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比较

2016-01-23 20:41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电图室河南洛阳471023
关键词:房性早搏三联阳性率

张 梅(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电图室,河南 洛阳 471023)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比较

张 梅
(河南省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电图室,河南 洛阳 47102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情况进行记录、分析与比较。结果 两种不同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在检出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上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均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但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冠心病在当前心血管内科中较为常见,主要的发病人群为老年患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如何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早期而科学的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的后期治疗有重要的意义[1]。我院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分别采取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旨在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方面的诊断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5.1±4.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0.5)年。

1.2 方法

①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在患者安静状态下开展检查,取坐位或平卧位。选择三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系统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夏利,对V1、V6及Ⅱ等参数进行科学设置后进行检测,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出现胸痛、心悸、气短及胸闷等症状,受检者应当保持平和心态,并且尽可能消除自身的恐惧感[2]。②常规心电图诊断方法:在患者安静状态下开展检查,取平卧位,采用12导联心电图对患者进行监测,维持纸速为25 mm/s,要求保证图像清晰及基线平稳。对于ST段下移值超过0.05 mV,T波小于导联R波10%,通常对ST-T改变进行诊断[3]。

1.3 诊断判定标准

阳性率判定标准:①下移时间持续至少1 ms;②以等电位线基线作为判定标准,ST段呈下降型或水平型下降大于0.1 mV;③两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至少为1 ms,测量ST段以J点后80 ms为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心电图诊断阳性率对比

78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诊断后,发现阳性49例(62.82%),阴性29例(37.18%),阳性率为62.82%;78例患者经常规心电图诊断后,发现阳性46例(58.97%),阴性32例(41.03%),阳性率为58.97%。两种不同心电图诊断方式在阳性率诊断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心电图检出情况对比

78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诊断后,检出室性早搏早发57例(73.08%),室性早搏二三联律39例(50.00%),室性早搏成对32例(41.03%),房性早搏早发50例(64.10%),房性早搏二三联律37例(47.44%),房性早搏成对31例(39.74%),短阵室上速22例(28.21%),房室传导阻滞14例(17.95%);78例患者经常规心电图诊断后,检出室性早搏早发56例(71.79%),室性早搏二三联律17例(21.79%),室性早搏成对8例(10.26%),房性早搏早发47例(60.26%),房性早搏二三联律14例(17.95%),房性早搏成对2例(2.56%),短阵室上速5例(6.41%),房室传导阻滞10例(12.82%)。动态心电图在检出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上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常规心电图是一种方便简单的无创性检查,其从出现及发展已经有100年历史,是对人体心脏电活动进行记录的一种检查工具,并且也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的一种最为基本、最为常用的诊断方式,具有患者易接受、费用低廉以及重复性良好等特点[4]。然而常规心电图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对于常规心电图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5]。

近些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监测方面凸显出了巨大的作用。通过24 h连续性的动态记录高达约10万次心搏的心电信号,能对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的发作的缺血程度、持续时间、频度、规律和猝死之间的关系进行监测,同时还能详细对照患者的生活日志,可以对患者是否伴有症状的心肌缺血进行诊断,这一点是其他诊断方式难以取代的。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两种不同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由于造成冠心病猝死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时导致局部心电不稳定,进而会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多数预后较差,因而检出心律失常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同样十分重要。而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发现高危冠心病患者,本组研究发现,动态心电图在检出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上方面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方面的诊断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作为非创伤性检查的一种方式,均具有简便快捷的优势,其不但能有效诊断出有症状的冠心病 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还能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病人耳朵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进行及时诊断,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且对于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同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人们的健康有影响较大,因而通过采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辅助诊断与治疗,实施综合全面分析,科学判断心脏功能,进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1] 郑 易,岑镇波,胡海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06:639-640.

[2] 董竞琳.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19-320.

[3] 汤喜红,孙玉敏.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06.

[4] 谢玉华,代西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117-118.

[5] 王效婷.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效果比较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16:154-156.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45.1

B

ISSN.2095-6681.2015.011.009.02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三联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SmartPatch与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陈旧性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伴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