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年第24卷主题索引

2016-01-24 04:16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经皮心肌梗死导管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6年第24卷主题索引

(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A

阿托伐他汀中国患者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安全性的Meta分析(张明、李轩、陈宏等)(2):88

B

靶血管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靶血管病变快速进展1例(张苑、王泽穆、陈磊磊)(4):232

瓣膜病介入方式取出体内打结的Swan-Ganz导管1例(尚小珂、卢蓉、肖书娜等)(5):287

瓣周漏经导管封堵二尖瓣瓣周漏1例(卢蓉、尚小珂、张刚成等) (3):169

比伐卢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BRIGH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关绍义、王晓燕、李晶等)(8):42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BRIGH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赵丽军、梁明、李晶等)(9):481

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预防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探索性临床研究(梁振洋、刘美丽、赵雪东等) (11):632

边支闭塞预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边支保护和补救技术策略(宋林林、金哲)(12):700

并发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李拥军)(1):55

介入方式取出桡动脉内打折的导管1例(张长东、尚小珂、卢蓉等)(7):405

C

CYP2C19基因多态性CYP2C19基因型检测在冠心病患者新型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价值(徐玲、赵威、崔鸣等)(5):277

侧支循环不同侧支循环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差异及近期预后的比较(李萌玫、邵一兵、张纯全等)(12):672

超声心动图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射频消融术后心脏左心室心肌夹层破裂1例(魏颖、张波、刘怡等)(3):171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碎裂QRS波与血运重建术后左心室心功能改善的研究(汤振、刘志忠、刘发军等)(7):385

出血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硬膜下大出血1例(丰冠鹏、魏运亮)(9):539

穿透导管CrossBossTM穿透导管及StingrayTM重入真腔系统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徐承义、鄢华、宋丹等)(4): 229

D

Danon病多旁路预激综合征合并心肌肥厚:Danon病1例(陈晞、吴炜、王怡宁等)(5):292

大动脉炎新型支架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中的应用(王恺皞、蒋雄京)(10):592

大隐静脉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研究(王刚、张涛、李建等)(4):191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李景业、刘少伟、李新等)(5):261

导管消融导管消融术联合心腔内电复律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复发因素研究(王传慧、郁怡、王群山等)(6):301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治疗进展(王佳丽、方全)(6):347

既往颅内出血合并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郭雪原、董建增、龙德勇等)(7):375

碘对比剂冠状动脉造影应用碘对比剂致腹型过敏1例(王芳、钱文浩、左长鹏)(3):173

电复律对心房颤动电复律治疗的认识(王传慧、王群山)(4):221

动静脉瘘外周血管动-静脉瘘所致肺动脉高压:一种新型肺动脉高压报道(尚小珂、卢蓉、张长东等)(6):354

右肺动脉左心房瘘3例患儿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刘琼、蒋世良、吕建华等)(8):468

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张坡、朱鲜阳、张端珍等)(1):23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随访研究(孙万峰、朱明星、崔婷等)(2):74

第Ⅱ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栓塞幼儿体肺侧支的临床应用(万俊义、张戈军、徐仲英等)(2):79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不完全性双主动脉弓介入封堵1例(姚艺、沈群山、张刚成等)(2):116

双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外伤后室间隔穿孔1例(何晋、郑昭芬、朱鲜阳等)(3):175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以介入方式取出不能收回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尚小珂、卢蓉、肖书娜等)(4):225

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策略(王琦光、朱鲜阳、张端珍等) (5):251

对比剂肾病短时间内经不同途径重复应用对比剂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张瑶、田祥、张旗等)(3):149

前列地尔对重复使用对比剂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柴婵娟、杨志明、李瑾等)(6):334

多点起搏慢性心力衰竭的植入性器械治疗进展(邹彤、杨杰孚) (12):692

多廿烷醇多廿烷醇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SPIRI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余晓凡、王贺阳、李毅等)(12):661

多支病变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极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1例(李国庆、雷建新、阿德力江等)(1):53

E

二尖瓣置换术经导管封堵二尖瓣瓣周漏1例(卢蓉、尚小珂、张刚成等)(3):169

F

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孔维仁、姜黔峰、巩亮等)(2):118

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失败患者术前心脏CT血管造影资料再分析(徐秋霞、金敬琳、宋会军等)(8):427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替格瑞洛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贾珠银、瞿小丹、孙家驹等)(5):256

非心脏外科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接受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陈艳、袁晋青)(11):655

非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联合心腔内电复律治疗非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复发因素研究(王传慧、郁怡、王群山等)(6):301

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疗效与冠状动脉特点的相关性研究(刘蓉、乔树宾、胡奉环等)(6):311

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对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血管原因住院率的影响(李景业、杜昕、龙德勇等)(10):552

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楔入造影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动脉高压的评估价值(肖书娜、尚小珂、张刚成等)(1):18

外周血管动-静脉瘘所致肺动脉高压:一种新型肺动脉高压报道(尚小珂、卢蓉、张长东等)(6):354

肺动脉异常右肺动脉左心房瘘3例患儿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刘琼、蒋世良、吕建华等)(8):468

肺小动脉楔入造影肺小动脉楔入造影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动脉高压的评估价值(肖书娜、尚小珂、张刚成等)(1):18

分叉病变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研究进展(朱永翔、张瑶俊、窦克非等)(9):526

封堵器双封堵器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发生溶血1例(张华、陈永祥、马生茂等)(1):44

双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治疗外伤后室间隔穿孔1例(何晋、郑昭芬、朱鲜阳等)(3):175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的抗栓治疗策略(黄北鲲、邓丽侠、李东泽等)(7):398

封堵术左心耳结构数据测量方法应用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研究进展(董晓雪、杨栋、王汉斌等)(6):351

G

钙化病变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严重钙化病变的近期效果分析(李琪、刘健、卢明瑜等)(12): 667

高频电刀高频电刀应用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徐白鸽、梁延春、高阳等)(9):502

冠心病体外膜肺氧合在高危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段大为、刘迎午、胡晓旻等)(1):28

年龄>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置入BuMA支架后缩短氯吡格雷服药时间的短期安全性研究(刘洁云、秦雷、王要鑫等)(1):37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吴文、蔡金赞、任晓敏等)(1):40

冠心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关系的研究(马彩云、柳景华、马芹等)(2):104

血浆骨桥蛋白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评价作用(李颖利、张宝娓、马为等)(4):181

冠心病患者对比剂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黄昕、高爽、梁超等) (6):339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和非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再狭窄的临床研究(李甘杨、陈思聪、方勇)(7):390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6040例合并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江立生、邵琴、卜军等)(9):497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硬膜下大出血1例(丰冠鹏、魏运亮) (9):539

经微导管估测冠状动脉侧支血流状态的临床意义(沈迎、丁风华、张瑞岩等)(10):545

炎性因子与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斑块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张东凤、吕树铮、宋现涛)(10):569

《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指南更新》解读(韩雅玲)(11):603

冠状动脉前降支开口于右冠状动脉1例(孙珍珠、许莎莎、徐雯) (5):294

新型支架在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中的应用(王恺皞、蒋雄京) (10):592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研究进展(吴文、蔡金赞、任晓敏等)(1):40

冠状动脉CT造影基于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张旻、龚艳君)(9):530

冠状动脉闭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非操作血管急性血栓形成1例(王苏、阴赪茜、李志忠等)(4):236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范例、许左隽、顾俊等)(1):2

冠状动脉穿孔心包腔内注入凝血酶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急性心脏压塞的疗效和体会(附13例)(李国庆、穆叶赛·尼加提、雷建新等)(6):326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单环Culotte支架术处理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陈良龙、范林、钟文亮等)(2):68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边支保护和补救技术策略(宋林林、金哲)(12):700

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经桡动脉使用4 in 6子母导管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赵慧强、陈晖、李虹伟等)(12):688

冠状动脉疾病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弥漫性严重钙化病变的近期效果分析(李琪、刘健、卢明瑜等) (12):667

冠状动脉夹层自发性冠状动脉多发夹层1例(王冠、薛洋、沈静等)(3):177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医源性冠状动脉夹层中的应用2例(李龙波、武军铎、史永锋等)(7):408

医源性冠状动脉夹层研究的现状(李龙波、刘斌)(8):466

冠状动脉痉挛突发广泛冠状动脉痉挛致死1例(陈涵、王江友) (7):411

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年轻女性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1例(程守全、王诚、张步春等)(12):709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依从性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影响(赵宇新、陈国秀、秦菘等)(4):206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范例、许左隽、顾俊等)(1):2

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冠状动脉内心电图研究进展(李迪、刘剑雄、徐俊波等)(9):53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经左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史亚娜、邓捷、王效增等)(2):9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张涛、刘晓君、臧晓青等)(11):638

冠状动脉栓塞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发生冠状动脉栓塞致心肌梗死1例(李艳兵、李强、关晓楠等)(5):296

冠状动脉狭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边缘再狭窄(陈群、赵艳芳、王砚青)(5):280

冠状动脉造影短时间内经不同途径重复应用对比剂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张瑶、田祥、张旗等)(3):149冠状动脉造影应用碘对比剂致腹型过敏1例(王芳、钱文浩、左长鹏)(3):173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预后的影响(宋荟芬、李红、李响等)(4):186对比剂肾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蔡莹、赵威、高炜) (6):343冠状动脉造影术与支架置入术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研究(吴瑛、张晓星、田蕾等)(8):439以单根JL 3.5指引导管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史东、韩丽、李玉亮等)(8):448医源性冠状动脉夹层研究的现状(李龙波、刘斌)(8):466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血栓抽吸后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刘海伟、王效增、荆全民等)(11):64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浆骨桥蛋白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评价作用(李颖利、张宝娓、马为等)(4):181

冠状窦支架冠状窦支架——顽固性心绞痛的新选择(马为、邱林、霍勇)(10):596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与非罪犯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点(杨亚丽、孙冬冬、李妍)(8):462

H

核磁共振成像纵隔卵黄囊瘤经股静脉入径右心房活检确诊1例(王乐丰、夏昆、郭宗生等)(8):472

患者管理心房颤动患者长期管理——房颤中心的临床实践(蒋捷)(3):179

J

基层胸痛中心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2015年11月制订)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3):131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徐靖、程澜)(5):247

血浆凝溶胶蛋白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梁家荣、唐良秋、陈云宪等)(9):506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后TIMI血流Ⅲ级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叶国红、关贤颂、戴海鹰等)(10):564

《201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处理指南更新》解读(刘健、熊玮珏、王伟民)(11):607

急性儿茶酚胺性心肌病嗜铬细胞瘤致急性儿茶酚胺性心肌病1例(张其银、惠杰、赵欣等)(8):474

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救治急性肺栓塞患者1例(陈胜兰、黄亿源、陈晨阳等)(12):70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周学敏、郭莉青、王燕庆等)(4):2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与非罪犯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点(杨亚丽、孙冬冬、李妍)(8):46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及对预后影响的比较(汪敏、双东思、苏晞)(12):677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指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实践(杨丽霞、郭瑞威)(12):714

急性心肌梗死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母雪飞、赵昕、任丽丽等)(1):32

左主干严重狭窄致二次急性心肌梗死伴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口完全闭塞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高好考、李成祥) (1):46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估(刘博罕、王广义、郭军等)(2):83

氯吡格雷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顾崇怀、赵昕、韩雅玲)(3):166

左卡尼汀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刘卫涛、单金姣、汪磊等)(6):330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酶、梗死面积的影响(吴春涛、马士新)(7):394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刘相应、唐良秋、范文茂等)(8):433

自制带侧孔灌注球囊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的治疗作用(张利彬、甘舜进、郭金成等)(9):493

介入治疗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救治急性肺栓塞患者1例(陈胜兰、黄亿源、陈晨阳等)(12):703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原纤维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散发性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龙浏城、向定成、肖华等)(6):305

间隔支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疗效与冠状动脉特点的相关性研究(刘蓉、乔树宾、胡奉环等)(6):311

介入封堵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电图的临床分析(刘玉昊、路军、王晶等)(1):12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左心功能随访研究(孙万峰、朱明星、崔婷等)(2):74

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孔维仁、姜黔峰、巩亮等)(2):118

介入栓塞第Ⅱ代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栓塞幼儿体肺侧支的临床应用(万俊义、张戈军、徐仲英等)(2):79

介入治疗携手并进 共创佳绩(霍勇)(1):1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相关心律失常的分析(纪托、陈海莲、武凌宁等)(3):142

巨大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策略(王琦光、朱鲜阳、张端珍等) (5):251

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纵隔血肿2例(秦峤、郑博、陈明等)(5):289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6040例合并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江立生、邵琴、卜军等)(9):497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在外科手术中、低危患者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潘文志、周达新、葛均波)(2):107

Meta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汪浩、孟凡华、马翔等)(9):515

颈动脉路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1例(陈琳、苏晞、宋丹等) (10):599

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中国专家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10):54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母雪飞、赵昕、任丽丽等)(1):32

成功救治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致纵隔血肿1例(张欢、张延斌) (1):5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李拥军)(1):55

单环Culotte支架术处理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陈良龙、范林、钟文亮等)(2):68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的研究和临床决策

(王江友、苏晞)(3):160

氯吡格雷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顾崇怀、赵昕、韩雅玲)(3):166

改良的交替平行技术硬/软导丝组合突破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何松坚、吴铿、游琼等)(4):2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剂量相关分析与随访研究(陆敏、范韬、周建龙等)(4):216

血管分叉处无残端慢性闭塞病变前向开通新方法:斑块挤压碎裂开通技术——附2例报告(姜东炬、胡高频、付荣等)(4):23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靶血管病变快速进展1例(张苑、王泽穆、陈磊磊)(4):23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徐靖、程澜)(5):24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代对溶栓治疗意义的再认识(赵琳茹、李广平)(5):28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肾周血肿1例(李波、赵旭)(5):299

心包腔内注入凝血酶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急性心脏压塞的疗效和体会(附13例)(李国庆、穆叶赛·尼加提、雷建新等)(6):326

冠心病患者对比剂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黄昕、高爽、梁超等) (6):33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7):361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普通肝素抗凝强度不足的预测因素(黎婧怡、刘震宇、张抒扬等)(7):370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碎裂QRS波与血运重建术后左心室心功能改善的研究(汤振、刘志忠、刘发军等)(7):385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抗凝和抗血小板策略(章里西、吴炜、张抒扬)(7):402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医源性冠状动脉夹层中的应用2例(李龙波、武军铎、史永锋等)(7):408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2型糖尿病女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韩雅蕾、高智强、翟东东等)(8):444

自制带侧孔灌注球囊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的治疗作用(张利彬、甘舜进、郭金成等)(9):493

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最新研究进展(于一、赵迎新、史冬梅等)(9): 521

冠状动脉内心电图研究进展(李迪、刘剑雄、徐俊波等)(9):534

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变化趋势(王辉、刘震宇、张抒扬等)(10):55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接受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陈艳、袁晋青)(11):655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急性血小板减少1例(汪雁博、谷新顺、范卫泽等)(12):707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指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实践(杨丽霞、郭瑞威)(12):714

经桡动脉经桡动脉入径行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中国最初应用经验分享(刘巍、周玉杰、赵迎新等)(9):511

准分子激光在经桡动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于一、赵迎新、史冬梅等)(10):587

经桡动脉介入介入方式取出桡动脉内打折的导管1例(张长东、尚小珂、卢蓉等)(7):405

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丝和球囊辅助指引导管成功跨越痉挛段33例分析(倪祝华、王乐丰、杨新春等)(6):320

颈动脉路径颈动脉路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1例(陈琳、苏晞、宋丹等)(10):599

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合并矛盾性栓塞致脑梗死1例(陈云、张媛媛、刘海亭等)(2):114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尾加压素Ⅱ诱导巨噬细胞分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路丹、丁文惠、彭芬等)(8):452炎性因子与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斑块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张东凤、吕树铮、宋现涛)(10):569

K

抗凝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BRIGH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关绍义、王晓燕、李晶等)(8):421

抗凝治疗抗凝门诊中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卒中高危人群服用华法林的影响因素分析(王佳丽、高鹏、范静波等)(9):487

抗血小板治疗Meta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汪浩、孟凡华、马翔等)(9):515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王江友、陈涵、苏晞等)(4):195

L

老年年龄>75岁老年冠心病患者置入BuMA支架后缩短氯吡格雷服药时间的短期安全性研究(刘洁云、秦雷、王要鑫等)(1):37

冷冻消融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治疗经验(贺嘉、刘铮、方丕华等) (8):478

临床实践借鉴指南 指导实践(颜红兵、陈韵岱、郭静萱)(11): 601

卵黄囊瘤纵隔卵黄囊瘤经股静脉入径右心房活检确诊1例(王乐丰、夏昆、郭宗生等)(8):472

M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治疗指南解读——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非外科置入装置(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治疗(李康、丁燕生)(6): 356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左主干严重狭窄致二次急性心肌梗死伴右冠状动脉-主动脉口完全闭塞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高好考、李成祥)(1):46

改良的交替平行技术硬/软导丝组合突破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何松坚、吴铿、游琼等)(4):200

CrossBossTM穿透导管及StingrayTM重入真腔系统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徐承义、鄢华、宋丹等)(4):229

经微导管估测冠状动脉侧支血流状态的临床意义(沈迎、丁风华、张瑞岩等)(10):545

边支血管内超声指导开通主支无残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王斌、韩雅玲、荆全民等)(11):642

无心肌梗死病史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张剑、荆全民、王效增等)(12):683

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植入性器械治疗进展(邹彤、杨杰孚)(12):69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周学敏、郭莉青、王燕庆等)(4):211

矛盾性栓塞静脉血栓栓塞症合并矛盾性栓塞致脑梗死1例(陈云、张媛媛、刘海亭等)(2):114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电图的临床分析(刘玉昊、路军、王晶等)(1):12

N

内窥镜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临床研究(王刚、张涛、李建等)(4):191

内皮细胞冠心病与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关系的研究(马彩云、柳景华、马芹等)(2):104

内脏脂肪面积生物电阻抗法测量的内脏脂肪面积与性别年龄及代谢性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杨帆、李康、杨颖等)(3):134

年轻年轻女性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1例(程守全、王诚、张步春等)(12):709

P

P波振幅P波振幅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王学忠、王岳松、汪韶君等)(7):379

普通肝素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普通肝素抗凝强度不足的预测因素(黎婧怡、刘震宇、张抒扬等)(7):370

Q

QRS波时限心电图QRS波时限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李永慧、范芳芳、洪涛)(3):154

起搏器《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非药物治疗部分解读(张健、邹长虹)(11):612

前降支前降支开口于右冠状动脉1例(孙珍珠、许莎莎、徐雯) (5):294

前列地尔注射液前列地尔对重复使用对比剂所致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柴婵娟、杨志明、李瑾等)(6):334

腔内隔绝术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功能学及形态学研究(朱亮、朱永宏)(12):696

趋化素趋化素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促进大鼠球囊损伤后颈动脉重塑(刘华东、熊玮、董少红等)(11):651

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对比研究(张云盛、滕天明、康毅等)(10):579

R

桡动脉成功救治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致纵隔血肿1例(张欢、张延斌)(1):5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经左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史亚娜、邓捷、王效增等)(2):96

经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纵隔血肿2例(秦峤、郑博、陈明等)(5):289

经桡动脉使用4 in 6子母导管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赵慧强、陈晖、李虹伟等)(12):688

桡动脉和(或)肱动脉痉挛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导丝和球囊辅助指引导管成功跨越痉挛段33例分析(倪祝华、王乐丰、杨新春等)(6):320

R

认证标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2015年11月修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3):121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2015年11月制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3):131

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代对溶栓治疗意义的再认识(赵琳茹、李广平)(5):283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后TIMI血流Ⅲ级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机(叶国红、关贤颂、戴海鹰等)(10):564

S

SCORE评分《2016年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朱建华)(11):619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急性血小板减少1例(汪雁博、谷新顺、范卫泽等)(12):707

Swan-Ganz导管介入方式取出体内打结的Swan-Ganz导管1例

(尚小珂、卢蓉、肖书娜等)(5):287

射频消融单中心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夏驭龙、周菁、蒋捷等)(5):241

突发广泛冠状动脉痉挛致死1例(陈涵、王江友)(7):411

肾周血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肾周血肿1例(李波、赵旭) (5):299

生物标志物对比剂肾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蔡莹、赵威、高炜)(6):343

生物电阻抗法生物电阻抗法测量的内脏脂肪面积与性别年龄及代谢性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杨帆、李康、杨颖等)(3):134

生物可吸收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的最新研究进展(于一、赵迎新、史冬梅等)(9):521

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研究进展(朱永翔、张瑶俊、窦克非等)(9):526

室间隔穿孔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疗效评估(刘博罕、王广义、郭军等)(2):83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致急性儿茶酚胺性心肌病1例(张其银、惠杰、赵欣等)(8):474

首次医疗接触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陈文明、郭金成、柳子静等)(6): 316

衰减斑块血管内超声探测的衰减斑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贾若飞、朱华刚、李响等)(5):266

双联抗血小板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的研究和临床决策(王江友、苏晞)(3):160

《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指南更新》解读(韩雅玲)(11):603

双主动脉弓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不完全性双主动脉弓介入封堵1例(姚艺、沈群山、张刚成等)(2):116

T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BRIGH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赵丽军、梁明、李晶等)(9):48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后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及对预后影响的比较(汪敏、双东思、苏晞)(12):677

体外膜肺氧合体外膜肺氧合在高危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段大为、刘迎午、胡晓旻等)(1): 28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极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1例(李国庆、雷建新、阿德力江等)(1):53

体外循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丁凡、尤涛、刘兴光等)(2):100

W

微循环不同侧支循环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差异及近期预后的比较(李萌玫、邵一兵、张纯全等)(12):672

微循环阻力指数替格瑞洛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贾珠银、瞿小丹、孙家驹等)(5):256

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张涛、刘晓君、臧晓青等)(11):638

稳定型心绞痛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陈涵、王江友)(3):145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对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王江友、陈涵、苏晞等)(4):195

无复流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预防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探索性临床研究(梁振洋、刘美丽、赵雪东等)(11):632

X

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和非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再狭窄的临床研究(李甘杨、陈思聪、方勇)(7):390

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相关心律失常的分析(纪托、陈海莲、武凌宁等)(3):14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以介入方式取出不能收回的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尚小珂、卢蓉、肖书娜等)(4):225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的抗栓治疗策略(黄北鲲、邓丽侠、李东泽等)(7):398

心导管插入术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选择失败患者术前心脏CT血管造影资料再分析(徐秋霞、金敬琳、宋会军等)(8):427

心电图心电图QRS波时限对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李永慧、范芳芳、洪涛)(3):154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患者长期管理——房颤中心的临床实践(蒋捷)(3):179

对心房颤动电复律治疗的认识(王传慧、王群山)(4):221

单中心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夏驭龙、周菁、蒋捷等)(5):241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李景业、刘少伟、李新等)(5):261

既往颅内出血合并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郭雪原、董建增、龙德勇等)(7):375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抗凝和抗血小板策略(章里西、吴炜、张抒扬)(7):402

2015年欧洲心脏节律学会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实践指导解读(陈松文、刘少稳)(7):414

左心耳封堵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苏晞)(8):458

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治疗经验(贺嘉、刘铮、方丕华等)(8):478

抗凝门诊中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卒中高危人群服用华法林的影响因素分析(王佳丽、高鹏、范静波等)(9):487

导管消融与药物治疗对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血管原因住院率的影响(李景业、杜昕、龙德勇等)(10):552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杨新春) (11):623

心肌肥厚多旁路预激综合征合并心肌肥厚:Danon病1例(陈晞、吴炜、王怡宁等)(5):292

心肌梗死现场分诊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器械时间及预后的影响(徐振兴、邱建平、王海容等) (1):7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发生冠状动脉栓塞致心肌梗死1例(李艳兵、李强、关晓楠等)(5):296

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陈文明、郭金成、柳子静等)(6):316

以单根JL 3.5指引导管经桡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史东、韩丽、李玉亮等)(8):448

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变化趋势(王辉、刘震宇、张抒扬等)(10):558

血栓抽吸后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刘海伟、王效增、荆全民等)(11):646

无心肌梗死病史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张剑、荆全民、王效增等)(12):683

心绞痛冠状窦支架——顽固性心绞痛的新选择(马为、邱林、霍勇)(10):596

心力衰竭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治疗指南解读——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非外科置入装置(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治疗(李康、丁燕生)(6):356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非药物治疗部分解读(张健、邹长虹)(11):612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刘相应、唐良秋、范文茂等)(8):433

心血管畸形先天性左心室-冠状静脉窦瘘1例(聂谦、殷拥军、许勇等)(4):227

心血管疾病《2016年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朱建华)(11):619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肿瘤治疗与心血管毒性声明》解读(张波、周旭晨)(11):629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高频电刀应用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血肿发生率的影响(徐白鸽、梁延春、高阳等)(9):502

心脏瓣膜置换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丁凡、尤涛、刘兴光等)(2):100

左西孟旦治疗瓣膜置换术后急性心功能衰竭疗效的临床研究(陈海宇、翁国星、鲍家银等)(10):575

心脏夹层破裂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射频消融术后心脏左心室心肌夹层破裂1例(魏颖、张波、刘怡等)(3):171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多位点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研究进展(曹芳英、柳景华)(2):110

新型抗血小板治疗CYP2C19基因型检测在冠心病患者新型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价值(徐玲、赵威、崔鸣等)(5):277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治疗进展(王佳丽、方全)(6):347

2015年欧洲心脏节律学会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实践指导解读(陈松文、刘少稳)(7):414

胸痛中心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2015年11月修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3):121

血管成形术现场分诊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器械时间及预后的影响(徐振兴、邱建平、王海容等) (1):7

边支血管内超声指导开通主支无残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王斌、韩雅玲、荆全民等)(11):642

血管分叉部位血管分叉处无残端慢性闭塞病变前向开通新方法:斑块挤压碎裂开通技术——附2例报告(姜东炬、胡高频、付荣等)(4):238

血管内超声血管内超声探测的衰减斑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贾若飞、朱华刚、李响等)(5):266

血管平滑肌细胞趋化素上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促进大鼠球囊损伤后颈动脉重塑(刘华东、熊玮、董少红等)(11):651

血浆凝溶胶蛋白血浆凝溶胶蛋白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梁家荣、唐良秋、陈云宪等)(9):506

血流储备分数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预后的影响(宋荟芬、李红、李响等)(4):186

患者依从性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影响(赵宇新、陈国秀、秦菘等)(4):206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2型糖尿病女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韩雅蕾、高智强、翟东东等)(8):444

基于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张旻、龚艳君)(9):530

血小板高反应性多廿烷醇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SPIRIT研究预设亚组分析(余晓凡、王贺阳、李毅等)(12):661

血小板减少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严重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张坡、朱鲜阳、张端珍等)(1):23

血脂异常《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陈涛、袁祖贻)(11):616

Y

炎症尾加压素Ⅱ诱导巨噬细胞分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路丹、丁文惠、彭芬等)(8):452

药物后处理药物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对比研究(张云盛、滕天明、康毅等)(10):579

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2):61

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非操作血管急性血栓形成1例(王苏、阴赪茜、李志忠等)(4):236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边缘再狭窄(陈群、赵艳芳、王砚青) (5):280

药物治疗自发性冠状动脉多发夹层1例(王冠、薛洋、沈静等)(3):177

运动康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康复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7):361

Z

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振幅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王学忠、王岳松、汪韶君等)(7):379

支架内再狭窄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2):61

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陈涵、王江友) (3):145

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术与支架置入术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研究(吴瑛、张晓星、田蕾等)(8):439

指南借鉴指南 指导实践(颜红兵、陈韵岱、郭静萱)(11):601

指南解读《201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处理指南更新》解读(刘健、熊玮珏、王伟民)(11):607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异常管理指南》解读(陈涛、袁祖贻)(11):616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杨新春) (11):623

肿瘤《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肿瘤治疗与心血管毒性声明》解读(张波、周旭晨)(11):629

重组人脑利钠肽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酶、梗死面积的影响(吴春涛、马士新)(7):394

主动脉窦瘤破裂双封堵器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发生溶血1例(张华、陈永祥、马生茂等)(1):44

主动脉夹层原纤维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散发性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龙浏城、向定成、肖华等)(6):305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功能学及形态学研究(朱亮、朱永宏)(12):696

专家建议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中国专家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10):541

准分子激光经桡动脉入径行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在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的应用:中国最初应用经验分享(刘巍、周玉杰、赵迎新等)(9):511

准分子激光在经桡动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于一、赵迎新、史冬梅等)(10):587

左卡尼汀左卡尼汀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刘卫涛、单金姣、汪磊等)(6):330

左西孟旦左西孟旦治疗瓣膜置换术后急性心功能衰竭疗效的临床研究(陈海宇、翁国星、鲍家银等)(10):575

左心耳左心耳结构数据测量方法应用于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研究进展(董晓雪、杨栋、王汉斌等)(6):351

左心耳穿刺经胸左心耳穿刺行左心耳夹闭术的动物实验研究(崔婷、孙万峰、施展等)(5):272

左心耳封堵经胸左心耳穿刺行左心耳夹闭术的动物实验研究(崔婷、孙万峰、施展等)(5):272

左心耳封堵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苏晞)(8):458

左心室-冠状静脉窦瘘先天性左心室-冠状静脉窦瘘1例(聂谦、殷拥军、许勇等)(4):227

左心室起搏左心室多位点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研究进展(曹芳英、柳景华)(2):110

猜你喜欢
经皮心肌梗死导管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