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米非司酮和卡前列甲酯栓为哺乳期瘢痕子宫患者终止早孕的效果研究

2016-01-10 09:51李旭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司酮孕囊甲酯

黄 婷 李旭敏 肖 庆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瘢痕子宫是因女性在接受剖宫产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其子宫留下手术瘢痕而形成的一种病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瘢痕子宫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剖宫产产妇在生产后的1年内,由于其月经稀发,因此极易发生意外妊娠的情况。这类产妇的子宫壁往往较薄,子宫内部的褶皱也较多,并且其子宫瘢痕处的血管十分丰富,因此对其进行人工流产术极易导致子宫出血、子宫穿孔或不完全流产等情况[1]。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联用米非司酮和卡前列甲酯栓为哺乳期瘢痕子宫患者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自愿进行药物流产的哺乳期瘢痕子宫早孕患者,其年龄为22~37岁,孕期均≤49d,其血HCG指标均呈阳性,孕囊的直径均≤2.5cm。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①孕囊位于子宫瘢痕处的患者。②对米非司酮、卡前列甲酯栓或前列腺素过敏的患者。③患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在对这100例患者进行药物流产前,均对其进行各项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凝常规检查、阴道常规检查等。在开始进行治疗的第1天,让患者在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胶囊II(商品名为米福)20mg,隔12个小时后,再让其口服米非司酮胶囊II 10mg。在进行治疗的第2天,让患者在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胶囊II 10mg,隔12个小时后,再让其口服米非司酮胶囊II 10mg。在进行治疗的第3天,于清晨将卡前列甲酯栓(商品名为卡孕栓剂)放入患者阴道的后穹窿处,并且嘱其在用药前后的1h内禁食禁水。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确认其是否已将胎囊排出体外,若发现其出现阴道出血量过多或不完全流产等情况,再为其实施人工流产术。

1.3 观察指标 ①胚囊的排出情况。②阴道的出血情况。③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④完全流产率。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①完全流产:患者在用药后顺利排出孕囊,并且无阴道出血的情况,其血HCG指标呈阴性,B超检查显示其子宫内无残留物。②不完全流产:患者在用药后仅排出部分妊娠物,B超检查显示其子宫内有残留组织。③流产失败。患者在用药5天后仍未出现宫缩反应,孕囊未排出,B超检查显示其子宫内有孕囊,需接受人工流产术进行治疗。

2 结果

2.1 患者的胚囊排出情况 在这100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在用药后的2h内顺利排出孕囊,有56例患者在用药后的2~4h内顺利排出孕囊,有11例患者在用药后的4~6h内顺利排出孕囊,有7例患者在用药后的6~72h内顺利排出孕囊。详情见表1。

2.2 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 经治疗,在这100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小于月经量,有45例患者的阴道出血量与月经量相近,仅有2例患者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大于月经量,并且有91%的患者在用药后的2周内停止阴道出血。详情见表2。

表2 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ml)

2.3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治疗期间,在这100例患者中,发生轻度、中度及重度腹痛的患者各有66例、31例和3例;发生轻度、中度及重度恶心呕吐的患者各有4例、2例和0例;发生轻度、中度及重度阴道出血的患者各有53例、42例和2例;发生轻度、中度及重度腹泻的患者各有6例、0例和0例。详情见表3。

表3 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2.4 患者的完全流产率 在这10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完全流产的患者有89例,为不完全流产的患者有8例,为流产失败的患者有3例,其完全流产率为89%。详情见表4。

表4 患者的完全流产率[n/(%)]

3 讨论

哺乳期女性的卵巢功能较为低下,导致其月经稀发,因此极易发生意外妊娠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哺乳期瘢痕子宫患者早孕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哺乳期瘢痕子宫患者早孕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流产疗法和人工流产疗法。进行人工流产的完全流产率较高,但是哺乳期女性的激素水平较低,子宫壁也较为柔软和薄弱,因此在术后发生瘢痕子宫穿孔、不完全流产的风险极高[2]。在本次研究中,这100例患者的妊娠时间均在七周以内,我们联用米非司酮和卡前列甲酯栓为其进行治疗。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酮药物,它能通过与内源性孕酮竞争性地与受体结合而产生强效的抗孕酮作用,并且对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明显优于黄体酮,同时还能使妊娠蜕膜及绒毛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3]。此外,米非司酮还能软化宫颈、增强子宫肌肉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4]。研究证实,使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和前列腺素类药物就能起到较为理想的终止妊娠的效果[5]。

在使用米非司酮的基础上,适量地使用卡前列甲酯栓可起到促进子宫收缩、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6]。但是,卡前列甲酯栓的价格较高,易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先让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然后在治疗的第3天再使用卡前列甲酯栓为其进行治疗,这不仅不会对治疗的效果造成影响,而且还能降低用药的成本,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7]。即使患者一旦发生不完全流产的情况,需中转进行人工流产术时,也能大大降低手术的风险和难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这10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完全流产的患者有89例,为不完全流产的患者有8例,为流产失败的患者有3例,其完全流产率为89%。由此可见,联用米非司酮和卡前列甲酯栓为哺乳期瘢痕子宫患者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并且具有操作简便、无需进行侵入性操作、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较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8]。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0-55.

[2]陈娜,许燕文,林明芳. 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134例[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12(02):34-35.

[3]赵丽莉.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哺乳期早孕27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06):1402-1403.

[4]李东亚.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瘫痕子宫哺乳期妊娠人工流产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421-422.

[5]周艾筠.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10~16周妊娠临床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11,09(13):32

[6]龚宇,罗伟燕,黎锐勤等.米非司酮配伍卡前列甲酯栓终止孕12~16周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4):60-61.

[7]解春侠,陈先莲.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高危妊娠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 2010,39(13):148.

[8]房艳春,欧云霞.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07(17):111-114.

猜你喜欢
司酮孕囊甲酯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花生四烯酸甲酯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B超检查诊断早孕的临床意义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