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水分较高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2016-01-23 14:20张坤柱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积温晚熟生育期

张坤柱

(克山县农业中心驻西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黑龙江克山 161614)

玉米是我国四大主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近两年我们县种植玉米面积很大,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我们克山县玉米熟期偏晚,成熟度不好,在收获时水分较高,大都在30%以上,40~50%的也占很大比例。这样不仅导致玉米产量降低、粮食品质差,而且还增加了贮藏难度和影响销售价格。玉米水分过大,使其在烘干的过程中出现玉米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等粮质下降现象。这样的玉米籽粒活性降低,不利于工业加工。另外,水分过大也使得玉米收获拖后,气温低影响机械收获,同时也严重影响秋整地工作。这里就此介绍一下玉米收获水分较高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 玉米收获水分较高产生的原因

(1)气候因素。如果早春雨雪多土壤湿度大,严重延缓播种日期,致使玉米出苗晚生长缓慢,生育期拖后。春季如果遇低温干旱,玉米出苗速度缓慢,导致玉米生育期拖后。玉米生育后期如遇持续低温,使玉米灌浆延迟,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生育进程和正常成熟。这些因素都能致使玉米后期脱水缓慢,收获时水分偏高。再者,我们地区在不同的年际之间,大于等于10℃的积温变化较大,在2 400~2 800℃之间,有400℃左右的变化,如遇低温年份,玉米后期脱水困难。

(2)品种选择。玉米的产量和生育期是正相关,品种之间生育期差异很大,生育期越长产量越高。有部分农户在种植晚熟玉米品种时,曾经有过增产的经历。这导致有些农户为增加产量大量盲目引进晚熟玉米品种种植,使得玉米收获时期明显拖后。在我们地区,种植积温大于2 300℃的玉米品种,如果遇到低温年份,玉米秋季成熟就会拖后,水分过高。

(3)整地、播种质量不好。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节省生产成本,许多农户不使用大型机械进行整地。用小型农机具整地,整地的深度、细碎度及平整度都达不到要求,土壤含水量也不一致。在这样的整地质量下播种玉米,播在土壤墒情好的地方的种子出苗快,播在土壤墒情不好的的地方,种子出苗就会延迟许多。另外,除了整地质量外,播种机械也难保证播种深度均匀一致,使得玉米出苗不一致。再者,在种子处理上,不晒种,不催芽,不拌种衣剂,播种不及时、过深、过浅和落干;播种机械落后,播种粗放都难保证播种质量,造成出苗延迟、出苗不齐,造成玉米成熟期不一致。

(4)栽培技术措施不到位。在玉米生产的技术措施上,田间管理不到位,铲蹚不及时,杂草控制不住。施肥不科学,不能做到N、P、K合理搭配,追肥过晚。生育期间不采取促早熟措施等,或者促熟不到位,人为的使玉米生育期拖后。

2 预防玉米收获水分过高的措施

(1)品种选择。玉米品种选择不但要注意生育期和积温,还要注意品种的耐密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品种的生育期不能选择过长和积温过高的满贯品种。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状况和栽培条件选择品种。我们地区要选择积温在2 100~2 300℃的玉米品种,早熟耐密的主要有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瑞福尔1号,中等熟期的有伊单9号、众单7号、龙育10号、鑫科玉2号,晚熟的有禾田1号、禾田4号等。品种积温超过2 300℃的在我们地区一般不要种植。

丰产性是指结实性好,穗大、粒多、粒重,遇到不利的气候现象也能有一定的稳定产量。耐密性是指株型收敛透光,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伏,抗病性强,结实性好、空杆率低。抗逆性是指抗病、抗倒伏等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种植比例不能太大。在一个地区的玉米生产中,生育期不同的早、中、晚品种可以搭配种植,以拉大玉米收获时间,减轻玉米收获压力。生育期长、积温高的晚熟玉米品种可以种植一定比例,但是不能过多,一般不超20%。早、中熟品种要在80%以上。

(3)提高整地质量。我们地区一般都是春季土壤干旱。提倡秋整地,采用大型整地机械整地,提高整地质量,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才能保证玉米种子正常发芽出苗。精细整地,才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均匀一致,保证一次播种保全苗,减少二茬苗,防止玉米晚苗因生长缓慢收获时脱水慢,水分过高。

(4)提高播种质量。播前2~3d进行晒种,不仅可以杀菌还能增强种皮的通透性,有利于水分和氧气进入种子内,促进种子发芽。应用种衣剂拌种,防治病虫害。当5~7cm土壤温度稳定超过7℃时马上开始播种。使用大型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保证播种质量,调整好播种量,播种深度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在镇压后3~5cm,播后尽快镇压。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

(5)合理施肥。玉米需肥规律是氮肥需量大,钾肥、磷肥次之。在需肥时间上,玉米前期需氮肥量少,后期多。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搭配各种肥料比例,并做到施用方法科学,种肥和追肥相结合。以40kg/667m2施肥量为例,可以施尿素20kg/667m2,二胺12.5kg/667m2,氯化钾7.5kg/667m2。尿素三分之一做种肥,2/3做追肥施用。

(6)化控措施。化控是促早熟的必要措施,特别是晚熟品种一定要进行化控。在玉米6、7叶开始,进行2~3遍化控。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也能促进玉米早熟。结合化控还可对玉米进行追肥、防病、防虫、喷施营养液等技术措施。做到促熟增产双效。

(7)加强田间管理。玉米播种完之后,要适时进行化学灭草,严格控制田间杂草,防治草荒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时铲蹚、防病、防虫、喷施营养液等,有条件、种植规模小的农户还可以采取站秆扒皮晾晒等技术措施。

[1] 温晓峰.玉米水分过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4,(1):35.

[2] 卢盈贵.玉米水分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2013,(6):201.

猜你喜欢
积温晚熟生育期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40年负积温突变分析
晚熟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晚熟
基于遥感ET数据的辽宁地区典型农作物生育期耗水规律分析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