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消毒管理对防止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意义

2016-01-10 09:51白冬青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医疗器械医护人员

白冬青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口腔科 山西 晋中 030600)

在临床上,口腔修复科收治的患者主要患有牙齿缺损、牙齿缺失、牙周病、颌关节病和组织损伤等疾病[1]。因此,口腔修复科是集牙齿种植修复、粘连修复、美学修复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上述疾病的治疗过程较复杂,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无菌的治疗环境均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分析加强消毒管理对防止口腔修复科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意义,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146例患者。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患者设为加强组。加强组中的男性患者有54例,女性患者有32例。这些患者的年龄在12~74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39.79±4.28)岁。常规组中的男性患者有34例,女性患者有26例。他们的年龄在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2±5.9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管理方法 在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我院对口腔修复科进行常规的消毒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护理人员定时对诊室进行通风及清洁(打扫、清洁地板及倾倒垃圾),并准备充足的一次性医疗用具。在加强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我院加强了对口腔修复科的消毒管理工作,具体的管理方法是:①医院制定对口腔修复科的诊疗器械进行消毒的规章制度,施行分级管理制度,以确保上述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此外,要求口腔修复科的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对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的方法及进行自我防护的知识。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时,医护人员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管理者重新对本科室的诊疗区域进行划分(分为诊疗区及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②在对患者进行诊疗前,护理人员对所有的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时使用的器材有很多,这些器材多具有零件精密、构造复杂的特点。以高速涡轮牙钻手机为例,此器械由气动涡轮、转动轴承、弯手机三个部分组成[2]。上述零件表面的螺纹密集且存在孔隙,普通的清洁方法无法彻底清除附着在纹理中的血液和唾液,因此,护理人员应将这些零件放到酶溶液中浸泡,并用超声清洗仪对其进行清洗。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③护理人员使用84消毒液对病室的地面进行清洁,将优氯净均匀地喷洒在病室的桌面、门把手、床柱等患者可接触到的物体表面,并用洁净的抹布将其擦拭干净。在擦拭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佩戴一次性手套,每天擦拭3次,清洁完毕后注意开窗通风。④医院每年都组织口腔修复科的医护人员进行2次体检。在工作时间,医护人员要保持衣帽整齐。在进行诊疗操作前,医护人员应先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在手与患者破损的皮肤、粘膜、体液进行接触前后,医护人员要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对手进行清洁。为了防止患者的体液喷溅到眼睛里,诊疗医生应戴上护目镜。⑤诊疗医生将切除的牙周组织、敲除或拔掉的牙齿放在一次性托盘上,将尖锐的一次性针头等锐器放到利器盒中,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棉球、纱布、手套等物品放到密封的垃圾桶里,由院方统一收集,并对上述物品进行等离子体焚烧处理[3]。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空气中及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表面的细菌含量用(±s)表示,并采用t检验,交叉感染的发生率用(n,%)表示,采用γ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加强消毒管理前后我科的空气中及医疗器械上、医护人员手表面上的细菌含量比较 加强消毒管理后,在我科的空气中及医疗器械上、医护人员手表面上的细菌含量均低于加强消毒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在加强清洁管理前后我科的空气中、医疗器械上、医护人员手表面上的细菌含量比较[±s,CFU/m3]

表1 在加强清洁管理前后我科的空气中、医疗器械上、医护人员手表面上的细菌含量比较[±s,CFU/m3]

*注:与加强清洁管理前相比,P<0.05。

医护人员手表面上的细菌含量加强消毒管理后2.21±0.23*56.78±9.16*60.37±7.36*加强消毒管理前5.56±0.28102.97±6.28113.43±7.80时间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医疗器械表面上的细菌含量

2.2 两组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经统计,加强组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交叉感染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是医患之间相互沟通、医生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并逐步完成治疗的过程。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去除不良的修复体[4]、拔除无法保留的牙齿、填充余牙、调磨不均匀的牙尖或边缘嵴。上述准备工作为实现患者口腔的美学修复、功能性修复、治疗性修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在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期间,诊疗器械与医生的手会频繁地接触到患者的口腔,且因患者患处的位置较浅,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较大,含有大量细菌的血液、唾液易侵入到患者口腔破损的组织中,进而造成其口腔内部的感染,严重时会引起患者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6]。因此,对口腔修复科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是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

调查的结果显示,室内空气的质量及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手表面的洁净度与交叉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消毒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卫生管理意识、确保诊室内有流通的空气、提高诊疗器械的清洁度对防止口腔修复科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意义重大[7]。

总之,加强对口腔修复科进行消毒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该科室患者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1]常静华.口腔修复诊疗过程中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2):275-276.

[2]强俊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6122.

[3]赵树红,张晓洁.口腔诊疗医院感染的因素与对策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2,9(6):275-276.

[4]卢宇,王姝,杨枫.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62-2363.

[5]梁淑华,口腔修复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5(4):136-137.

[6]李士文.口腔科医疗器械污染与消毒火菌体会田[J].当代医学,2012,21(21):80-81.

[7]汪丽红.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21(2):78.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医疗器械医护人员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研究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影响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折痕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