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6-01-10 09:51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0期
关键词:置换术优质常规

王 玉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 淮安 223400)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多种关节炎性疾病均可导致患者的关节出现畸形、疼痛等症状,从而可严重影响其关节的活动功能。近年来,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日益成熟,其在治疗各种关节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并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这一假体置换到患者的骨关节内,从而使其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一种手术方式。为了探讨对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我们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这一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这些患者中,排除不具有进行手术治疗指征的患者,排除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非自愿参与此项研究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在常规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19:12,其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52.5±9.2)岁。其中,有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8例,有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例,有进行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例。在优质组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0:11,其最小年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53.8±10.3)岁。其中,有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9例,有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例,有进行人工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例。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是:术前,告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意义,提高其对手术的信心。协助患者进行血压、心电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对血压、血糖或心肺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使其身体状况符合手术的要求。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并遵医嘱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切口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

1.2.2 对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2.1 进行术前护理:①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包括对其既往病史、病情及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同时,对高龄、长期卧床、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重点观察,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进行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均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导致其血压及心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进行影响其麻醉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和意见要求,并根据其具体的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而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能够安心地接受手术治疗。③进行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叮嘱其在术前6h内禁食禁饮。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手术器械和用品,并于术前30min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

1.2.2.2 进行术后护理:①进行术后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将监测的结果及时上报给医生。注意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浓稠度,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记录。同时,定期观察患者肢体的肿胀情况及颜色和温度的变化,并检查其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情况[1]。②进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并遵医嘱为其注射低分子肝素等药物,以防其发生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的家属经常为患者翻身,并对其长期受压的部位进行按摩,同时,在其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上软垫,以防其发生压疮。保持患者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按时为其更换敷料,以防其发生切口感染。③进行康复训练:术后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术后的3~5天,协助患者进行患肢抬高、按压腓肠肌及屈髋、屈膝等被动训练,每天练习2~3次。在术后的5~10天,指导其进行患肢的伸展、内收、外旋等主动训练,每天练习2~3次[2]。叮嘱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④进行基础护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打扫病房,及时为其更换床上用品。叮嘱患者的家属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使其身体保持清爽、洁净。让患者多食用含钙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同时,叮嘱患者戒烟戒酒、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住院的时间、疼痛缓解的时间及其拆线的时间。②使用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此量表分为疼痛的程度、关节运动的弧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三项指标。疼痛的程度:无疼痛计45分,轻度疼痛计30分,中度疼痛计15分,重度疼痛计0分。关节运动的弧度:关节运动的弧度超过100°计40分,为50°~100°计20分,低于50°计0分。日常生活能力:患者能够正常活动计15分,存在部分活动受限的情况计10分,存在多数活动受限的情况计5分。疼痛的程度、关节运动的弧度、日常生活能力这三项指标各占总分的45%、40%和15%,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关节功能恢复得越好。③ 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的例数+满意的例数)/总例数×100%。④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临床各项指标的比较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优质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疼痛缓解的时间、拆线的时间更短,其关节功能的评分更高,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临床各项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临床各项指标的比较(±s)

关节功能的评分(分)优质组3114.1±5.21.2±0.212.4±2.592.35±2.65常规组3120.5±4.82.8±0.318.2±3.082.54±3.75 χ²-12.8636.5458.0428.158 P-<0.05<0.05<0.05<0.05组别例数(n)住院的时间(d)疼痛缓解的时间(d)拆线的时间(d)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优质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二者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术后,常规组中有3例患者并发了肺部感染,有2例患者并发了压疮,有1例患者并发了关节脱位,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4%(6/31)。优质组中只有1例患者并发了肺部感染,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1/31)。与常规组患者相比,优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二者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某些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对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恢复其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对患者进行此手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易导致其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其身体健康。罗成蓉[4]等学者研究认为,对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的效果明显,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本次研究的对结果证实,对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十分明显,可有效地缩短其康复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1]刘珂,王静.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229-230.

[2]王进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整体康复护理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5,16:91-92.

[3]蔡玉霞. 优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36-137.

[4]罗成蓉, 严璐璐, 林洁虹. 优质护理理念在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巨块型肝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27-1229.

猜你喜欢
置换术优质常规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常规之外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