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X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颈椎病的效果对比

2016-01-10 09:51郭广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曲度平片椎间

郭广源

(番禺中心医院 广州 番禺 511400)

颈椎病又叫颈椎综合征,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五种类型[1]。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先天性畸形和发育性椎管狭窄引起的[2]。颈椎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疼痛、背部疼痛、手指发麻、头晕、肢体无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和视力模糊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3]。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都是临床上诊断颈椎病的常用方法。为了进一步比较用X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7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他们的年岁在21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岁为43.2±16.1岁。在入院时,他们中有17例患者存在颈部和背部疼痛的症状,有13例患者存在头晕的症状,有6例患者处于晕厥状态,有5例患者存在瘫痪的症状,有19例患者存在恶心和呕吐的症状,有10例患者存在视力模糊的症状。

1.2 纳入标准 (1)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颈椎病的临床诊断标准[4]。(2)年龄在21岁至75岁之间的患者。(3)依从性较好的患者。(4)知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年龄在21岁以下、75岁以上的患者。(2)合并代谢性骨病的患者。(3)合并精神病的患者。(4)合并语言障碍的患者。(5)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1.4 检查方法 对这70例患者进行X线检查和CT检查,然后对其进行手术探查,并将其进行手术探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行X线检查的方法为:(1)指导患者取仰卧位。(2)使用飞利浦数字化平板X线机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检查。该X线机的电压为120KV,电流为120mA。进行CT检查的方法为:使用GE牌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扫描。该CT扫描仪的电压为120KV,电流为120mA,扫描的层厚和层间距分别为2cm和3cm。

1.5 观察指标[5]观察并对比用X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颈椎曲度异常、颈椎钩突增生、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颈椎间隙狭窄、颈椎骨性椎管狭窄、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和颈椎椎间孔狭窄的准确率。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70例患者进行手术探查的结果 进行手术探查的结果显示,这70例患者中有52例(占74.29%)患者患有颈椎曲度异常,有41例(占58.57%)患者患有颈椎钩突增生,有22例(占31.43%)患者患有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有38例(占54.29%)患者患有颈椎间隙狭窄,有33例(占47.14%)患者患有颈椎骨性椎管狭窄,有29例(占41.43%)患者患有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有21例(占30.00%)患者患有黄韧带肥厚,有11例(占15.71%)患者患有颈椎椎间孔狭窄。

2.2 对比用X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准确率 经手术探查证实,用X线检查诊断颈椎曲度异常的准确率为53.85%(28/52),诊断颈椎钩突增生的准确率为53.66%(22/41),诊断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的准确率为36.37%(8/22),诊断颈椎间隙狭窄的准确率为44.74%(17/38),诊断颈椎骨性椎管狭窄的准确率为24.24%(8/33),诊断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的准确率为37.93%(11/29),诊断黄韧带肥厚的准确率为0.0%(0/21),诊断颈椎椎间孔狭窄的准确率为100.0(11/11)。用CT检查诊断颈椎曲度异常的准确率为42.31%(22/52),诊断颈椎钩突增生的准确率为80.49%(33/41),诊断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的准确率为44.45%(10/22),诊断颈椎间隙狭窄的准确率为34.21%(13/38),诊断颈椎骨性椎管狭窄的准确率为39.39%(13/33),诊断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的准确率为41.38%(12/29),诊断黄韧带肥厚的准确率为100.0%(21/21),诊断颈椎椎间孔狭窄的准确率为0.0(0/11)。与用X线检查相比,用CT检查诊断颈椎曲度异常、颈椎间隙狭窄和黄韧带肥厚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CT检查相比,用X线检查诊断颈椎钩突增生、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颈椎骨性椎管狭窄、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和颈椎椎间孔狭窄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用X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不同类型颈椎病的准确率 [ n(%)]

3 结论

颈椎曲度异常、颈椎钩突增生、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颈椎间隙狭窄、颈椎骨性椎管狭窄、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和颈椎椎间孔狭窄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颈椎病[6]。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人群呈年轻化的趋势。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用X线检查相比,用CT检查诊断颈椎曲度异常、颈椎间隙狭窄和黄韧带肥厚的准确率更高。与用CT检查相比,用X线检查诊断颈椎钩突增生、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颈椎骨性椎管狭窄、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和颈椎椎间孔狭窄的准确率更高。这与朱清珍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7]。

综上所述,用X 线检查和 CT检查诊断不同类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临床医生可联合使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颈椎病。

[1]邵丽希,刘岩. 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影像技术,2014,02:25-27.

[2]冉文军. 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5,15:76-77.

[3]施向阳. 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A].中华高血压杂志社.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海南海口会论文综合刊[C].中华高血压杂志社:,2014:1.

[4]朱劲华.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 哈尔滨医药,2015,01:56-57.

[5]任蓬程.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13-114.

[6]刘小雄. X线平片、CT及MRI检测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40-2841.

[7]朱清珍. 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人人健康,2015,24:228.

猜你喜欢
曲度平片椎间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