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经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

2016-01-15 08:17魏德凤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9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问题

魏德凤

摘 要:我国在1950年后期开始建立起农村经济统计,在当时的农村经济统计主要是针对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统计反映,是各地区基层农经部门的基础工作,也是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动态的重要信息依据。农经工作是通过基层农经部门工作人员所进行调查研究并统计出的准确、详细的数据资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经统计工作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经统计工作;问题;对策分析

农经统计作为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作,其在农村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经工作是基层农经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其要求通过基层农经部门通过科学的方法搜集与分析实际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数据。农村经济作为我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关系着我国建设的一项指标。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统计指标体系,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规律及发展水平,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能够公正公平的提示,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农经统计工作问题及原因

1.利益驱动可能会影响到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数据作为一种数据性的信息,很大程度是靠人为操作,从客观的角度上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统计篡改的机会。统计数据具有独特的特征,其不同会计数据,统计数据可作为政绩的反映且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虽然统计数据在《统计法》的标准下得到了一定的规范,但其实施过程缺乏相关的管理细节,在实施过程中无法保证其严格性,导致历年来的统计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相关部门领导在利益的驱动下在统计数据上做手脚,上级制定的计划目标越高,统计数据偏离实际越大。某些乡镇企业产值及农民人均收入均的目标均是由上级制定,而编报工作则由下级完成,严重违法农经统计数据的工作规范。

2.缺乏完善农经经济统计制度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准入得到不断的宽松,农村经济呈现出出多元化的现象,其运行方式也逐渐转变为多层次、多渠道。当前农经统计制度还有待于完善,难以适应统计指标的体系设置,导致农经统计数据与指标体系不相符合。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的经济分配主要以村组集体经营、农民家庭经营、乡村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为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透明化,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股份制、合伙经营、联合经营等。在农村经济当中,农民除了从事各中种植生产活动之外,还能够从事跨区域外的经营,如异地承包、雇员身份的生产服务活动等,农民的生产领域及空间得到较大的发展。农经统计工作从传统收益分配上来看,只有国家、集体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当前,我国某些地区则出现了新的分配关系,如农民与国家、农民与政府相关部门、农民与集体企业、集体国家、集体、个人与外部单位等,从中可发现农经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因此,只有积极、与时俱进的完善统计制度改革,改进相关统计方法与指标,才能在使其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中得到良好应用,从而适应我国新经济核算体系及新型财务会计制度。

3.数据难以得到有效的统计

农经统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农村分布范围十分广阔,加上农村经济指标复杂。基层农经统计部门要开展统计工作,所汲及的对象有农户、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股份制企业及乡村集体企业等多方面的经济形式,其涵盖的部门有教育、国土、民政、公安、水利及财政等,数据统计的来源十分广泛。另外,数据统计过程中缺乏完整的资料,能够提供有价值性的资料较少,特别是在农民负担情况表、农村经济收益分配表及农村综合经济报表基本没有生成有效数据的情况下,若统计工作人员要开展工作时,则需要到农村相关农户、部门或企业中开展调查。最后在农经统计数据中能够提供的数据准确度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其准确度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人口逐渐涌入城市中,而且人口流动性较大,农民经济收入的来源较多,农经起统计工作要做到准确性具有较大的难度。

4.农经统计队伍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当前我国对乡镇机构进行改革后,农村农经统计机构未划分出具体的上级部门,其中农经统计队伍中的人数严重不足,有些乡镇农经统计机构甚至已经完全消失。此外,整个农经统计队伍的综合素质也较低,工作人员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及稳定的工作,难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统计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关乡镇农经机构设计的培训机构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甚至不存在统计知识的培训机构。如某县农经机构队伍中总共有40人,其中14人为县级农经人员,该县总共乡镇加起人的人数在26人,共总有6个镇3个乡,从中明显看出农经人员的严重不足,另外,这些农经统计人员由于统计专业知识的薄弱,导致其工作中所统计的数据不符合实际,其数据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上的保障。

二、农经统计工作建设的对策

我国农经统计工作若未得到有效的改进,将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自我国农业部出台《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统计报表制度》以来,我国农经统计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并且将农经统计年报以网络在线的形式进行报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前农经统计报表体系。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农经统计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实际发展情况,则需要从农经统计工作着手,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具体对策如以下所示:

1.加强地区领域农经统计工作的认识水平

乡镇领导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应该让乡镇相关管理者充分认识农经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统计数据的作用,积极改变乡镇政府机构的工作作风,深入了解基层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严格审核上报统计指标的质量,做好数据把关的工作。各级领导要以服务农民为主,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及农民服务水平,做到实事求是的原则。

2.完善统计制度

随着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将逐渐走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只有完善农经统计制度,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核算及新型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我国农村地区幅员广阔,农经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农村中的千家万户、农村企业单位及农村集体组织等,统计资料的获取具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国家应完善农经统计报表制度,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出相关数据统计标准,合理利用抽样抽查的方式,在传统调查方法融合重点调查的统计调查方法,科学地统计农村家庭经营经济情况,科学地等距抽样。另外,在开展农经统计调查的过程中,要向农民群众宣传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让农民群众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农经工作的内涵,提高农民的参政理念,使相关工作者能够在农经工作中互相配合,为农经统计提供真实准确的资料。

3.强化农经统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农经统计工作人员作中农经工作的践行者,其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农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相关乡镇政府强化地区的农经队伍建设,因此,基层政府应建立起相关培训体制,建立健全的农经工作考核制度,落实农经工作的责任制,定期进行农经统计工作的评价与考核,通过激励手段激发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障农经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好基础保障。

4.加强农经统计工作的执法监督

农经工作作为基层工作机构,其法律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法制建设,建立起相关监督机构,通过执法监督有效保障统计报表的真实性,对于统计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行为,执法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标准进行查处,从而保障农经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切实解决我国农村发展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改革,我国农村经济得到新的活力。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发展特点,个体经营、农村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及股份制等经济形式逐渐出现,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当前农经统计工作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我国基层政府只有认清其中的问题,加强农经统计工作,做好法制管理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我国农经统计工作数据的真实、准确。

参考文献:

[1]王志华.我国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3(07):25-25.

[2]秦勤.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农经,2015(04):38-38.

[3]谢洪福.针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野,2014(17):18-18.

[4]周海燕.论当前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4(3).

[5]丁仿鹤.浅谈迭部县农经统计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9):5-6.

[6]张海珍.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27-27.

[7]陈文糯.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04):11-12.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问题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