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扶贫插上金融的翅膀!

2016-01-18 07:39汪杨
金融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民银行长沙金融服务

汪杨

精准扶贫理念形成在湖南。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排碧乡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

湖南没有辜负总书记的嘱托,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模式;2014年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较上年减少108万人,创造了扶贫开发的“湖南速度”。 这其中,金融资源的精准投入对减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有力支撑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精准扶贫的“湖南答卷”可圈可点。

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湖南省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金融部门如何再接再厉,咬定目标,精准发力,进一步推进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针对湖南省金融精准扶贫相关热点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马天禄行长做了详细解答。

问:精准扶贫才能精准脱贫,对症下药才能拔除“贫根”。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就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近年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积极创新“1+N”工作机制,大力推动金融“两支一扶”(即支持“三农”、支持小微企业和扶贫开发)相关工作;2015年4月组织召开了全省金融“两支一扶”工作会议,印发了《湖南省金融“两支一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以再贷款、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以及金融市场管理等基层央行内部的政策工具为“1”,吸引产业政策、财政支持政策、扶贫开发政策等外部政府配套政策的“N”,引导银行机构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对“两支一扶”领域的信贷投入力争达到总量有增长、占比有提高、创新有突破、成本有下降、服务有改进的“五有”目标,创新“央行引导、政府支持、银行聚力、产业带动、精准投入、互利共赢”的工作模式。

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安排了支农再贷款限额90亿元、支小再贷款限额18亿元、再贴现限额46亿元,支持各市(州)人民银行、各银行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全省各市(州)人民银行、各省级银行机构均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注重加强与人行系统内外各单位在金融扶贫工作方面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政策合力,联合推动金融扶贫工作。

问:“1+N”工作机制中人民银行内部各项政策工具使用情况是怎样?

答:一是认真落实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对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达标的法人金融机构实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二是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在支农再贷款工具使用方面,加大向湖南省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和非片区国贫县的倾斜力度;同时,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工作要求,对全省40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非连片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不含11个省定贫困县)的支农再贷款在原有优惠利率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引导片区内农合机构加大对特色旅游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地区农户融资需求的支持。

三是落实“两民”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实行优惠的利率政策,执行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低2.88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

四是积极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如支持武陵山片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发行中期票据4.5亿元、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10亿元,为当地依托“一线一片”(指通过12条户外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带动沿线一片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带动沿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五是创新开展首次县域扶贫开发金融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2014年12月,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印发《湖南省县域扶贫开发金融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方案(试行)》,督促县域落实金融扶贫相关政策。从第一次评估结果来看,“良好”档以上县(市)超过了半数。

问:扶贫开发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在推动金融机构支持 “三农”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是“三农”,关键在“三农”,成效看“三农”。2014年,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提出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1+4”工作思路,具体包括:出台一个综合性文件,做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实施湖南省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工程。联合农林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等7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湖南省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工程的意见》,基本构建了全省现代农业金融服务政策的框架体系,明确了未来3-5年全省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对湖南省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是开展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市)创建。联合省农办等7个省直单位印发《金融支持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市)创建方案》,明确在全省14个市(州)分别选择1-2个县(市)参与创建,对参与创建的县(市)围绕7个方面、23项指标,以基准值为基础进行打分,对综合得分居前的县(市)拟授予示范县称号,并对其实施货币信贷政策、金融监管政策、财政扶持政策以及相关政府配套政策“四个优先”的倾斜政策。

三是启动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联合省农办制定了《湖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方案》,在全省10个县(市)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盘活农村要素资源,拓宽“三农”融资抵质押物范围,缓解“三农”融资难问题。

四是建立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印发了《关于实施湖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主办行制度的通知》,要求省内4家主要的涉农金融机构按照“平等、自愿、互惠”的原则,在每个县(市)至少支持2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与其建立“一对一”的新型银企关系,从贷款投入、产品创新、服务体系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作为主办行为其提供定制性服务,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管家”。

五是创新油茶产业金融服务。在衡阳、常德、永州等油茶产业分布集中的市(州),积极推动油茶产业金融服务创新,探索金融支持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新模式。

问:湖南金融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所发挥的作用正在不断凸显。下阶段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对进一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是如何考虑的?

答:根据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对全省51个贫困县、184个省直扶贫队驻点贫困村的调查,未来五年湖南省在扶贫产业项目、进村入户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易地搬迁等方面有近两千亿元信贷需求。下一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将全面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十个一”工作。

一是开展一项调研。依托省直单位驻村扶贫点,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支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相关内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

二是制定一个工作规划。联合省扶贫办编制《湖南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工作规划”),以县域为单位,全面对接“五个一批”,通过金融支持贫困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异地搬迁项目建设以及推广农村支付结算、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等基础金融服务,辐射贫困村、贫困农户,分梯度、分年度逐步实现金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目标。

三是印发一套政策文件。围绕工作规划实施,制定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推动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健全金融精准扶贫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等相关政策文件。

四是组织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在人民银行总行召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会后,召开湖南省相关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总行政策要求,推进全省金融精准扶贫工作。

五是推广一套“1+N”工作机制。以“1+N”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为核心,推动各市(州)、县(市)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的金融服务需求,创新多种“1+N”的组合形式,推动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

六是抓好一批典型示范点。在51个贫困县(含片区县、非片区国贫县、省贫县)打造一批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典型示范点,对示范点进行挂牌并在全省推介。

七是编好一本金融精准扶贫经验汇编。对全省银行机构、市(州)人民银行支持精准扶贫的工作经验,金融机构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以及金融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汇编,集中展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及主要成效,为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八是完善一套金融精准扶贫统计指标体系。围绕工作规划实施需要,对以往的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情况统计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为及时掌握工作推进进展情况提供基础支持。

九是做好一项工作规划实施效果的验收、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工作规划实施的效果按年度开展评估、验收,及时掌握实施进展,为工作深入推进提供支持。

十是开展一系列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主题活动。围绕工作规划的主要内容,全省银行机构、人行系统支持精准扶贫的工作做法及成效等金融精准扶贫相关工作开展系列宣传,扩大工作规划等相关政策举措的社会影响,推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丰富实践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赢得广泛共识。

猜你喜欢
人民银行长沙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长沙之旅
2020年河北省人民银行系统机构、人员情况一览表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我眼中的长沙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河北省人民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辛卯考联靓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