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峡库区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6-01-23 14:20刘剑波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玉米螟纹枯病

刘剑波

(重庆市万州区龙沙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4004)

近几年来,三峡库区玉米产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得益于不断提高的玉米栽培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了能够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发展,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致力于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希望促进玉米产量不断增加。

1 玉米施肥技术

玉米在不同的生长期对营养的吸收是不一样的,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中,氮素是需要最多的矿物质,其次需要量比较多的是钾元素、磷元素等。通常情况下,每100kg的玉米籽粒需2~4kg的氮肥,0.7~1.5kg的五氧化二磷,1.5~4.0kg的氧化钾。在玉米的幼苗期,植株非常幼小,生长的速度比较慢,因此所需要的养分也比较少,大约占据整个生长期需肥量的20%;从生长到开花这段时期内,需要大量的营养,在花授粉之后,吸收的养分逐渐减少,约占整个生长期的13%。

施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基肥的使用。基肥中我们首先考虑磷钾肥的使用,种肥也可以作为备选,如果土壤养分不够或者缺乏基肥,可采取施用种肥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玉米苗的强壮性,在实际施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法的使用,一般条施、穴施是最比较常见的方法,但要注意在施肥时要远离种子,防止肥料发挥作用时伤害到幼苗。

氮肥在玉米的生长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其的需求量非常多。相比较幼苗期需氮肥较少,而在这一时期绝对不能缺少氮肥,否则将不利于果穗的形成,进而影响玉米产量。从拔节到开花的穗期间氮肥也是必需的,如果氮肥不足,则会影响正常授粉结实,使粒重下降,危及玉米的产量。

磷肥的施肥也是比较重要的,玉米需要的磷肥量远不如氮肥那么多,但是对根部的发育、色泽的改善、品质的提高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2 玉米排灌技术

玉米种植对雨水的需求量不是很大,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玉米种植,但是玉米生长最适宜的条件是年降雨量达到550~650mm,而且降水量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

一般情况下,玉米苗期需水量比较少,在拔节期对水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干旱的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乳熟期需要更多的水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缺水,否则会造成颗粒饱满度下降,蜡熟期则需要较少的水分,干燥的环境利于颗粒的成熟。玉米灌溉的时间也要管理好,最好控制在9h左右,此时正值雌雄穗分化期,有利于结出饱满的穗,提高产量。

一般年份,三峡库区降雨充沛,完全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玉米平地种植时,应采用起畦种植,畦宽120~140cm,畦高约20cm左右,在畦面上开两行间隔50~60cm的浅沟,既能在降雨过多时满足排水需求,又能在遇到干旱年份起到灌溉的作用。

3 玉米纹枯病防治技术

3.1 玉米纹枯病的一般概述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发生比较普遍的病害,在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都有发生,三峡库区高湿的阴雨天气极易引起发病。玉米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茎基部和叶鞘,发病严重时阻碍水分和营养的运输,导致整株植株枯死;刚染上这种病害的时候,在叶面上会出现墨绿色的斑渍,并逐渐扩散,表现为中部灰褐色,叶片边缘深褐色。

3.2 玉米纹枯病具体预防和防治措施

在玉米出现纹枯病的初期,可以使用1%井冈霉素水剂400倍液喷到叶梢等病变位置,防止病害的蔓延。在种植前期选择种子的时候要选用抗病害的品种或者杂交的种子,比如渝糯2号、本玉12号等都可以作为备选。合理密植,同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由于田间湿度增加带来的杂草丛生问题。使用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玉米纹枯病的发生,使用浸种灵把种子搅拌之后,堆放闷1~2d即可,或者喷洒药剂到玉米的基部,加强对叶鞘的保护。

4 苗期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

玉米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对玉米苗期影响极为突出,所以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做到精耕细作,把田间的杂草清理干净,不能施用未腐熟的肥料,防止害虫滋生;其次要充分借助其他工具对害虫进行捕杀,频振式杀虫灯能够有效杀害成虫,它对害虫的杀害效力极强,每盏灯的诱杀面积达到2.67hm2,对地老虎和蛴螬的成虫等具有超强的杀伤力;此外也可以使用敌敌畏1 000倍药液中浸泡树叶,然后放在出现害虫的田内,第二天清晨人们就能捕杀到害虫。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毒土法:用0.75kg含量5%的辛硫磷药剂与30kg的土混合搅拌,均匀地洒在土壤上,消灭害虫,这种方式也是在实际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有效防治害虫的方式。

5 玉米螟防治技术

玉米螟虫害在玉米种植过程是比较常见的,通常处理的办法有三种,分别是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上我们要及时处理越冬植物的茎干,做到在源头处消灭病原,还要选择优质的抗虫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在玉米螟蛾正值产卵时期用赤眼蜂来捕杀卵,防止其大量繁殖带来的严重危害,或者是在玉米芯叶的中间放入苏云金杆菌颗粒或白僵菌颗粒,在杀害幼虫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化学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用0.5%辛硫磷颗粒剂或3.6%杀虫双颗粒剂投撒玉米芯叶内杀死幼虫。这三种防治方法对玉米螟虫的防治非常有效,因此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好玉米螟虫害的防治措施,以保证我国玉米产量的提升。

6 结语

三峡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农业仍然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玉米是三峡库区主要的饲料作物和酿酒原材料,其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提高玉米栽培技术和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势在必行。

[1] 曲淑梅.浅谈玉米栽培与病害的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237.

[2] 蔡晓玲,陈登.几种化学药剂在苗圃土壤消毒与种子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00-201.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玉米螟纹枯病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
25%丙环唑乳油(科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兴城地区玉米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