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3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6-01-10 09:51李建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例数

李建斌

(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脊柱胸外科 重庆 石柱 409100)

老年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几率可显著增高[1]。在临床上,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及锁定加压钛板(LCP)内固定术等手术疗法。为了对比分析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上述3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我院将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PFNA组、DHS组及LCP组,对20例PFNA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5例DHS组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7例LCP组患者采用LCP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32例患者均为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为65~86岁,平均年龄为(71.6±4.3)岁,其中有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例,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对这些患者采用Evans标准进行分型,其中有I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例,II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例,III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例,I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例。这些患者均因发生外伤而导致闭合性骨折,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其病情均较稳定,可耐受手术治疗。将这些患者中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PFNA组,将采用DHS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DHS组、将采用LCP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LCP组。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PFNA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使其在骨科牵引床上取仰卧位,在其股骨大粗隆上方的8~10cm处向股骨远端做长约4~6cm的切口,钝性分离臀中肌至股骨大粗隆的顶点处,显露股骨大粗隆,在股骨大粗隆的顶端偏内侧处打入导向针,扩髓,置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内固定。2)对DHS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及连续硬膜外麻醉,使其取仰卧位,在其患侧髋部外侧做10cm的手术切口,显露股骨大粗隆及股骨近端,使患肢处于外展、内旋位,并屈膝30°。对患者的患骨进行牵引,将断骨复位。在股骨头中置入1枚导针,在测量置入导针的长度后拧入相应长度的DHS,然后置入钢板进行内固定。3)对LCP组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使其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断骨进行牵引复位,在其髋关节外侧做一个切口,显露股骨大粗隆、股骨干的上段及骨折端,在骨膜与股外侧肌之间插入LCP,用锁定螺钉进行固定。在为各组患者置入内固定物后,在C型臂X线机的确认下确认对其断骨进行复位及固定的效果,冲洗手术切口,放置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然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在三组患者出院时对比观察其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负重锻炼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的引流量。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三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而评价其临床疗效[2]。患者的Harris评分若为90~100分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优,其Harris评分若为80~89分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良,其Harris评分若为70~79分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可,其Harris评分若低于70分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差。总有效率=(疗效为优的患者例数+疗效为良的患者例数+疗效为可的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三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分析 与LCP组患者、DHS组患者相比,PFNA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负重锻炼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的引流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三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对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分析 (±s)

表1 对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的分析 (±s)

注:与其他两组对比, *P<0.05

组别例数手术的时间(min)术中的出血量(ml)术后的引流量(ml)住院的时间(d)术毕至下床负重锻炼的时间(d)PFNA组2073.6±3.1*150.5±7.9*65.1±3.4*14.4±1.2*84.5±4.9*DHS组596.2±7.4227.6±9.4117.4±6.916.3±1.5117.1±10.2 LCP组784.5±4.2158.4±8.277.1±5.215.2±1.494.2±3.6

表2 对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n(%)]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骨质疏松是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重要诱因。股骨粗隆的血运良好,在发生骨折后极少出现不愈合的情况,但在固定不良时易引起髋内翻畸形[3]。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可避免其受到更大的创伤,但其可因长时间卧床而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DHS内固定术的固定效果牢靠,适用于治疗EvansI型及EvansII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但是,DHS内固定术所用的侧方钢板被放置在股骨的外侧,患者股骨外侧的骨皮质若发生缺损就会导致内固定物移位或钢板侧螺钉脱出等情况,增加手术的失败率[4]。PFNA内固定术属于髓内固定法,适用于治疗EvansIII型及III型以上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可使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负重功能锻炼,而且其抗压缩及抗扭转的性能比DHS内固定术更优。在临床上,股骨近端LCP内固定术主要用于治疗EvansIII型及EvansI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保障断骨骨膜的血运,促进骨折的愈合,为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与采用LCP内固定术、DHS内固定术相比,采用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减轻其受到的手术创伤,促使其在术后更快地康复。

[1]陈荣,赵海,王隆辉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26-3327.

[2]侯国进,周方,张志山等.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失血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5):738-741.

[3]谢逸波,李泽龙,徐慰凯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13):2019-2021.

[4]蓝天,龚跃昆,李彪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应用评价[J].医学与哲学,2015,36(14):71-73.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例数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