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地理问题设计(人教版)

2016-01-27 16:29舒春霞金子兴
地理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洲新知读图

舒春霞 金子兴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最核心的素养之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后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与策略。本节认识我们生活的大洲,从位置出发作为认识区域的开始,又因我们生活的大洲是亚洲,教材从亚洲开始,再向其它大洲作适当拓展,符合由近及远原则,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也是实现地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一、创设贴近生活真实情境唤醒新知

情境创设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得以唤醒。本课设计以寻找“我的家”作为导课内容,利用互联网地图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家并介绍居住地址。从最贴近学生的“家在哪里”出发,借助互联网这一技术,不仅能实现教学目标,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利用互联网的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空前活跃,参与度极高,对“家庭住址”的描述,学生能从所在县(市、区)、街区、门牌号及周围明显的事物标志等方面描述。由此及彼,在教师“认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应该从哪里开始”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学会从“位置”入手,而大洲的位置描述也需经纬度、海陆等参照物的迁移。

二、解读联系紧密直观图表盘活新知

本节课程目标为“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此,用形式多样的图表资料简述其位置,既是地理教材的一大特色,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学习时应注意对图表进行观察、分析和运用。本节教材中有4幅地图、1幅示意图、4幅景观图、1张表格,共计10幅图表。每幅图表都有其自身的地位和功能,在体现新课标、突出重难点、拓宽知识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蕴藏着图表与图表之间的联系,教师需在课前作出准确解读。

教材图6.1重在突出亚洲的半球位置,图6.2重在突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为分析区域差异埋下伏笔;图6.4主要通过比较,得出亚洲从面积上是第一大洲的结论,蕴含着亚洲地大物博,以及在这个大洲上生生不息着众多人口、民族的特点;图6.5侧重突出亚洲的六个分区,由于其分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巨大差异,从表面看六大分区是根据方位划分,但更重要的六大区内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存在巨大相似性。东亚四季变化明显;东南亚暖湿;南亚热湿;中亚夏季热干、冬季冷干;西亚热干;北亚冷湿。这是六个分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因此图6.6体现了六大分区各具特色的人类活动,这为区域联系提供了前提。知识结构如图1。

三、设计梯级不同问题链生长新知

在准确理解教材结构基础上,教师还需将地理知识转化成教学问题。教学中可变换视角或转换文本,设计“易—较难—难”的,具有层次式、梯度式、递进式、逻辑性的,可联系旧知与新知的问题链。在“问题链”引领下,给学生预留充足时间,学生便能够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解读地理信息,在调动已学知识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引导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并通过各种文本转换方式表达。这一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生长新知的过程。

例1.在“雄踞东方的大洲”中,引导学生读教材图6.1并思考4个问题。

(1)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呢?判断依据是什么?

(2)你能从图中得到有效信息吗?

(3)怎样更加准确地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4)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和大洲,它们分别位于亚洲的哪个方位?

问题1和问题2的设置是为了说明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即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对应的经线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注意图文结合,有效解读地理信息,还要唤醒学生关于半球划分的旧知;问题3的设置起到承新启旧的作用,在调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内容的发现和突破;问题4通过读图,提取图中有效信息,并转换为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最终将海陆位置的描述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认知。

例2.在“亚洲分区”的学习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及“一带一路示意图(图2)”,设计如下4个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划分依据是什么?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它地区是否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一带一路”经过亚洲的哪些分区?

这一组问题链在读图能力方面体现了读图由粗略到详细的进阶;问题4的活动设计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既让学生了解了国家重大决策,也使亚洲分区的读图内容变得具体而生动。

比较是本节教材中活动设计的亮点,比较不仅通过由此及彼的推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并增加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例3.结合教材图6.6“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的学习,可设计以下3个问题。

(1)观察人们的服饰、居住环境、交通工具、生活方式等有何特点?

(2)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3)与当地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地形、河流等)有何联系?

这一组活动的问题链充分体现了由现象到原因、由原因到联系、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思维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学习,并参与讨论,及时点拨,选代表总结发言。这一活动还可继续拓展与延伸,请学生利用景观图、视频资料、旅行见闻等介绍亚洲其它地区的民居和生活文化习惯,并分析其差异和原因。不仅使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维,层层深入掌握知识与原理,学以致用,而且也体会到亚洲各地人民在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时所发挥的伟大智慧。他们因地制宜,利用并改造自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民居、交通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科最核心的素养。

比较是学习区域差异最好的方法。应从现象入手,从西亚图片中,学生可以观察到穿着长袍的人、植被稀少的干旱环境、搭建方便的帐篷以及单峰的骆驼等特点。教师引导:人们为什么穿长袍、为何居住帐篷、人们如何生存、此地在哪里、当地的自然环境怎样等,进一步启发学生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探索,通过小组互助合作,逐步完善,并最终得出结论: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旱;由于气温很高,人们身着宽大袍子,以便散热;干旱草场适于发展畜牧业;牧民们采取游牧形式,所以他们身居帐篷。这一切均因该地地处西亚,并以此建构知识结构(图3)。

猜你喜欢
大洲新知读图
二月羽坛:各大洲赛独秀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大洲与大洋
地球七巧板
读图
读图
读图
不讲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