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2016-01-06 07:53胡勇,陈金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相关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

血压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胡勇1,陈金艳2

摘要:目的探讨24 h 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2例作为高血压组,并依据24 h收缩压变异性第50百分位数(P50)将高血压组患者分为高血压变异性(BPV)组和低BPV组,以同期收治的老年非高血压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记录3组患者24 h的动态血压值,对3组患者的血脂(TC)、左室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24 h尿微量白蛋白(MA)、合并心血管疾病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以MA、IMT、LVMI为因变量,其余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行Logistic分析。结果①高血压组患者24 h 收缩压(24 h SBPV)、日间收缩压(dSB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高BPV组患者冠心病、粥样斑块、IMT、LVMI、MA发生率高于低BPV组(P<0.01或P<0.01)。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4 h SBPV与IMT、LVMI、MA均有相关性。结论BPV可作为预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重要指标,24 h SBPV更能够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伤;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R289

收稿日期:(2015-04-14)

血压变异性(BPV)即血压波动性,是指机体内血压因为受到自身生理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不断波动的情况,通过服用降压药物亦可影响患者的BPV[1]。既往多数有关BPV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PV越大,其靶器官损害越严重[2-4],然而目前关于24 h 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与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较少,仅有相关文献报道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具有显著正相关性[5]。本研究通过分析258例老年患者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以期明确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PV与高血压所致血管、肾脏、心脏等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存在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老年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3月—2014年8月到我院老年病科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72例作为高血压组,男性107例,女性65例,年龄61岁~93岁(77.6岁±7.6岁),高血压病程1年~46年(16.35年±10.25年)。老年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符合201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中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患有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严重恶性疾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收集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非高血压患者86例为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龄62岁~92岁(74.2岁±7.3岁)。排除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高血压急症、恶性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患者。向所有患者详细说明本次研究的过程、目的以及可能带来的利弊,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作者单位:1.青岛大学附属海慈医院(山东青岛 266000);2.青岛大学附属海慈医院,E-mail:hhl_qd@126.com

1.2方法

1.2.1一般资料由专人对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程、现患疾病、治疗药物等一般病史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患者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计算体重指数(BMI)。

1.2.2生化指标检测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血,对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指标进行测定。应用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仪监测患者24 h尿蛋白含量,24 h尿蛋白>250 mg则诊断为阳性。

1.2.3血压监测对入选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 h ABPM。24 h 监测过程中,白天时间(06:00~22:00)每0.5 h测量一次,夜晚时间(22:00~06:00)每1 h 测量一次。观察并计算患者24 h 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24 h 血压波动标准差(24 h BPSD),白天血压波动标准差(dBP SD),夜间血压波动标准差(nBP SD)。依据24 h 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第50百分位数(P50)将高血压组分为高BPV组(ARV 7 .60~11 .97)和低BPV组(ARV 11 .97~17 .63),计算平均实际变异性(ARV)[7]。

1.2.4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采用德国西门子SONELIN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血管高频探头,频率为10 MHz。取患者平卧头仰位,头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受检颈动脉,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分叉1 cm内膜表面距中膜外侧的距离,测3次取平均值。根据201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 mm诊断为内-中膜增厚,IMT≥1.5 mm诊断为颈动脉粥样斑块。

1.2.5心脏彩超检查采用美国HP Sonos2500型超声心动仪,探头频率为2.5 MHz。取患者左侧卧位,常规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M型测量各参数,测3次取平均值,并根据Devereux等公式计算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

2结果

2.1老年高血压组BPV与对照组比较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V)、白天舒张压(d DBPV)、夜间收缩压(nSBPV)、夜间舒张压(nDBPV)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 h 平均收缩压(24 hSBPV)和日暗收缩压(dSBPV)老年高血压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老年高血压组BPV与对照组比较( ±s)

2.2各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与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高BPV组患者年龄更大,高血压病程更长,此外男性、吸烟者占的比例较多;高BPV组患者BMI、LDL-C、24 h SBP、IMT、LVMI、MA以及冠心病和粥样斑块发生率均高于低BPV组(P<0.05 或P<0.01)。3组患者饮酒史、TC、TG、HDL-C、Bun、Cr、UA、24 h 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BPV组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他汀类药物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与其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比较

2.3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LDL-C、BMI、吸烟与IMT具有相关性,24 hSBPV、24 hSBP与IMT、LVMI、MA均有相关关系,年龄、高血压病程、TC、TG、24 hDBP、24 h DBPV与IMT、LVMI、MA均显著相关。详见表3。

表3 危险因素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3讨论

3.1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具有大动脉壁硬化,顺应性降低,血压收缩压增高,动脉血压波动性显著增大等临床症状,并伴有糖脂代谢紊乱[8]。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组患者BMI、LDL-C、24 h SBPV、dSBPV均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组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达77.4%,提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合并冠心病。

3.2SBPV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BPV的产生机制。Mancia等[9]通过监测高血压患者动脉血压的方法对其BPV研究,心血管调节机制和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对BPV起了重要作用。苏定冯等[10]基于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提出,①体液调节系统的激活;②组织灌注时高时低造成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③心肌细胞的凋亡;④炎症反应,可能是机体产生BPV的原因。最近有相关文献报道BPV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BPV可作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决定因素。本研究采用ARV表示BPV,结果显示:24 h SBPV与MA、IMT、LVMI均有相关关系,提示24 h SBPV可能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然而24 h DBPV与MA、IMT、LVMI之间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24 h DBPV可能不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结果显示24 h SBPV与MA、IMT、LVMI之间的相关性依然存在,提示其可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3.3老年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分析IMT增厚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硬化的简便指标,是动脉硬化的早期征象[11,12];白蛋白可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损伤的重要指标,可间接反映动脉硬化过程中全身血管损伤情况[13,14]。本次研究显示,MA以及IMT增加可能与患者血压以及糖脂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血压组吸烟者数量、LDL-C以及BMI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MA以及IMT与BMI、吸烟仍然相关,提示肥胖、吸烟是导致高血压血管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陈英,陈聪.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19): 2231-2232.

[2]Cui H,Wang F,Fan L,et al.Association factors of target organ damage: Analysis of 17 682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China[J].Chinese Medical J,2011,124(22):3676-3681.

[3]胡伟通,苏海.长期血压变异性的检测评估及临床意义 [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 770-772.

[4]李镇洲,张少鑫,万建新.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11: 1032-1034.

[5]Wittke E,Fuchs SC,Fuchs FD,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measurements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y ABP monitoring and ankle-brachial index[J].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2010,10(1): 55.

[6]刘建伟,戴友平.血压变异性相关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521-523.

[7]张清琼,张新军,常彬宾,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2(2):252-255.

[8]Mallamaci F,Tripepi G.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J].Blood Purification,2013,36(1):58-62.

[9]Mancia G,Ferrari A,Gregorini L,et al.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ies in normotensive and hypertensive human beings[J].Circ Res,1983,53(1):96-104.

[10]苏定冯,缪朝玉.血压波动性的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5,13(7):394-397.

[11]Gaspar L,Balazovjech I.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J].Vnitrni lekarstvi,2013,59(6): 459-462.

[12]Eguchi K,Hoshide S,Ishikawa S,et al.Aggressive blood pressure-lowering therapy guided by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mproves target organ damag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prediabetes[J].J Clin Hypertension,2012,14(7):422-428.

[13]Dasgupta K,Quinn RR,Zarnke KB,et al.The 2014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Diagnosis,Assessment of Risk,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Canadian J Cardiology,2014,30(5):485-501.

[14]赵鑫,易亚萍,曲毅,等.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 24h 加权标准差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3):264-267.

(本文编辑王雅洁)

猜你喜欢
相关性分析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淘宝星店成长中的粉丝力量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