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

2016-01-25 21:17杨勇周顺刘智杨春生平湖市中医院浙江平湖314200
浙江实用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进针刀片髓内

杨勇,周顺,刘智,杨春生(平湖市中医院,浙江 平湖 314200)

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

杨勇,周顺,刘智,杨春生
(平湖市中医院,浙江平湖314200)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手术的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无牵引床下、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C-臂机透视下闭合穿钉技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100~250 mL,平均(150±80)mL;手术时间25~60分钟,平均(40±18)分钟。术后随访6~12个月,36例均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无髋内翻畸形,无下肢短缩,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及断裂发生。髋关节功能评分按Harris评分,优22例,良5例,优良率75%。结论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创伤小、力臂短、弯矩小、防旋转、防切出、稳定性高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微创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以女性为主,其特点是高龄、骨质疏松严重、骨折粉碎严重且伴有其他多种基础疾病,保守治疗极易发生髋内翻和肢体外旋、短缩畸形,同时带来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手术治疗已达成共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采用无牵引床下、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复位、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61~89岁,平均(75±14)岁;改良Evans分型:Ⅱ型6例,Ⅲ型9例,Ⅳ型13例,Ⅴ型8例;致伤原因:摔伤26例,车祸7例,高处坠落伤3例。3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手术时间为伤后3~9天。

1.2手术方法均采用低位腰麻,无需牵引床,麻醉成功后取患侧臀下、肩下垫厚窄枕,患侧抬高约30°~45°,患侧上肢放置在胸前搁在支架上并固定。正位片:C臂机大头在上略倾斜30°~45°,侧位片:C臂机小头在患侧骨盆外侧,大头在对侧大腿外侧,斜向患者身体,但垂直于股骨颈,由于患侧股骨颈已垫高可以透视到侧位片。内收中立位牵引患肢,替代牵引床牵引复位,复位后,一般无需持续牵引,消毒铺巾,大粗隆上5~10cm范围内作1个约4cm的外侧切口,钝性分离至臀中肌止点处触摸到大粗隆顶点或稍偏外侧,开口器开口插入导针,透视下导针位于髓腔内,熟练后可有手感,导针进入髓腔有磨砂样感觉,无需透视。沿导针扩髓,如果患者髓腔较粗大,近端扩髓远端无需扩髓可减少隐形失血。按术前测量患者髓腔粗细及股骨大粗隆至股骨髓腔中段折弯处长度,打入合适型号的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主钉至位置,透视见主钉位置满意,连接侧方瞄准器,经过瞄准器插入保护套筒,要求保护套筒紧贴股骨外侧骨皮质,然后经保护套筒旋入股骨颈内导针至关节面下5mm,测量长度,扩股骨外侧骨皮质,将选好长度的螺旋刀片在解锁状态下打入到底并锁定螺旋刀片,打入远端锁定螺钉,撤除瞄准器和手柄后拧入尾帽,再次透视见位置满意,内固定牢固,冲洗伤口,逐层关闭切口。本组36例中有6例因小粗隆劈裂骨折块较粗大,内侧皮质难以复位,采用平小粗隆骨折块外侧小切口,一方面用以复位,另一方面用以打入螺旋刀片。

1.3术后处理(1)术后病情的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尿量及伤口渗血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引流量。及时补充液体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的变化。(2)肺部感染的预防。老年患者体质差,多数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术后应鼓励患者咳嗽,作深呼吸,或协助患者翻身、拍背、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有助于排痰。(3)疼痛治疗。术前一天给予戴芬75mg,1次/d与曲马多50 mg,2次/d,术后第一天给予戴芬75mg,1次/d与曲马多50 mg,2次/d,第二天起给予戴芬75mg,1次/d与曲马多100 mg,2次/d。充分止痛可以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从而减少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并且最佳的疼痛控制可以促进康复进程[1]。(4)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人血液粘稠度高,卧床致血流减慢,加上手术致机体凝血因子释放增加,极易造成血管栓塞,其发生率30%~50%[2],均预防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3~4天,需注意在腓骨小头处加棉垫保护腓总神经。术后12小时予依诺肝素4000 IU皮下注射,1次/d,麻醉消失后早期行足趾、踝关节及膝关节伸屈运动,早期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5)康复锻炼。术后第二天可半卧位至坐在床上,在连续被动运动机的辅助下功能锻炼,术后3~4周可下地不负重行走,术后4周拍片可见骨折部分愈合,患肢下地部分负重行走。8~12周后患肢全部负重,每月定期拍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情况。

1.4评价指标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随访6~12月,评价手术后髋关节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骨性愈合标准:(1)具有临床愈合的4项标准:①骨折局部无压痛;②无纵向叩击痛和反常活动;③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解除外固定后,肢体能承受以下要求者:下肢不扶拐在平地上连续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者。(2)X线片显示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线已消失或接近消失。术后通过美国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3]评价髋关节功能,主要分为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四个方面,满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2 结果

36例术中出血量100~250mL,平均(150±80)mL;手术时间25~60分钟,平均(40±18)分钟。术后随访6~12月,36例均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无髋内翻畸形,无下肢短缩,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及断裂发生。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5例,可9例,差0例,优良率75%。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基本采用骨牵引保守治疗,但长期卧床容易造成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关节挛缩、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全身各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张怀华等[4]报道伤者3个月内病死率高达16.7%。尽早手术内固定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过去本院多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及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DHS滑动螺钉装置有很多优点,但是有研究显示DHS螺钉可以导致严重并发症,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别是伴有骨质疏松患者中,由于过度的滑动致股骨头切割、骨折再次错位,下肢短缩或疼痛。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其失败率达10%~16%[5]。此外,由于此类器材不分左右侧,而股骨颈存在前倾角,容易出现钢板前缘贴敷不佳,且切口长、创伤偏大,应用于年老体弱者需考虑耐受性问题。股骨近端锁定板有普通钢板所不具有的优点,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有一定的优势,但缺点在于,钢板应力过于集中,早期负重钢板可能断裂,相比较其他手术而言,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操作难度高等不足,所以不适合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系统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手术方法[6],具有力臂短、弯矩小、抗剪切力作用强、固定稳定性良好的优点,符合生物稳定性原理。而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股骨大粗隆顶点进针以及6°外翻的解剖型设计使手术操作简便,防旋刀片非扩髓打入后自锁减少骨质的丢失,其刀片与松质骨界面可以承受更强的压力负荷,不会发生旋转,较少发生退钉,还能对骨折端进行有效的加压。本组远端锁定螺钉均采用静力固定,可较早下地部分负重或功能锻炼。患者腰麻后肌肉松弛骨折端一般均能闭合复位,老年骨质疏松严重髓腔粗大,近端扩髓远端不需扩髓,可减少隐形失血,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本组术后随访6~12月,36例均骨性愈合,无髋内翻畸形,无下肢短缩,无螺旋刀片切割、退出及断裂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在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须注意以下事项:(1)由于不使用牵引架,术前要求在麻醉状态下行患肢牵引骨折复位,骨折对位线满意后手术;(2)术前需抬高患侧30°~45°,倾斜体位,同时保持呈臀高腿低姿势,便于手术操作;(3)髓内针的进针点多为大粗隆顶端或梨状窝的外侧壁,进针点偏外容易导致大粗隆应力性骨折,进针点偏内容易损伤臀部血管神经;(4)选择粗细及长度适当的髓内针,注意进针的方向,如遇阻力较大,应停止进针,及时调整进针方向或更换较小型号;(5)建议在插入主钉及打入螺旋刀片时,维持下肢牵引状态,防止手术过程中骨折端移位、力线改变。

综上所述,标准γ-Ш型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创伤小、力臂短、弯矩小、防旋转、防切出和稳定性高的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1]Rao SS,Cherukuri M.Management of hip fracture:the family physician's role.Am Fam Physician,2006,73(12):2195

[2]吕厚山.工关节外科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0

[3]Ha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J Bone Joint Surg(Am),1969,51:737

[4]张怀华,孙永青.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死亡率分析.实用骨科学,2012,18(1):21

[5] Strauss E,Frank J,Lee J,et al.Helical blade Versus sliding hip Screw for treatment of Unstable intertr chanteric hipfractures:abiomen chanicale valuation.Injury,2006,37 (10):984

[6]Crawford CH,Malkani AL,Cordray S,et al.The trochanteric nail versus the sliding hip screw for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a review of 93 cases.J Trauma,2006,60:62

猜你喜欢
进针刀片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基于APKT150412-MM型号废旧刀片的研究实验及二次利用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卧式青核桃脱皮机链板输送机构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圆盘剪高速剪切时的刀片温度分析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