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海拔地区大棚种植早春马铃薯的利弊分析

2016-01-23 14:20梁项书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结薯积温底肥

梁项书

(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从江 557401)

1 前言

早春马铃薯种植在从江县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且此种植品种在低海拔地区有扩大的趋势。在众多的农作物中,马铃薯的适应性最强,掌握其生长特性,结合地域气候特点,采取相应的农艺技术基本可实现高产。近年来大棚覆盖塑料薄膜种植马铃薯为地方创收提供新的思路。人为创造栽培环境,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马铃薯生产季节,确保高产稳产;从多数大棚种植马铃薯的农户调查来看,效益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也有些农民的种植大棚,效果不尽人意。分析低海拔地区大棚种植早春马铃薯的利与弊,优化棚种马铃薯技术成为本文撰写的要点。

2 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及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马铃薯经发芽期、幼苗期、发棵圆棵期而建成同化系统,继而经结薯期而完成一个生育周期。解除休眠的块茎,在12~18℃时芽苗生长茁壮,根量较多;而在5℃时芽苗生长极缓慢,茎的伸长在18℃时最为适宜,高温则引起徒长;气温12~14℃时叶大量发生,块茎形成膨大的适温是17~20℃,达25℃时块茎生长受阻,30℃时由于同化与异化处于平衡,块茎停止生长;0℃低温对马铃薯的幼苗、成株和贮藏中的块茎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

马铃薯喜光,茎在弱光下伸长强烈,表现细弱。高温弱光易使茎叶徒长,块茎几乎不能形成,故此不适于与果树套种。

马铃薯适于中性和微酸性疏松土壤,不耐盐碱,不适于黏重板结土壤。据研究,每生产1 500 kg块茎,需吸收纯氮8.3 kg、P2O53.3 kg、K2O 15.3 kg。马铃薯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求健康无病虫危害才能达到稳产高产。

3 低海拔地区大棚种植早春马铃薯的利与弊

3.1 “利”端

搭建大棚创造温室效应,棚内温度高出棚外温度很多,为早春马铃薯的生长创造有利的积温环境。研究证实:相同光照、水肥等条件下,有效积温越高,光合作用越强,马铃薯的长势越好,更有利于促进作物早熟高产。由此,大棚的积温效果对早春马铃薯的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自本地棚内外温差汇总得知:单层大棚,全年在0℃、10℃上的平均活动积温分别在5 000℃和4 500℃;同等条件下,较露天同类积温要高1 000℃;冬季时节,在0℃以上时积温约700℃,比棚外温度高1倍;在10℃以上时积温约400℃,比棚外温度高3倍。积温下的生长环境更接近马铃薯栽种至收获所需的温度。此外,加盖双层棚膜提温效果更好,能更好地刺激作物生长,更有利于马铃薯提早上市。

较传统露天种植马铃薯而言,大棚种植马铃薯效益更好。在本地,“大棚马铃薯”产业几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今后产业发展调整了新方向。据调查,从江县一般露天平种马铃薯每年毛收入在1 500~2 500元/667m2,而大棚马铃薯挣的是季节差价,收入相当不错,毛收入在7 500~10 000元/667m2。一亩无公害大棚马铃薯的收入相当于0.33~0.53 hm2露天种植的马铃薯。

3.2 “弊”端

大棚的积温效应在白天最为显著。研究资料证实:显著的聚温效益能把日最高温提升20℃以上。但是,低海拔地区大棚种植早春马铃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就是昼夜温差大,夜间塑料薄膜的保温效果差导致夜间辐射降温更快。实际上,夜间棚内外最低温度只相差2℃左右,棚内无霜期仅较棚外延长20d左右。

就本地实际情况而言,棚内种植马铃薯平均终霜期在4月28日,较棚外提前15d。从棚内温度稳定10℃的初日计算,至平均终霜期的20多d时间内,积温10℃以上的有效积温达500℃。而这部分积温的热量资源,是在受冻害威胁条件下的统计。如果不加利用,则为最大的浪费。而要将大棚种植聚温的效益发挥最大,必须要做好战胜冻害的准备。针对以上情况,本地多采用双层拱棚,但这样会很大程度的浪费资源,增加劳动成本。

除冻害影响,连茬、药害、肥害、旱害等均为应注意的问题。同一大棚内,年年种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会逐渐减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此外,寒冬季节大棚种植马铃薯,更应注意控制棚内湿度,如果湿度过高,马铃薯病虫害的发生率将大增。由此,掌握好通风时间尤为关键。

4 低海拔地区大棚种植早春马铃薯应注意的问题

4.1 选择用高产早熟品种

低海拔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具有高产、优质等优点,大棚种植马铃薯能很好解决积温问题。但是,在高温条件下,病毒繁殖力强,易感病毒性强。同样,低海拔地区马铃薯不能就地留种。由此,建议每年自高寒地区引进脱毒早熟高产品种,种块大小以50g左右为适宜。

4.2 创造松厚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属须根类作物,土中结薯,薯块大小相当排出土壤的体积。如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质量尤为关键。如果土块板结,薯块消耗能量大,物质积累就小。反之,土块松厚,能量消耗较少,块茎膨胀就大。

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除了用沙质或兼沙的土壤外,同时,注意深耕翻作,重施底肥。通常情况下,底肥用量为全施肥的60%~70%,农家肥最好。

4.3 施肥技术与田间管理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物质需求量大。重点施肥的三要素中,钾肥量最大,氮肥次之,磷肥最少。马铃薯生育期较短,尤其重施底肥。较适合的底肥有:绿肥、牛猪栏肥等,在4 000kg/667m2为宜。

据本地土壤分析,多数土壤中缺磷,部分缺钾。由此,增施过磷酸钙220kg/hm2,可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达,出苗快,有利于结薯、增产20%左右。增施过硫酸钾,300kg/667m2,可增产15%~18%。

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头道要深中耕(17~20cm),及早造成疏松的土壤环境条件,以利匍匐茎的伸展和幼薯的形成。二次中耕要浅,深了易割断匍匐茎。并结合培土,这样既可增厚结薯土层,以利多结薯,又可避免块茎裸露于地面晒绿,而抑制块茎膨大,龙葵素增加而降低品质。

5 结论

大棚种植马铃薯较露天种植有其天然优势。期间,如能配合做好防冻措施,必将大大提升种植产量,使有限的大棚生产出大量新鲜的马铃薯,满足市场蔬菜供给,缓和春季蔬菜淡季供应不足的问题。

[1] 刘长庆.马铃薯不同钾肥应用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5):117-118.

[2] 宋志荣.不同氮钾比例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9,(3):155-157.

猜你喜欢
结薯积温底肥
椰糠与草炭配比生产马铃薯原原种的综合技术分析
番茄“2+x”试验总结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40年负积温突变分析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马铃薯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能力比较及遗传位点分析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近52 a铜仁市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