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技能竞赛探讨中职制冷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

2016-01-14 16:28黎剑林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技能培养技能竞赛职业教育

黎剑林

摘要:在职教中开展的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要目的重点是通过竞赛促进学、促进教、促进教改,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以此为背景,笔者由技能竞赛辅导的成功经验,探讨中职制冷专业学生技能生成和培养的关键,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具体谈论了一些成功的做法。

关键词:制冷专业;技能竞赛;技能培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24-03

中职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决定他们的就业前景和事业的发展,因此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毋庸置疑成为了中职教育的重点工作。如何提高技能教学质量,是职教同行一直关注的问题。教育部提出:“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 近几年全国的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笔者也参与了“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学生技能竞赛的辅导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绩。通过这几年辅导学生技能竞赛,深刻体会到国家举行大赛的用意不是为分出高下、优劣,重点是通过竞赛促进学、促进教、促进教改,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如何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取得不错的成效。

一、以理论知识为网,扩大学生技能提升空间

对于中职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普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兴趣不大,导致教师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时感到吃力和效果不好。从而出现了一些专业教师不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教授,甚至完全忽略专业基础理论而只偏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这种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失去了专业基础理论,学生的再学习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后技能提高有限的后果。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只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容易掌握专业技能,才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利用理论知识指导专业技能,使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明显缩短,专业人才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自学能力的提高必受到影响,必然遭到社会的淘汰。

在“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学生技能竞赛辅导中,广州市的竞赛大概在每年的12月中下旬举行。选拔选手时按梯度的方式进行选择,如果选用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训练,他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刚开始学习,所以在辅导时存在着花时间弥补专业基础知识和抓紧时间训练技能的矛盾关系,但往往这一对矛盾是基本很难解决的,会导致顾此失彼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必须的,所以笔者在辅导学生时一直坚持把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讲授。有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学生的技能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近年的竞赛中,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无不是重要的考核内容,这就说明专业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技能竞赛辅导积累的经验和教学实验的研究,笔者总结了下面几条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更有效率、效果更好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教学内容,生成知识网络

对于制冷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并不多,但因为每门课程都会涉及到一方面的理论,所以讲起来略感杂乱,学生听起来理不出主线,没有生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所以,专业课老师必须先理清这几大学科各自的内容范围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适当的课程整合和知识网络整合,如下表所示:

(二)抓住知识本质,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要力求简、浅、明。也就是说,在进行讲授时,要尽可能简单、浅白、明了。能用最短的时间,最浅显的道理,抓住理论知识的本质,效果就会更好。如:笔者在讲授制冷循环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不理解冷凝器散出的热和蒸发器制出的冷是怎样产生的。有些教师可能会更偏重于利用热力学定律进行解释,但笔者一针见血抓住本质,利用制冷剂的气液变化进行吸放热来解释,学生感到更容易理解。

由学生技能竞赛探讨中职制冷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有了兴趣,就会让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们的重要课题。对于专业课教师,我们在培养学习兴趣上,要尽可能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出发,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就如:笔者在上电冰箱检修的课程时,没有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先布置一个课程制作——制作一台简易冰箱来进行。通过笔者的指导,学生最后基本上都能成功制作。当学生感受到蒸发器的冰凉感觉后,就有了好奇和兴趣。此后,再把所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思维也跟随着活跃起来了。所以,在进行枯燥理论知识讲解时,教师们需要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可以事半功倍。

二、以基本技能为根,让学生熟能生巧

基本技能是指专业中基本的技术能力。技能的生成,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其特点是一旦掌握后就难以忘记,正如骑自行车和游泳等技能一样。熟能生巧,形成和提高基本技能的唯一方法就是练。

所以,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练就是硬道理,练就是唯一提高的方法。当然在练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技巧,需要在练中总结,不断形成经验。在辅导学生的竞赛中,笔者先把各种专业基本技能进行讲解,然后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行练习来进行这方面技能的培养,当然在练习中还需要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基本技能就能较扎实地掌握了。

三、以自行生成为主,培养学生的高级技能

全国中职电工电子类技能竞赛项目的总评委杨少光老师在广州市电气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中的讲座中提到了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并且提到职业教育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个职业中从“从初学者到熟练者,到能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而技能竞赛参赛选手定位在职业能力的提高者(熟练者)和能手的能力阶段。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只有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具有了相当的专业基本技能,才能向专业的高级技能迈进。而在制冷专业的高级技能培养中,目标是能让学生掌握制冷设备中的运行原理,具有独立解决制冷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故障问题。换言之,制冷专业具有高级技能的学生不是在维修时只会更换有故障的电路板,而是会维修,这才是具有真本事、真才能。所以在制冷专业的技能竞赛中,已经慢慢地从考核学生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向专业高级技能转变,慢慢地加强学生对制冷设备的运用与维修方面的能力,突出实用性。

专业高级技能的形成以学生的自行生成为主,这种生成方式实际上就是以行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近几年提出的“从练中学”的生本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是一致的。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在练和做中得到体会,从而自行生成经验,这样的技能形成方式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和更深入地抓住技能的本质,才能活学活用。另外,在培养学生的专业高级技能时,我们要把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行传授,并且还需要传授各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制冷技能竞赛中,除了制冷专业方面的知识外,还涉及到机械、化工、电工、电子、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基本技能是靠练,而高级技能的形成是靠悟。所以在培养学生专业高级技能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慢慢形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有了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的专业高级技能的生成就会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实际是培养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高级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在于练,而高级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于悟。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后,就能较容易地成为专业高级技能层次人才,才能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以上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别的中职学校技能竞赛屡屡获奖。2009年辅导的学生参加广州市“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于2010年4月代表广州市参加广东省该项目的技能大赛,两组选手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2012年辅导学生参加广州市同项目的市赛获一等奖,2013年参加省赛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国赛获全国三等奖。2013年辅导的学生参加市赛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名,同年的省赛又获得二等奖。并以上面的经验为借鉴,在教学上逐渐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效果。笔者辅导的学生在参加专业考证中,学生的通过率高,各班级的制冷专业考证通过率都能达到95%以上,而且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表扬。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孟源北编著.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建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杨象忠主编.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备赛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王亚平主编.制冷和空调设备维修操作技能与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赖俊辰

猜你喜欢
技能培养技能竞赛职业教育
劳技教学让学生“动”起来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