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奥美拉唑对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1-10 09:51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胃酸消化性螺杆菌

赵 杨

(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 江苏 邳州 221300)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达10%。此病因溃疡的形成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能力相关而得名。此病可以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所有部位,但以胃和十二指肠最为常见,这两个部位出现溃疡的几率约为98%,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近端、mECKEL憩室为此病的高发部位。此病易反复发作,此病患者的病情时缓时急、时发时停,具有历时长、难治愈的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胃穿孔、胃出血甚至胃癌的并发症,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探讨用奥美拉唑对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该组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中选取121例患者,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象。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胃镜检查予以证实。其中,进行HP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有91例。这些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7~68岁,其平均年龄为43.2岁。在这些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82∶39。这些患者消化性溃疡的病程为1~3年,其消化性溃疡的平均病程为1.2年。根据Savary-Miller分级标准将这些患者消化性溃疡的病情进行分级,其中,Savary-Miller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有72例,为Ⅱ级的患者有38例,为Ⅲ级的患者有11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1例)。在对照组中有HP阳性患者45例,在实验组中有HP阳性患者4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这些患者均使用抑酸药、粘膜保护药、抗幽门螺杆菌药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输液、输血治疗。同时,让实验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每日服40mg,分两次服用。让对照组患者口服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每日服40mg,分两次服用。在进行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严密监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为其调整药量。

1.3 疗效评定标准[1]①显效:经治疗,患者呕血的症状消失,其大便的颜色恢复正常,对其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转阴,其血红蛋白与尿素氮的水平均恢复正常。经胃镜检查,患者的溃疡面基本愈合。②有效:经治疗,患者的呕血量有所减少,对其进行大便潜血试验的结果转阴。经胃镜检查,患者的溃疡面有所减小。③无效:经治疗,患者的溃疡面和出血量均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说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HP的转阴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止血的平均时间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3,P<0.05;x2=3.947,P<0.05)。在进行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腹痛、恶心、眩晕、瘙痒等不良反应,但上述不良反应的程度均较轻微,无需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患者的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部疼痛。此病患者也会出现饥饿不适、反酸等症状。此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临床上认为此病的发生是由多种病因共同作用所致。胃酸及胃蛋白酶的过度分泌、伤口出现细菌感染、有家族病史、体质较差、生活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均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原因。上述致病因素通过各自的途径或机制,导致患者体内攻击性因子的侵袭作用增强、机体的防御机制减弱,最终诱发消化性溃疡[2]。目前,临床上公认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胃酸过多、胃粘膜的屏障功能降低及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雷尼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药。此药能特异性地阻滞壁细胞膜组胺H2受体的生成,抑制壁细胞cAMP的生成,从而发挥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此药还能缓解由五肽胃泌素和乙酰胆碱受体引起的胃酸分泌量增加,对治疗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具有一定的效果。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药。此药进入人体后,会蓄积在患者壁细胞分泌小管的酸性环境中,进而形成活性代谢物次磺酰胺。次磺酰胺能与H+-K+-ATP酶相结合,使其失去生理活性,从而使H+-K+-ATP酶不能将H+从壁细胞内转运到胃腔中,从而发挥其抗胃酸分泌的功效[3]。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与MARSHALL从胃病患者的胃粘膜中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发现该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关文献报道[4,5],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先决条件,也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复发的重要原因。这种病因学观念的转变开创了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的新纪元。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仅可以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降低此病的复发率,进而使根治消化性溃疡成为可能。

研究发现,奥美拉唑能有效地抑制幽门螺杆菌的钠钾泵能量供应体系,进而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与雷尼替丁相比,奥美拉唑的起效更快,药效持续的时间更长,抑酸、止痛、止血的效果更彻底。并且,此药的副作用较少,患者长期使用此药进行治疗的安全性更高。研究发现,奥美拉唑适用于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酸相关性胃肠疾病,其中包括经H2受体阻断药治疗无效的消化性溃疡、由非甾体抗炎药过度使用引发的消化道溃疡、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此外,此药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也有很好的临床效果[6]。

总之,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1]郭伦峰,郭庆东,王四旺,等.胃溃疡治疗药物的研究与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3,4(8):78-80.

[2]滕进波,张文君,张军.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36(11):1536-1538.

[3]李红玉.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6(17):56-57.

[4]李春梅,梁代英,刘晋生,等.养阴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实验性胃溃疡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杂志,2013,21(5):309-310.

[5]张建中.幽门螺杆菌的细茼系变迁及临床用药的指导变化[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8(13):716-717.

[6]刘燕,厉发建,鲁开红,等.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2,22(5):683-684.

猜你喜欢
胃酸消化性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