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2016-01-10 09:51张凌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服药服用用药

张凌林

(河南省固始县精神病院 河南 固始 465250)

近年来,全球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群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生理能力、免疫力及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均明显下降,因此其吸收和排泄药物的速度均明显减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大幅升高,这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统计[1],老年人群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是其他年龄段人群的2.5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用药的安全性是临床医师十分关注的问题[2]。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围绕此问题展开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服药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44例,女性患者有38例,其年龄为61~93岁,平均年龄为(70.77±9.21)岁。

1.2 方法 对这82例老年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统计其服用药物的种类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当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这82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在服用心血管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占患者总数的13.41%),有37例患者在服用消化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占患者总数的45.12%),有14例患者在服用神经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占患者总数的17.07%),有7例患者在服用内分泌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占患者总数的8.54%)。在服用消化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明显多于服用其他种类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82例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中,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3例,发生皮肤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2例,发生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8例,发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5例,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4例。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发生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n(%)]

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这82例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生了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有22例患者发生了皮肤不良反应,有8例患者发生了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有5例患者发生了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有34例患者发生了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大便干燥、腹痛及腹泻等。滕晋[3]等研究人员发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及皮肤不良反应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其发生率分别为39.76%和25.28%。发生这两种不良反应的患者多存在腹痛、腹泻、皮疹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一结果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还包括以下几种:①精神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脑容量不断减少,加之其脑内受体的结合能力及脑内酶的活性均逐渐减弱,因此其在服药后极易发生较强的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比如,老年人在服用抗惊厥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后,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会受到扰乱,进而出现抑郁、神经错乱、易怒、顾忌及失眠等症状。②尿潴留。患有膀胱纤维病变或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在服用中枢抗胆碱类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后,极易发生副交感神经反应,进而引发尿潴留。③耳毒性。由于老年人内耳毛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因此其极易受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影响而发生体力下降或耳前庭功能减退等情况。

临床研究证实[4],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所服药品的种类及不规范用药等因素密切相关:①药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由于老年人的肝血流量逐渐减少、血浆中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因此其对药物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故而易出现昏迷、头晕等症状。②所服药品的种类。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据研究表明[5],同时服用6种以上药物的患者,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10%以上。③滥用抗衰老药物及滋补药物。虽然抗衰老药物及滋补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但服药者务必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比如,服用过量的维生素E不仅会导致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还极易导致其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

降低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措施是:①合理选药,对症用药。临床医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不良反应少、疗效高、适合老年患者病症的药物,避免使用老年人慎用及禁用的药物。②医师要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中的服药剂量、时间及疗程服用药物。③护士要针对老年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6],以避免其食用的食物与所服药物的药效相克。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服用消化系统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明显多于服用其他种类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服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中,发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明显多于发生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腹痛、腹泻、尿潴留及皮疹等。临床医师要遵循对症用药的原则,合理地为老年患者选择用药的剂型和剂量,并嘱其遵医嘱服药,以降低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孙美玲,李志荃,徐存军.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11):1683-1687.

[2]杨新明,石蔚,张磊,等.老年人布鲁杆菌脊椎炎患者的临床报道[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2):175-180.

[3]滕晋,王丹,徐熙,等.老年患者多重用药调查及共病管理的临床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9):695-697.

[4]石芳,柯贤柱.从老年人用药现状及药代动力学特点谈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6):76-77.

[5]王海征,林晓兰,张鹏,等.老年患者中药用药错误报告520例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5):353-356.

[6]江佳,刘俊.老年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70-72.

猜你喜欢
服药服用用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服药禁忌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