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医用臭氧髓核消融术的疗效分析

2016-01-20 08:56ClinicalAnalysisofPercutaneousPunctureMedicalOzoneNucleusPulposus
食管疾病 2015年4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

Clinical Analysis of Percutaneous Puncture Medical Ozone Nucleus Pulposus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er Disc Herniation

宋永枝,张艳亮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医用臭氧髓核消融术的疗效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Percutaneous Puncture Medical Ozone Nucleus Pulposus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er Disc Herniation

宋永枝,张艳亮

摘要: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4例,统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治疗效果,通过疼痛评分来评价效果。疼痛程度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进行腰椎JOA评分及复发率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均在1 h内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30 min;术前VAS为(4.68±1.06)分,术后下降为(1.50±0.92)分;术前患者JOA评分为(14.34±5.23)分,末次随访时为(17.78±3.24)分。治疗后与术前相比,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疼痛症状缓解明显,术后复发率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消融术;臭氧;CT引导;介入治疗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脊柱退行性病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增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不断增加,并且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而一些患者往往不能耐受开放性手术而不得不延长卧床时间,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医用臭氧对于椎间盘髓核组织有良好的消融能力,导致髓核内水分丧失,髓核体积明显减小,从而减轻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本文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应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4例中男58例,女46例,年龄(39.8±8.3)岁。腰椎间盘突出节段:36例L5/S1,40例L4/5,28例L3/4。纳入标准:①持续腰腿痛至少6个月;②经综合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满意;③具有明显神经根刺激体征,或/及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术前行MRI及CT证实明确腰椎间盘突出。除外标准:下肢血管彩超异常,腰椎间盘突出成分钙化,骨性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巨大脱出或游离。

1.2手术方式患者取俯卧位,炫速双源CT扫描定位病变椎间盘,龙胆紫标记,术区消毒铺巾,于脊柱中线旁开8~10 cm,局部浸润麻醉,沿标记点放置穿刺针至病变髓核,再次CT定位,穿刺针在髓核位置良好后,打入浓度50 μg·mL-1的臭氧约15~20 mL,再次CT扫描显示椎间盘部分消融后拔除穿刺针,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术后常规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减轻神经水肿,给予甲钴胺营养神经治疗。术后卧床3 d,3 d后带腰围下床锻炼,6个月内禁止过度负重。

1.3观察指标及随访统计手术持续时间,术后3、6、12月复查腰椎正侧位片,必要时复查腰椎CT、MRI;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进行腰椎JOA评分慢性腰痛,并与术前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均在1 h内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0 min,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VAS为(4.68±1.06),末次随访为(1.50±0.92),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4.34±5.23),末次随访时为(17.78±3.24),末次随访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04例病人随访发现2例患者于术后1 a再次出现下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复查腰椎MRI显示再次发现突出椎间盘组织压迫脊髓。

3讨论

臭氧可以安全有效地消融髓核组织,并且分解形成氧气,被机体组织逐渐吸收。俞志坚等将臭氧注入家犬的髓核组织后髓核体积明显变小,由正常透明胶冻样最终变成白色乳酪样,弹性差、易碎裂,电镜下髓核基质内不能见到正常髓核基质内的大泡样结构,正常呈网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变为致密排列。而且,术后实验动物均无严重的行为异常,而髓核组织萎缩明显,仅相应节段的腰大肌有少量萎缩。本组术后无体征,患者均顺利出院,未见臭氧髓核消融术有明显不良反应。

对于臭氧的浓度的选择,多数人认为在50~60 μg·mL-1时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王俊华等研究显示60 μg·mL-1的臭氧浓度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40 μg·mL-1组,3个月、6个月时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而俞志坚等对比30 μg·mL-1和50 μg·mL-1浓度的臭氧对家犬髓核组织的影响,光镜及电镜下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田锦林等研究显示10 mL 90 μg·mL-1臭氧注入猪蛛网膜下腔是安全的,对于脑脊液生化及脊髓未产生异常变化。本组采用50 μg·mL-1浓度臭氧进行髓核消融术,术后CT平扫时椎间盘消融明显,临床效果显著。目前尚未发现由臭氧椎间盘消融术直接导致严重并发症。何睿林等报道5例臭氧椎间盘消融术后出现异常血压升高,但给予硝苯地平对症治疗,术后第3天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考虑其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前应心理疏导与适当镇静催眠,并尽量缩短手术治疗时间。邱建雄报道臭氧椎间盘消融术后死亡1例,CT证实为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可能与臭氧刺激相关。

臭氧椎间盘消融术在临床已有应用,本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彭静等报道104例腰椎间盘突出在椎间盘内及椎旁间隙注射50 μg·mL-1浓度的臭氧气体4~10 mL,总有效率77.1%。陆丽娟等报道31例椎间盘突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术后总有效率为81.7%。窦志刚等回顾性分析138例臭氧消融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显示中央型、旁中央型及外侧型相对较好,对侧隐窝型的疗效较差[10]。相对于开放手术,臭氧椎间盘消融术作为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胡永胜等对比分析臭氧髓核消融术、腰椎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腰椎融合术后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较臭氧组降低明显[11]。因此,臭氧髓核消融术属于微创治疗,简单安全,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或中期治疗。

总之,臭氧椎间盘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3 d下地活动,成功率高,疼痛缓解疗效明显,术后复发率低,不影响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因此可作为椎间盘突出症初期或中期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周卫红,刘卫兵,王小兵,等.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5):577-579.

[2]俞志坚,何晓峰,陈勇,等.臭氧对髓核超微结构的影响.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1,10(3):161-163.

[3]王俊华,李海峰,王刚,等.臭氧浓度对经皮椎间盘臭氧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7,17(11):823-825.

[4]俞志坚,何晓峰,陈勇,等.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36(4):366-369.

[5]田锦林,张金山,肖越勇,等.高浓度臭氧注入猪蛛网膜下腔后对脑脊液和脊髓的影响.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7,4(4): 310-313.

[6]何睿林,蒋宗滨,唐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后异常高血压5例报告.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7(10): 104-105.

[7]邱建雄, 张焱祥.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消融术严重并发症一例.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10):771-772.

[8]彭静,邢辉,张铂,等.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4例疗效分析.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2): 114-116.

[9]陆丽娟,胡志强,韩影,等.CT导引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23(12): 980-982.

[10]窦志刚,李志强.臭氧消融术治疗不同突出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中医正骨,2015,27(1):23-26.

[11]胡永胜,阿曼,周刚,等.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3,21(15):1497-1501.

作者简介:宋永枝(1971-),女,河南上蔡人,副主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

收稿日期:2015-09-26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688X(2015)04-0275-02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