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好风险自制食物也有优点

2016-01-06 13:28
家庭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药酒酵素保质期

虽然家庭自制食物在把控不好隐患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也不能草木皆兵,抱着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自制食物。做好风险控制,才能更好地享受DIY所带来的美味与乐趣。

采购新鲜卫生的食物

保证食材感官上的安全性是家庭自制的突出优点,比如我们不会购买外观上已经有异味、异色、变质的食物。如何采购新鲜卫生的食物?

认准市场和品牌 通常大型商场或超市比较重视自身的声誉,将食品质量和卫生要求放到重要位置,相对于传统菜市场或小商贩,他们在食品方面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此外,名牌企业还更多地接受着政府和消费者的监督。因此购买品牌食品卫生质量较有保障。

注意包装的标识 不要购买所谓的“三无”产品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按照国家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书标出品名、配料、产地、厂名、生产日期、规格、保质期、食用方法等内容。消费者要留心查看上述内容,特别应注意有无保质期和生产单位。

警惕非法添加物 按照国家标准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防止微生物污染、延缓食品变质及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不应该简单排斥一切食品添加剂。但有些不法分子,在食品中加入有毒有害的非法添加物,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需要引起警惕。

在采购食物时应注意色、香、味的鉴别。如看起来特别白净鲜亮的鱼虾、毛肚、鱿鱼等产品可能被甲醛浸泡过;过于鲜艳的辣椒红色或蛋黄红色可能加入了苏丹红;颜色很白或口感过于劲道的面食,可能添加了过量的增白剂或增筋剂。

烹调制作过程

食物的烹调加工过程也是保证食物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需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食物加工环境和用具的洁净;避免食物在烹调时交叉感染,直接入口的食品、代加工食品和原料不得混放或混合加工;刀具、砧板、盛放菜的碗盘等用具一定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使用;对动物性食物要注意加热熟透;加工生食后,应及时洗手再接触熟食;改变不良烹调方式,如煎、炸、烧烤等烹调方式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应尽量少用。

把控风险第三关

食物做好后应尽快吃掉,减少储藏对食物质量的影响。如需要存放4小时以上,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应在高温或冷藏条件下保存。如使用冰箱,冷藏温度常为4~8℃,一般不能杀灭微生物,只适合短期贮藏;而冷冻温度低达﹣23~﹣12℃,可抑制微生物生长,适合长期贮藏。贮存食品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污染食品;塑料容器应纯度高,不易释放有害物质(如酚、甲醛),不得使用再生塑料器具。油脂较多的食物不宜在塑料容器内长期储存。储藏食物要做到生熟分开。

一般不予推荐

家庭自制的食物

自酿葡萄酒 自酿葡萄酒看起来很时尚、天然而且没有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人非常热衷的DIY饮食之一。但在家庭自制葡萄酒时,如果控制不好发酵温度、时间等,很有可能发酵为甲醇而不是乙醇,另外,自制葡萄酒不但达不到工业化的灭菌杀菌标准,存放时也达不到相应的存放标准,非常容易滋生细菌。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不建议大家在家中自酿葡萄酒。

自制药酒 药酒的炮制有严格的工艺流程,但是很多人根据民间一些单方、土方在家自泡药酒,所用的处方缺乏科学依据,炮制过程不规范,再加上使用时不辨自身体质的寒热虚实,不辨药性的四气五味,不明中药的配伍禁忌,一股脑儿地把鹿茸、枸杞、冬虫夏草、人参等浸入白酒泡制,因喝这种药酒中毒的现象屡有发生。

自制酵素 自制水果酵素的发酵过程相对复杂,产生的菌群和酶的种类多、成分复杂,很容易出现霉菌菌斑,甚至释放出甲醇、乙醇,出现酒精的味道。这样自制出来的“水果酵素”本身就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喝了只会对人体有害无益。

猜你喜欢
药酒酵素保质期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注意食物是否过了保质期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从药酒中理性认识中药之毒
跟保质期赛跑
药酒不能任性喝
探秘药酒
喝药酒有什么坏处
车市复苏保质期能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