发展应具备的客观条件是显性指标,一般是可以量化的,如入党年龄、培养时间、党课成绩、组织纪律、学习成绩、获奖荣誉、担任职务等,这些指标应该要严格定量考核,如果指标不够量化,打分就不够公平,结果就不够属实;大学思想素质层面的内容是隐性指标,一般是难以量化的,如入党动机、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这些指标应该研究它们具体的行为表现,通过长期观察,做到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

(三)坚持全面性考核原则

构建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坚持全面性考核原则。指标的全面性是指指标体系内的指标完备性。它要求指标体系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指标。要做到考核指标的全面性,必须对拟发展入党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大学生要进行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其学习成绩、能力素质,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政治素质;既要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

(四)坚持过程性考核原则

构建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坚持过程性考核原则。党员发展是长期培养和考察的过程。在整个党员发展过程中,从启蒙、选拔、培养、教育、考察、发展和后续教育都要构建严格的考核标准体系,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才能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五)坚持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必须坚持可操作性原则。一项考核制度如果没有可操作,等于一纸空文。显性指标应该做到每一项指标都可以量化,隐性指标应该通过长期观察其行为表现力争做到量化。只有最终可以量化的行为指标才能纳入定量考核指标体系,那些不能量化考核的指标需要作为最后定性考核的内容。

三、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探索

(一)明确量化考核的总体要求

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入党动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组织纪律、学业成绩、服务社会、日常行为,党员作用以及群众基础的综合情况,积极引导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入党,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确保做到党员发展公开、公平、公正,使党员发展工作有清晰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

(二)考核细则积分制

考核细则实行积分制,将考核内容分为个人素质、党员作用发挥两大板块。两大板块共8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每一项指标实行积分制,总分100分,每学期考核一次。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分别按照板块内容进行积分,总积分达到规定分值后方有资格入党、转正和评优,不同考核对象积分要求不同。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自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之日开始进行积分,正式党员则自转正之日开始进行积分。

(三)考核内容板块化endprint

两大板块考核内容如下:

1.个人素质考核(共70分)

考核被考核者个人素质,共6项一级指标,分别是政治素质、组织纪律、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日常行为、模范作用的考核,这些指标又可分为政治立场、理论学习、思想汇报、组织活动参与、学业排名积点、任务完成、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堂表现、行为举止、获奖加分等11项二级指标,每项指标根据重要性赋予不同的分值。

2.党员作用发挥考核(共30分)

考核其党员作用的发挥,共2项一级指标,包括在班集体中发挥的作用和在宿舍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分为班集体日常考核成绩、班级表彰加分、班级宿舍卫生优秀率、参与班级建设情况、班级异常情况上报、个人宿舍卫生、宿舍文化建设、宿舍异常上报、宿舍成员学习、宿舍成员纪律、党员帮扶等11项二级指标。把考核对象所在班集体在年级中的表现和宿舍成员的表现纳入考核,适度赋予分值;对在班集体和宿舍建设中的贡献,在“一对一”帮扶中所起的作用等指标重点考核,根据具体考核指标的特点和重要性赋予不同的分值。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工作实效

第一,明确考核目的。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素质、入党动机、组织纪律、日常行为、学业成绩、党员作用、服务意识、群众基础、党课成绩、获奖情况等进行全面考察,积极引导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加入党组织,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第二,采取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首先是评价方法多元化,既有质性指标评价,又有量化指标评价,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结果性评价,既有绝对性评价又有相对性评价;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既有教师、学生评价,又有被评价者自我评价。

第三,细化考核指标。评价指标量化,使党员发展工作有清晰的可操作的标准,确保做到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考核指标主要分为:可以量化的显性指标,很难量化的隐性指标。

第四,强化考核过程管理。定量考核是动态考核,量化指标是动态指标。对于量化指标要加强过程性考察,如学期和学年跟踪考察,建立一套动态地系统地考评体系,避免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转正工作中出现“前紧后松”的现象。对于毕业班预备党员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也要积极探讨一套科学地考核机制。

(五)考核关键因素及结果应用

定量考核结果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正式党员评优的依据之一。定量考核作为定性考核的依据之一,定性考核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定性考核中政审有问题一票否决,群众座谈会民主测评不通过者一票否决,党课不通过者一票否决,推优不通过者一票否决,受处分者一票否决,党员发展答辩不通过者一票否决,预备党员转正答辩不通过者延期转正,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最近两学期原则上班级前50%,最近两学期有补考者一票否决等,这些都是党员发展基本必要条件,即关键因素。自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始,若要成为预备党员,首先要符合以上基本必要条件,其次依照《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量化考核标准》,在整个考察期内平均每学期积分满足要求方可有资格列为发展对象,最后定性考核决定是否可以列入发展对象。

结语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难题之一。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党员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对大学生党员质量控制工程的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桂杉杉)endprint

猜你喜欢
量化考核大学生党员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量化模式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浅谈“衡水模式”量化管理的弊端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量化考核机制在联合站站降本增效工作中的作用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