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企业创业现状研究

2016-01-15 08:17王少雄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9期
关键词:问卷大学生教育

摘 要:当前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工作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热点,加快发展该项工作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为市场经济注入活力、缓解就业压力。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高校(主要是“985”、“211”工程高校)的基础上,结合目前高校创业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工作实际展开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机制措施提供了第一手研究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创业教育正成为一种被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并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范式和实践工作的体系还有待建立和规范,这既是理论研究的广大空间,也是高校推动创新创业工作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企业创业现状,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现状调研。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在调查对象上,为了从多角度了解高校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工作,分别设计了《创业教育与实践调研问卷》学生版和教师版,并以高校在校生和教师为对象进行调查;在学校地理位置上,有效调查问卷覆盖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和西北共7个区域的1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45所高校;在学校类型上,有效调查问卷覆盖25所综合类大学、10所理工类大学、2所师范类大学和8所其他类型大学(农林类、医药类和财经类;在学校性质上,有效调查问卷覆盖23所“985”院校、16所“211”院校和6所普通院校;较大的样本量和覆盖范围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效度和可信度。此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3200份调查问卷,回收3156份调查问卷,筛选出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有效问卷3102份。

1.大学生创业状况、意向、认知及扶持现状调查

(1)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能够客观反映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总体比例。为了调查大学生创业状况,问卷调查设计了“您是否在创业”这一问题,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在校学生中,超过八成的学生没有创业。这说明在校大学生创业人数比例不高,从侧面反映了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2)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能够客观反映创业教育的潜在需求。通过对“您是有创业方面的意愿”这一问题的统计,发现近六成的学生有创业意愿,但缺乏系统的考虑。两成左右的学生看情况再做打算,处于观望状态,一成左右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创业意愿并且有成熟考虑,而剩下一成的学生没有意愿,不做打算。这说明目前在校大学生总体上是有创业意向的,但大部分缺乏系统考虑,这些学生群体对创业教育具有潜在的需求。对于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群体,进一步调查其原因,发现经验不足和缺少机会是主因。调查还发现追求自由独立,不愿意为别人打工是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而创造更优质的工作环境、解决本身失业问题和创造致富机会是学生创业的几个重要动力因素。

(3)大学生创业认知调查能够反映大学生对创业的总体认知水平,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认知层面上的基础和指导。在创业概念认识上,调查发现近七成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比如开网店)就是创业,而两成的学生认为开办一家自己的公司就是创业,这说明目前在校学生对创业概念的认知比较宽泛,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指导。在创业认知的来源问题上,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创业想法主要受到家庭朋友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在对大学生创业优势和问题上,大多数学生上认为专业素质高、获取信息能力强、国家鼓励支持是重要的优势。

(4)大学生创业扶持调查能够反映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扶持的倾向性,能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产生导向性。在“如果您想创业,您最希望获得谁的扶持”问题上,近六成的学生选择了学校帮助,三成选择了政府相关部门帮助,这说明学生对本校的创业扶持依赖最大。而在“您认为学校应该采取何种方式鼓励大学生创业”问题上,近六成学生希望在创业时学校能够提供科技园、市场、实验设备,三成学生希望将创业课程纳入必须课程,同样在“如果您创业,您希望得到哪些扶持”问题上,提供专业技能培训也成了学生急需的帮助,这些表明了高校开展创业实践工作和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上的重要性。

2.创业教育认知现状调查

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能够准确反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状况,调查主要围绕创业教育知晓度、认可度、明确度三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由于高校教师任教经验丰富,且对在校学生的需求以及课程体系比较了解,故调查以高校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进行,并进行了两者认知的对比分析。

(1)知晓度调查。知晓度是指对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的认知程度。在校大学生是创业教育的受众群体,他们对创业教育的知晓度直接影响到创业教育的策略和方案的实施。为此设计了“您对创业创新教育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学生表示了解创业教育,40%的学生不了解,5%的学生完全没有听说过,37%的学生不确定,由此可见,创业教育这一概念对很大一部分在校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对教师的相同问题调查显示,有65%的教师了解创业教育,23%的教师不了解,4%的教师完全没有听说过,8%的教师不确定。结果很明显,相对于学生,教师对创业教育的知晓度非常高,除了创业教育的任课教师本身对这一概念的熟悉外,其他课程的教师对创业教育也比较了解。

(2)认可度调查。认可度是指对实施创业教育必要性的认知程度。尽管大多数同学对于创业教育的知晓度不高,但凭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分别对创新创业和教育两个概念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应该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为此本文设计了“您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成功创业是否重要”这一问题,调查显示有8.1%的学生认为极其重要,51.20%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对教师的调查也显示出相似的情况,有11%的教师认为极其重要,55.67%认为比较重要。可见学生和教师对创业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的都非常认可。

(3)明确度调查。明确度是指对创业教育具体方面的认知程度。这里选取了创业教育的内容形式、主要对象以及目标三个方面反映明确度。在“您认为创业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形式”这一问题上,学生明确表示他们最认可的是到创业成功企业实地参观考察,说明学生希望创业教育能使他们感受企业创业真实环境,并为他们创业积累经验提供机会。相比而言,教师群体中,超过70%的教师认为创业教育应该有个性化的创业指导,与创业实践相关的课程以及创业者的亲身示范也受到很多教师的认可。这表明学生更倾向于创业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关于创业方面的直观感受和经验,而教师从学生教育的个性化角度考虑,认为创业教育首要的形式应该是个性指导。

二、高校创业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创业项目融资难,难以吸引投资人,同时高校提供的扶持资金有限,项目往往因缺乏资金半途而废;

2.部分同学只是为获取比赛奖金而重复参加各类创业比赛,就是所谓的“比赛专业户”,并没有在真实的创业实践中积累经验,创业停留在创意层面;

3.学生创业综合素质较为欠缺。相当多创业学生急于在短期内看到成果,不能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或调整。项目市场调研不够,对创业过程考虑过于简单,在公司运作与项目执行等方面缺乏了解,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和能力准备,往往在运营中遭遇挫折而退缩;

4.社会创业环境仍不够成熟。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但是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包容度、支持度仍然不够,大学生有些创意与市场脱节难以被认同;

5.大学生创业者面对未来行业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团队成员流失等问题,缺乏信心和管理能力。

三、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体系中,通过调研,对“985”、“211”工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工作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分析。

虽然对45所高校的细致摸底调查相当不易,但相对于全国各个层次的高校来讲,专业特色和培养情况各不相同,所调研的高校数量相对于全国基数来讲仍然较少,所搜集的问题可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建议在适用性方面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黄新敏.“多元化、立体式”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2014,24:61-64.

[2]王树生.创业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88-97.

[3]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3:54-58.

[4]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4:105-109.

作者简介:王少雄(1970- ),男,湖北钟祥人,武汉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就业创业研究

猜你喜欢
问卷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