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6-01-10 09:51程同贤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硬化性病患者心脏病

程同贤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中医院内科 山东 泰安 2715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2]。因此,在对此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3],以确保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优质组的3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该组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研究中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在优质组中,男女患者的人数分别为20例、17例。这些患者年龄的范围为35~85岁,其平均的年龄为(65.23±5.32)岁。其中,有18例心绞痛患者,有19例心肌梗死患者。在对照组中,男女患者的人数分别为16例、14例。这些患者年龄的范围为33~88岁,其平均的年龄为(64.25±4.27)岁。其中,有17例心绞痛患者,有13例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患者在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选择患者的股动脉作为手术的入路,将指引导管送至其冠状动脉口处,沿着导丝将球囊导管引导到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段后,对球囊进行加压,以扩张其冠状动脉。对球囊进行减压后,在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注入100~200μg的硝酸甘油,以防其冠状动脉出现痉挛。扩张效果令人满意后,撤出球囊导管。然后,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观察其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后,退出导管。

1.2.2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优质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2.1 进行心理护理 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此病的高发人群。固执是这个年龄段患者典型的性格特点,此类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均不高。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各器官的功能会有所下降,其行动不方便、生活自理能力差,这使其会出现沮丧、孤独等负面情绪。此外,患者也会因为疾病久治不愈而感到沮丧、不安。因此,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举止大方、稳重,态度和蔼可亲,以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及信任感,进而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

1.2.2.2 进行饮食及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食用低盐、低脂的食物,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限制对动物脂肪的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以提高其机体的抵抗力。

1.2.2.3 进行并发症的护理 冠状动脉闭塞是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在对此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其心率、血压。患者如果出现胸痛加剧、血压下降等症状,说明其出现了冠状动脉血管闭塞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此情况进行处理,遵医嘱为患者使用5~10mg的多巴胺进行静脉推注,同时,为其静脉推注50mg的哌替啶,以缓解其疼痛的症状及紧张的情绪。

1.2.4.4 进行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告知其在独自外出时要在衣袋内放一张急救卡片和备用的药物。在急救卡片上标明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监护人的电话及所患的疾病。此外,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要保持心态的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以免因机体的分泌功能增强而导致其心肌突然缺血。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治护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没有出现冠状动脉闭塞的并发症,其机体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②有效:治护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出现了冠状动脉闭塞的并发症,且症状较轻微,其机体的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治护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在加重。总有效率=(治护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数+治护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数)/患者总数×100%。在患者出院前,为其均发放调查问卷,以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调查问卷共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相关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 护理结束后,优质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结束后,优质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4.6%(35/3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63.3%(19/30)。优质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此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多不佳,其预后也较差[4]。研究发现,心理状态差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对此病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多进行优质护理,以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对冠心病患者除了要做好常规护理外,还要进行心理护理。有研究认为,此病属于一种身心疾病,患者的心理症状与身体症状相互影响[5,6]。患者罹患此病后,其心理状态往往会失衡,再加上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人,这都会使其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研究发现,抑郁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此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另外,护理人员也要对此病患者进行并发症的护理。介入疗法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在对此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期间,易使其出现冠状动脉闭塞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其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此病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要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少吃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的食物,并且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

[1]苏婉婷,陈惠娟,梁英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409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9,08:32-33.

[2]《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第9卷总目次索引[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6:8965-9074.

[3]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05:1161-1261.

[4]李淑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及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5,13:128-129.

[5]冯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0:183.

[6]王李萍,欧阳建英,陆伟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1,03:152-153.

猜你喜欢
硬化性病患者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