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效率的教师教学策略研究

2016-01-14 13:44张冬梅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效率中职

张冬梅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政治经济与社会》四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课,德育课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通过提高教师教学策略改进德育课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成为中职德育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效率;教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116-02

一、影响中职德育课教学效率的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对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教师教学观念、态度方面

教师是教学的发动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态度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职德育课大部分教师中并不喜欢自己所教的课程,部分教师认为德育课不受重视,学生素质太差,从事德育教学工作缺乏成就感。调查显示,受诸多因素影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的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信心不足,厌教现象比较突出。

(二)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德育课教学效率的高低,与德育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密切关系。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德育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经常会出现一言堂现象,良好的师生互动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不多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率较低,传统的教学手段仍唱主角。在教学方式上,往往只重灌输、重知识、重统一,而轻主动、轻方法、轻个性。只重视文化知识传承的同构性即应试教育,而忽视知识创新意义上的重构性即创造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厌学情绪。

(三)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方面也会影响到教学效率。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德育课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方面,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大,教学的故事性、互动性、趣味性不强,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教学内容不够生动形象,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德育课教师对时政变化不够敏感。德育课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学生非常关心时政,如果教学过程导入时政信息,那么德育课教学就会具有时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的自我发展方面

教师的教学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教师的知识是其进行教学的基础和条件。有些德育课教师的个人发展缓慢,自学意识不强,不重视继续教育和科研,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需要不断提高。德育课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概念较多,复杂抽象。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分析疑难问题。否则缺乏理论,知识薄弱,必然会照本宣科、造成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二、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效率的教师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态度

1.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转变教学观念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积极性较低,学生厌学,对德育课没有兴趣,教师的满腔热情有时被残酷现实泼了冷水。而且中职教育仍然得不到社会认同,总体评价较低,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中职德育课教师所处的客观环境并不理想,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面对无法改变的客观环境,中职德育教师要积极面对每一名学生和每一堂课,用心对待教学工作,教师的积极就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教师对学生积极,学生就会对教师积极,始终坚信积极的行动必然会有积极的结果。

2.树立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

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是人生奋斗的动力,给人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职业学校的教师因为身处一个特殊的环境,没有升学压力和激烈竞争,在个人发展方面缺乏强烈的进取心,导致许多德育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人生发展上没有梦想和抱负,其结果是满足现状,停滞不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德育课教师应该胸怀理想,不断进取,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那样,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二)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1.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

德育课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教育任务的艰巨性,要求德育课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创造性,才能提高德育课教育教学实效。德育课教师应不断学习,在教学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一言堂”“满堂灌”,忽视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的做法。

在德育课教学中,除了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尤其针对实践性强,时代气息浓的德育课内容,要大胆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讨论辩论、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方法,给学生新感觉、新体验、新刺激。由于中职德育课没有升学考试压力,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更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的教学有效性。

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效率的教师教学策略研究

2.积极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促进德育课教学生动活泼,提高吸引力。在教学中,德育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比如电脑、互联网、录音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大量教学内容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德育课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制作课件,利用课件教学,课件能让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一目了然,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容易更快乐地学习。

(三)加工整理教材,理论联系实际,促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德育课教材是德育课教学的基础和依据,它决定着德育课教学的性质和方向。虽然德育课教材经过不断改进,更加科学合理,但是教材内容仍显枯燥,不够生动,同时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德育课教材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生动活泼。所以,德育课教师必须加工整理教材,促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难度之所以越来越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每天看到大量信息,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知识,视野大大开阔,见识不断增加,他们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德育课教学内容不能密切联系实际,又怎能满足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呢?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提高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缺乏真实性的教学内容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教师要多说事例,少讲理论,用事实说话。德育课教师要破除对教材的过度依赖,回归生活,善于观察和搜集生活中和媒体上与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案例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用真实的材料补充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实用的知识。

德育课教师要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价值取向,使教师所讲与学生所想尽可能吻合,解决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德育课教师是德育传导者,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者、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又是高尚精神的塑造者和先进道德行为的示范者,也是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因素。因此,德育课教师应不断进修,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鲁.论中职德育工作的时效性[J].现代教育论丛,2008(12).

[2]张群英.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曹爱军.中职学校德育课时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龙绍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14).

[5]吴杰莹.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德育课教学效率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