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县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2016-01-23 14:20旷正玲陈碧钦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广南县辣椒全县

旷正玲,陈碧钦

(1.广南县植保植检站,云南广南 663300;

2.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南县分校,云南广南 663300)

近年来,随着省、州对丘北辣椒产业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辣椒产业的优惠政策。广南县委、县人民政府抓住机遇、因地制宜,把发展辣椒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抓好落实。从辣椒品种选育、技术措施、市场培育等方面入手,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辣椒产业得以快速、稳步发展。但长期以来的种植习惯、栽培模式在全县辣椒生产中仍处于主导地位,严重制约着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大做强辣椒产业,进一步提升辣椒产业的产值,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依然是摆在全县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各族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

1 辣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资源优势

1.1 辣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辣椒是广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长期以来,我县把发展辣椒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把辣椒列为高原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确保产业发展后劲,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此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1.2 辣椒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

一是我县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二是自然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三是有良好的土壤和丰富的水利资源;四是生产技术力量有保障;五是群众种植辣椒的认识和积极性较高。

2 辣椒产业发展现状

2.1 辣椒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产值逐年增加

“十二五”以来,我县加大对辣椒产业的投入,辣椒种植面积大幅提高,2015年,全县辣椒种植面积1.82万hm2,产量1 994.4万kg,产值3.96亿元,种植面积比2010年0.84万hm2增0.98万hm2,增116.7%,产量增98.1%,产值增116.4%。与2010年相比,面积扩大了0.15万hm2,总产量增加987.4万kg,产值增加了2.13亿元。产业涉及18个乡镇167个村委会2 243个村民小组,辣椒产品由原来的自给到外调销售。

2.2 生产基地初步形成

随着辣椒产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集约化生产、良种化、标准化种植开始形成。2015年我县围绕“323”国道沿线,“南昆”高速公路、“丘广”路实施标准化示范基地0.64万hm2,比2010年0.31万hm2增0.33万hm2,产量1 042.6万kg增543.6万kg,产值1.67亿元,增0.94亿元,基地分布由原来的6个乡镇扩大到14个乡镇68个村委会1 012个村民小组。

2.3 交易量逐步加大、初加工能力增强

通过几年的发展,广南县丘北辣椒从集散零星销售逐渐转入集中销售。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型辣椒交易市场18个,其中:中型交易市场5个,小型交易市场13个,年交易鲜椒1 006.4万kg,干椒1 418.6万kg。据统计,2010年全县辣椒初加工量为174.6万kg,产品主要以辣酱、油辣椒为主。2015年初加工能力为573.8万kg,产品由原来的辣酱、油辣子增加到酱面、糟辣子、豆拌酱等12个。

2.4 种植大户逐步增加、产销协会大量参与辣椒生产

2015年全县有辣椒种植大户387户,比2010年216户增加171户,其中,种植3.33hm2以上的88户,增34户,2hm2以上的119户,增36户,1.33hm2以上的180户,增101户,辣椒种植大户的大量出现,带动了辣椒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县共有辣椒专业合作组织26个,会员2 312人,在州、县相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体制机制健全,分工明确,会员工作积极性高。如:珠琳、五朱、那洒、莲城、旧莫5个协会已参与实施辣椒基地建设,逐渐形成“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

2.5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辣椒发展潜力较大

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得到运用,辣椒设施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反季节栽培等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尤其是地膜覆盖种植、大小拱棚育苗、生物农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辣椒品种布局上更趋合理,部分村寨一村一品开始提入议事日程,给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2.6 无公害意识不断增强、无公害辣椒发展迅速

随着县、乡对辣椒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人员进入村寨,通过讲解,播放视频、展出图片,看身边人、听身边事等多种方式,农民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促进了辣椒无公害生产。2015年末,广南县建成无公害辣椒基地1.33余万hm2,椒农对无公害的认识有所提高,产品质量好,得到了买方市场的好评。

2.7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为充分发挥辣椒的增产增值效益,并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广南县加大辣椒基地,辣椒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围绕辣椒产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末,辣椒规划区建成大小排灌沟渠4 826件,小水窖2 824口,大大改善辣椒生产的灌溉条件,提高辣椒生产的灌溉能力。

3 辣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1 基础设施滞后、辣椒生产起伏较大

广南县辣椒种植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较大,围绕辣椒产业实施的配套设施老化、缺乏,已不能适应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部分种植地块仍以“雷响田”为主,严重依靠“天花水”,“天干则旱、雨季便涝、靠天吃饭”的情况时有发生,辣椒不能按节令栽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导致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下降。

3.2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品种改良换代的需求

由于广南县财政困难,点多面广,用于辣椒产业的专项经费较少,有限的资金主要是扶持辣椒种植大户搞生产,而作为辣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科研、品种繁育、试验示范及推广经费极为有限,造成“无专项经费、无科研部门、无科研人员、无品种繁育基地”的“四无”产业现状。群众用种都以自留种为主,导致品种退化、生命力弱,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

3.3 产销矛盾突出、价格波动大

长期以来,广南县辣椒产业只重视生产,忽略了产品的加工销售,在生产环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辣椒的种植规模、产量和品质得以大幅提升。但对辣椒的销售市场重视不够,销售渠道单一,主要靠椒农自产自销,销售多在乡镇小农贸市场,田间地头进行。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制度,压级压价,哄抬物价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辣椒及产品价格时高时低,极不稳定。

3.4 群众认识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

受打工经济的影响,群众对发展辣椒产业持“怀疑”态度,认为种植辣椒不可能发家致富,只能解决“零花钱”问题,在家务农一年,不如外出务工一月的思想在大多数农民心中已成为事实,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对在家务农毫无信心。据统计,广南县从事辣椒生产的大多是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未成年人,她们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新的知识能力弱,导致在辣椒产业发展中很多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推广难。

3.5 市场开拓力度不够、辣椒销售渠道单一

由于辣椒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销售压力逐年增大,主要体现为:一是销售范围小,主要是在本地市场进行交易,少部分销往省内外其他地区。二是以销售鲜椒、干椒为主,由小商小贩收购,相互炒作,小打小闹;三是无龙头企业参与;四是缺乏产品精深加工;五是经营秩序混乱。

4 辣椒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4.1 提高认识、合理规划

根据文山州委、州政府丘北辣椒产业发展的统一部署,站在统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把辣椒产业列为全县“财源建设”项目之一,充分认识到发展辣椒产业,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问题,是全县农村工作的重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形成上有人管、中有人抓、下有人干的局面,建立科学客观、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按照规模化、科技化、区域化、现代化的的标准抓好产业发展规划。

4.2 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辣椒产业发展资金筹集力度,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高原特色农业项目扶持资金;二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通过土地、资金入股方式参与辣椒生产;三是整合农业、科技、扶贫、水利等资金向辣椒产业倾斜;四是鼓励涉农企业实施辣椒系列产品开发。在基础设施上,一方面抓好田间排灌沟渠、田间农作路面、小水坝库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移部分边远山区的辣椒种植基地。另一方面加快建设广南县辣椒批发市场,改造现有辣椒烘烤厂,新建广南县莲城镇辣椒精深加工厂。

4.3 拓展辣椒销售渠道、稳定辣椒销售市场

辣椒及其产品销售难一直是困扰椒农发展辣椒种植积极性的主导因素,制约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要实现辣椒提质增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充分利用好“三农通”、省、州、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互联网+”新的辣椒产品销售模式,以此带动辣椒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体做法:一是建立广南县辣椒产品网上销售“专柜”,实施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二是发展辣椒产品销售中介组织;三是制定产业优惠政策,鼓励在职人员投入辣椒产业,进入市场服务;四是加大对辣椒合作组织的引导和投入,使其正常运作;五是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充分发挥其自闯市场的信心、决心;六是政府有关部门主动做好市场秩序监管以及市场信息服务工作。

4.4 建立辣椒科研机构、加大科研投入

由农业、科技、国土、辣椒生产加工企业等单位部门抽调专业理论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辣椒研究队伍,成立研究室,编制不少于15人,负责制定全县辣椒产业发展规划、品种繁育、市场培育、新技术的引进运用和试验示范等工作。县委、县政府把辣椒产业的科研经费、生产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资金,确保正常运行。

4.5 加快辣椒产地区域认证和产品开发

产品无公害已成为当今食品生产的主流,生产无公害食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广南县辣椒生产虽然具备一定的无公害生产条件,但申报认证的区域和面积较小,要加大无公害产地申报力度,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全县辣椒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30万亩,丘北辣椒系列产品开发10个以上。

辣椒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品种繁育、技术措施、市场环节等入手,实施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合理化经营,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以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1] 钟利,刘发万,杨敏杰,等.云南辣椒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2):528-532.

猜你喜欢
广南县辣椒全县
广南县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对策
关于云南省文山州龙族斗武文化的研究
辣椒也疯狂
辣椒之争
拣辣椒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广南县总工会:“贷免扶补”工作成效显著
广南县公益林建设现状和策略探讨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