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探析

2016-01-26 15:02李晓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9期
关键词:假瘤浆细胞灵敏度

李晓娜

38例肺炎性假瘤的临床病理探析

李晓娜

目的研究分析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及肺炎性假瘤的有效诊断方式。方法38例肺炎性假瘤患者,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探究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X线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取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灵敏度。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15例患者为机化肺炎型,11例患者为纤维组织细胞型,12例患者为淋巴浆细胞型;38例肺炎性假瘤性质均为良性且多发于男性,其病理特点包括纤维母细胞增生,组织细胞、血管增生,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肺泡细胞增殖等。观察组诊断灵敏度为100.0%(19/19),对照组诊断灵敏度为73.7%(14/19),观察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结论研究分析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能够更好的了解肺炎性假瘤疾病,从而更好的进行有效防治,CT联合MRI对于肺炎性假瘤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灵敏度。

肺炎性假瘤;核磁共振成像诊断;CT诊断;病理特征

为了寻求较好的肺炎性假瘤疾病临床诊治方式,帮助患者在早期就得到及时的诊治,进行有效的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此次研究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肺炎性假瘤患者,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探究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并将其分为两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7月本院425例因肺部病变而施行开胸手术,经病理证实38例为肺炎性假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3.27±8.58)岁。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

1.2 方法 对38例肺炎性假瘤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探究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对照组患者采取X线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取CT联合MRI诊断:CT诊断:使用Philips Brilliance16排螺旋CT机,采用常规增强扫描;MRI诊断:以1.5T Philips-MRI仪器进行诊断,进行快速SE序列 T2WI、常规横断面 T2WI以及矢状面 SE序列T1WI成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总结38例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性,根据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判定,观察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15例患者为机化肺炎型,11例患者为纤维组织细胞型,12例患者为淋巴浆细胞型;38例肺炎性假瘤性质均为良性且多发于男性,其病理特点包括纤维母细胞增生,组织细胞、血管增生,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肺泡细胞增殖等。观察组诊断灵敏度为100.0%(19/19),对照组诊断灵敏度为73.7%(14/19),观察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也在随之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近年来肺炎性假瘤的发病率不断的呈现上升趋势发展,已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2]。肺炎性假瘤疾病是肺内多种细胞成份以不同比例混杂的炎性增生性肿块而得名,由于肺炎性假瘤疾病的病症特性不具明显性容易在临床诊断中出现误诊和漏诊,给临床诊断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故此对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寻求较好的肺炎性假瘤临床诊断方式,帮助患者在早期进行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有效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3-6]。

此次研究分析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及肺炎性假瘤的有效诊断方式,研究结果显示,15例患者为机化肺炎型,11例患者为纤维组织细胞型,12例患者为淋巴浆细胞型;38例肺炎性假瘤性质均为良性且多发于男性,其病理特点包括纤维母细胞增生,组织细胞、血管增生,浆细胞浸润,淋巴细胞、肺泡细胞增殖等。观察组诊断灵敏度为100.0%(19/19),对照组诊断灵敏度为73.7%(14/19),观察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以此研究显示结果可进一步说明,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及肺炎性假瘤的有效诊断方式对于肺炎性假瘤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4]。

综上所述,研究分析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特性能够更好的了解肺炎性假瘤疾病,从而更好的进行有效防治,CT联合MRI对于肺炎性假瘤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灵敏度,有效的避免以及减少肺炎性假瘤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且效果较好的肺炎性假瘤临床辅助诊断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1]黄玉钿,谭云山,纪元,等.IgG4相关肺炎性假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与CD4+T细胞和白介素10的关系分析.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12):1699-1703.

[2]吕淑华,郭中威.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老年患者肺炎性假瘤的价值.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114-115.

[3]覃维松.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特点分析4例.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245-246.

[4]万辉.肺炎性假瘤——附16例临床与病理诊断.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513-2514.

[5]卓果然,王业庆,李晓峰,等.肺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的HRCT表现及分析.黑龙江医药,2013(5):796-798,799.

[6]曲宁,赵英杰,罗娅红.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误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46-17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25

2016-09-05]

461000 许昌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假瘤浆细胞灵敏度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颅内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复合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建模及灵敏度分析
小肠多发钙化性纤维性假瘤误诊一例
浆细胞唇炎1例
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假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