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2016-01-10 09:51王芳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扩张器优良率椎间盘

王芳艳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医院骨科 吉林 白山 1347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的腰椎间盘发生变性后压迫其神经根,使其出现腰腿疼痛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有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和侧后路技术等[1]。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最佳方法,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1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这162例患者中,腰3-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4例,腰4-5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59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64例,合并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35例。将这16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81例患者。在A组的81例患者中,有男性42例,女性39例。他们的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2.31±2.65岁。A组患者病变的位置在腰3-4椎间盘和腰4-5椎间盘。在B组的81例患者中,有男性41例,女性40例。他们的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42.47±2.88岁。B组患者病变的位置在腰5-骶1椎间盘、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为A组患者使用侧后路技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①在正位X光的透视下确定患者腰椎棘突的中线和经椎间盘上缘的水平线。在侧位X光的透视下,沿椎间隙的倾斜方向标定其一条经椎间盘上缘的侧位线。将两条水平线的交汇点作为手术的穿刺点。②在穿刺点向患者的棘突正中线插入导丝,将空心针抽出后,在此点进针做一个6mm的手术切口。③将扩张器插入到患者的手术切口中,并尽量让扩张器深入到其椎间孔的深处。④使用C型臂X线光机的侧位,对患者病灶的位置再次进行确认后将导丝抽出,用扩张器推进工作套管后将扩张器取出。⑤对患者进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为B组患者使用在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①确定患者腰椎的L4-5和L5-S1间隙后,在其病变腰椎窗口所邻近的棘突处做一个6mm的竖切口。②通过患者的手术切口插入扩张器,扩张器插入的深度为接近其黄韧带处。在确认位置正确后,将扩张器取出。③对患者进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

1.4 疗效评价指标 按照腰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2,3]。①优: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②良: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缓解,其能够从事一些无负重或较轻的工作,其生活基本恢复正常。③差: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其生活不能自理,或其临床症状未减轻甚至在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5.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的比较 术后,A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2.59%,B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1.3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A组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96.45±58.98min,其在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5.87±1.69ml。B组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03.25±57.66min,其在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6.12±1.65ml。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患者的腰椎间盘发生了变性,压迫其神经根所致的一种腰部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5,L5-S1的发病率最高,此类疾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25岁~45岁的男性青壮年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下肢麻木乏力及腰部僵硬等。进行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手术疗法具有见效快、进行治疗的时间短、患者的痛苦小等特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进行手术的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研究结果与高利航的研究结果相符[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这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手术指标均良好,可明显减轻患者腰椎间盘内部的压力,解除其神经根部所受到的压迫。

综上所述,用全内窥镜下椎板间隙技术和侧后路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均较为显著。由于这两种手术方式各具特点,故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大小及性质,为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改善其预后。

[1]李振宙,侯树勋,宋科冉,等.经皮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的近期随访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3(8):585-589.

[2]李洪珂,张长江,杨贤玉,等.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116-117.

[3]徐宝山.经皮椎间孔镜和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的选择与应用[J].天津医药,2015,43(11):1239-1243.

[4]高利航.用中医治骨伤的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33-34.

猜你喜欢
扩张器优良率椎间盘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瘢痕性秃发42例
烧伤整形采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
扩张器在治疗烧伤后大面积疤痕性秃发的应用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