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

2016-01-05 14:46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熔炉养母男童

今年4月3日,微博上贴出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一名男童浑身是伤,特别是背后的伤口密密麻麻,疑似被养母殴打所致。

这起“南京虐童案”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经警方鉴定,男童挫伤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的10%,属轻伤一级。

7月20日,养母李征琴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提起公诉。8月12日,男童以及亲生父母要起诉网络发帖人。他们认为,在网上散发男童的照片等行为,侵犯其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要求其道歉并支付精神抚慰金。

9月30号,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对“虐童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李征琴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检方称,李某作为养母,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使男童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一级的严重后果,构成故意伤害罪。

回音

@打开灯光 亏得孩子的养母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有“良母”形象的母亲却做出了让人感到震惊的事情,其形象和内心心理的病态反差为何如此巨大?

@斑点线 说什么“为孩子好”,或以学习为由,以责任与义务为借口对孩子进行虐待和毒打,是法律所不允许的。用毒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惩罚绝对是违法的。还相信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来对孩子进行身心摧残,不仅徒劳,而且适得其反。

@网用不完 养母很不道德,而且涉嫌犯罪。被刑拘,被判刑,完全是她自己咎由自取,也是罪有应得。

@放手 据说孩子的母亲和养母是表姊妹关系,具有血缘亲情,但是把自己的孩子抽打成如此惨烈的样子,竟然还替她求情,这种对于孩子遭受虐待的不重视甚至是麻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照照暖 或许只是孩子的不听话让养母生气而一时犯错,是不是可以原谅了……

@擦干眼泪 支持发帖人的网络举报行为。应该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儿童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等,应该让位于生命健康权。

@孔维 如果发帖人不是出于恶意目的,是想“解救小孩”,是想引起社会关注,促成司法机关尽快妥善解决,避免事件不了了之,那么就不构成侵权。

编辑在线

“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人生路上难免风雨,然而来自于我们身边最亲的父母或师长的伤害更是显得冷酷残忍,叫人心痛。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养母,也是伟大的母亲,不仅要把孩子视同己生,还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责任心。母子之间的交往都需要理解与尊重,需要用真心诚意去感动对方。

我国早就制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涉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自治组织等部门或组织。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不成体系,在国家层面,目前尚未设立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

未成年人保护,其实分门别类涉及法律援助、心理援助、紧急干预等很多专业,因此需要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力量。如果缺乏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的实体机构,各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的衔接上就容易脱节,会导致责任落空。未成年人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

建立保护儿童免遭家庭暴力,保护未成年人的机制需要长期付出,期待这起“虐童案”能带动更多人的思考和有力的行动,期待一个完善的自成体系的儿童家庭保护机制早日建立。

风,请轻柔,再轻柔些。请一定要轻轻,轻轻,轻轻地吹。

碰撞

自2000年起的5年间,韩国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学生们实施了程度不一的性暴力,以及各种虐待。2011年这个真实事件被搬上荧幕——《熔炉》。

电影《熔炉》的热映在韩国国内掀起了一股“熔炉热”,并进而发酵成“熔炉效应”。在民众的高声疾呼下,当年案件被重新审理,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甚至于,韩国国会为此特别通过了熔炉法,加强了对残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的惩罚力度。由一部电影的热映而推动司法的改革,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而在韩国竟然成为了现实。《熔炉》作为一部伟大的电影,一部改变国家制度的电影,实至名归。

正义通常会迟到,但早晚会到。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这部《熔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男主人公仁浩在选择是否揭发校长之时,也曾有过犹豫,毕竟那是他赖以糊口的饭碗。然而良知终究战胜了私利,在母亲质疑他,为何不顾自己的女儿而去帮助这些无辜的学生的时候,他说,“如果现在放弃的话,我以后就不知道怎样去做一个父亲”,此话掷地有声。在影片的最后,在一封给仁浩的信中写道,“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我们被世界改变”。多么振聋发聩的话语,即使这个社会已是沉疴难起,即使正义得不到伸张,即使罪犯逍遥法外,只要还有这些不想被世界所改变的人士存在,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希望的。“世界上最美丽最珍贵的,反而是听不见且看不清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得到”,仁浩用手语这样说。这是追逐真理和正义的勇气,也是当下社会所最最缺少的可贵的品质。

在现实中,光州仁和聋哑特殊教育学校虐待和性侵害残障学生事件对罪犯的处罚很轻,当事人在判决后事实上没有接受实质性的惩罚,仍在学校担任职务。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影片《熔炉》的上映而改变了。《熔炉》引发了韩国民众的持续关注,在民众的呼声和舆论的压力之下,韩国警方组成特别调查组再次着手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案件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与此同时,韩国政府为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陆续修改和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熔炉法”最为知名。

2011年10月28日,韩国国会208名出席会议的议员以207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了“熔炉法”。2012年7月5日,“熔炉案”的当事人,仁和学校前行政室长金某被判12年有期徒刑,罪犯伏法,正义得以伸张。至此,一波三折的“熔炉案”终于在民众的一片欢呼声中落下了帷幕。

(本期撰稿 亚 萍)

猜你喜欢
熔炉养母男童
4名小学生护送2岁走失男童
养母和养女的官司
饮食文化的“大熔炉”
熔炉起落快慢对熔炉吊装梁强度分析研究
火山熔炉
脊背上的希望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
感动的泪水
发烫的熔炉不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