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2016-01-06 07:53王胜南,陈守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用药规律冠心病

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用药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王胜南1,陈守强2

摘要:目的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统计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141份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医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应用SAS统计软件,以冠心病为因变量,以所用中药为自变量对验案数据集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在141份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膏方医案中,共用中药168种,其中黄芪、麦冬、丹参、连翘、珍珠母等为高频用药,共分为4类:益气养阴药、理气活血药、消食和胃药及调和药;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连翘、川芎、丹参、麦冬、白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及其常见兼证有其用药规律,治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膏方;用药规律;计算机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R256

通讯作者:陈守强,E-mail:csq23800@163.com

收稿日期:(2014-06-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与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1]。在我国,近年来本病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冠心病”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心悸”“胸痹”等范畴。临床多表现为胸部闷痛、气短、眩晕等症状。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2]。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并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2]。本虚有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标实有瘀血、痰湿、阴寒之区别,病机复杂而适合膏方大方图治[3]。膏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正确运用中药,并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半固体的内服制剂,具有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等多种作用。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它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4]。中医膏方在临床应用中有其独特的用药特点,为了更好地把握膏方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笔者收集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医案141份,应用验案分析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

作者单位: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研究生(济南 250001),

E-mail:978187993@qq.com;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1.1病例来源所有输入中医验案分析系统的膏方医案均来自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及病房,共收集医案141份,患者共141例,男53例,女88例,年龄18岁~80岁,就诊次数1~12次。

1.2研究方法①将全部膏方医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②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回归数据表:定义电子病历中的“西医诊断”字段为列变量,用f表示,若该字段中含有“冠心病”,通过语法判断赋值为“1”,若否赋值为“0”,亦定义“中药”为列变量,用各自的代码表示,若已录入某一数值,该数值不变,若未录入赋值为“0”;③新建一个文本文件;④将回归数据表复制到新建的文本文件中;⑤通过SAS统计软件的Import Data 将文本文件导入到SAS中[5],命名为sasuser.gxb。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AS统计软件,以冠心病为因变量,以所用中药为自变量对数据集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用药频率在141份膏方医案中,共用中药168种,其中生甘草使用次数最多,共用131次,使用频率为92.91%,白芨、苍耳子等使用次数最少,仅用1次,频率为0.71%。详见表1。

表1 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用药频率表(病历数=141 中药品种数=168)

2.2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每一自变量,经Likelihood Ratio、Score及Wald检验,P<0.000 1,模型成立;截矩及各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或P<0.05);Percent Concordant=83.3%;所求Logistic回归方程(括号内的数字为p值)为:Logit( p) =0.285 8(<0.553 2)-0.040 5连翘(0.012 6)+0.072 7川芎(<0.004 8)-0.120 6丹参(<0.000 1)+0.069 2麦冬(0.014 6)-0.033 2白蔻(0.012 9)。

3讨论

从用药频率表可知,在141份膏方医案中,共用中药168种,其中生甘草、木香、焦三仙、川芎、丹参、黄芪、麦冬等23味中药的应用频率较高(>30%),为高频用药,体现了益气养阴、行气活血、消食和胃是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其中,生甘草、木香、焦三仙、连翘、乌贼骨、川芎、丹参、五味子、麦冬、黄芪为主要用药,结合临床,可将其分为4类: 第1类包括黄芪、麦冬、五味子3种,黄芪可益气固表,托毒生肌;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可生津敛汗,敛肺止咳,滋肾涩精;此三者属益气养阴类。第2类包括川芎、丹参、木香3种,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气药”[6];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广泛用于各种瘀血病证,尤其适用于血脉瘀阻之胸痹心痛;木香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此五味药属活血理气类。第3类包括焦三仙、乌贼骨、连翘3种,焦三仙即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此三者是消食导滞,健运脾胃的良药,也是中医膏方处方的常用药,用以消食导滞以防滋腻太过;乌贼骨归脾经,功效可制酸止痛,用于溃疡病,胃酸过多、胃痛等;连翘性寒,味辛苦,无毒,入肺、心、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疏散风热的功效。连翘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有连翘酯苷、连翘苷、皂苷、苯乙醇苷、挥发油等,其中尤以连翘酯苷的药理作用更为广泛[7]。冯淑怡等[8]实验证实,连翘酯苷能延缓酵母发热大鼠的体温升高,促进内毒素所致发热家兔的体温下降,并可显著降低细菌感染模型动物的死亡数和死亡率,提示连翘酯苷有明显的抗感染和解热作用。第4类是生甘草,生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详见图1。

图1 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主要用药分类图

高频药中其余的13味药主要体现了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兼证及兼症的用药规律。珍珠母气微腥,味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可平肝潜阳,镇静安神,定惊明目。此为纯降之品,可潜上浮之肝心之阳,为安神镇静之效药[9]。此外,珍珠母主含碳酸钙是制酸物质,碳酸钙是中和胃酸的有效成分,故具有中和胃酸的作用[9]。临床常用珍珠母治疗冠心病兼头晕目眩、惊悸失眠、胃胀反酸等。黄芩、黄连乃清热泻火药,可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此二者可清中上焦之热,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兼有口苦、口黏、心烦等。元胡可活血行气止痛,本品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前人谓其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6];羌活可祛风胜湿止痛,多用于治疗上半身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等;桑枝可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等;此三者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及冠心病兼颈椎病、腰部不适以及肩背胀痛等症状。白蔻可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藿香、佩兰均属脾、胃、肺经,功效可化湿止呕,解暑;此三者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兼胃脘胀满不适、纳呆、嗝气、口黏、舌苔厚腻等症状。泽泻味甘、淡,性平,归肾、膀胱经,功效可利水渗湿。此药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兼有胸闷、憋喘、双下肢水肿等症状。生地味甘苦,性寒,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兼有口干、口渴、心烦等症状。郁金可疏肝解郁,调理气机,多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及其兼有口苦、焦虑、易急躁、情志不舒等症状。瓜蒌可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此外,近年来对瓜蒌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研究较多,瓜蒌具有扩张微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耐缺氧能力、保护缺血心肌,抗凝血及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多种活性[10]。临床上常用瓜蒌治疗冠心病兼口干黏、便秘等症状。详见表2。

在本次Logistic分析中,各自变量的度量尺度均为“克”,单位相同,无需计算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即可反应各自相对贡献的大小。偏回归系数的正、负号表示该自变量对因变量的正、负面影响,结合专业知识,本研究中负号表示常用中药,正号表示少用的中药。

由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见,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在用药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多用丹参、川芎、连翘、白蔻、麦冬,此五味药具有统计学意义,体现了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以活血化瘀、消食和胃、益气养阴的治法为主。

本次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可以得出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药、冠心病兼症与兼证的用药规律,以及在膏方治疗冠心病中特异性较强的几种中药。本次研究的结果更具客观性,更容易被刚上临床的医生所接受,对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具有指导价值。

表2 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兼证和兼症的用药规律

活血通络、祛瘀止痛、除烦安神。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6],丹参能舒张冠状动脉,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微循环,减慢心率,作为钙拮抗剂的丹素酮ⅡA 磺酸钠,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负性肌力的作用,有效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有利于瘀滞的微循环血流加速,缓解微血管痉挛,提高微循环流速和流量,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率。更多实验证明[7],丹参中的丹参素能明显抗体外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使血小板流动性显著增加,这与丹参提高机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抑制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等缩血管类物质的合成有关。川芎性味辛温,主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祛风之效,性善走窜,周而复始,故刘完素认为其“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血中气药”[8]。川芎嗪是传统化瘀中药川芎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MP)[8]。川芎嗪能扩张微血管,增加血流量,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给麻醉犬滴注川芎嗪,可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且此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大;此外,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心肌氧耗和脑血流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阻力及总外周阻力下降[9]。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抑制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溢出,减小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范围,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对抗体外血浆凝血,从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经,具有滋阴益精、养阴益气、清心除烦、润肠通便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麦冬块根中富含有多糖、皂苷、黄酮等有效成分,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等药理作用,此外,在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久咳不愈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白蔻仁辛温,入肺、脾、胃三经,功效可理气宽中,燥寒湿,解酒毒。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之功效。

参考文献:

[1]徐蓉娟.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9-144.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5-136.

[3]邢斌,赵昊龙,张保亭.颜德馨教授妙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特色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8,20(4):415-416.

[4]何渝煦.中医膏方组方浅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4):39.

[5]贺佳,陆健.医学统计学中的SAS统计分析[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11-20.

[6]高学敏,张廷模,张俊荣,等.中药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13-314.

[7]吴国友.连翘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28(10):1508-1509.

[8]冯淑怡,李先荣,孙建宁.连翘酯苷抗感染、解热作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10):73-75.

[9]杨丽,刘友平,韦正,等.贝壳类药材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990-2992.

[10]刘金娜,温春秀,刘铭,等.瓜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36(5): 843-845.

(本文编辑王雅洁)

猜你喜欢
用药规律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心力衰竭气血瘀证用药规律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