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和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政策研究述评

2016-01-27 03:30肖谋文
关键词:竞技政策体育

肖谋文

(邵阳学院 体育系,湖南 邵阳 422000)



反思和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政策研究述评

肖谋文

(邵阳学院 体育系,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以各种体育史料和中国知网中关于体育政策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国家社科基金、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有关“体育政策”的立项课题为分析样本,通过比较,审视,对我国体育政策研究进行了阶段划分和内容归类,对各个阶段的主要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和分析,以期为体育政策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体育;体育政策;政策研究 当在中国知网上输入“体育政策”、“体育政策法规”、“体育制度”等,查询到的论文(包括博硕士论文)约1980余篇,本研究以10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分析.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的深入,体育领域的改革也不断推进,体育政策的研究开始出现,赖国跃提出借鉴国外,采取立法与经济手段,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当务之急有必要抓住学校体育这个重点进行立法.邝言指出了体育政策先行论和决定论的观点[26].罗加冰等提出了建立体育政策学的构想,并在1989年更进一步探讨了体育政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3].说明我国对体育政策的研究开始阶段,是从国外经验和理论建构开始的,一开始就立足于较高的起点,遵循的是一条从理论到实践的道路。

体育政策是党和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为保证体育事业按一定路线发展而制定的行为准则[1].体育政策对体育事业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为体育政策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体育政策研究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政策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是什么?”的事实性分析和“为什么?”的价值性分析两种[2].前者基于工具理性而后者基于价值理性,我国对体育政策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尝试建立“政策学”[3]至今,已经30年左右,研究成果,从时间上来看,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从研究内容来,选题逐步多样化,领域不断拓展.本文根据政策研究的类型,对近30年来的体育政策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以期能厘清体育政策研究的进程,总结体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成果,预测体育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

1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政策研究

1.1 研究内容的多样化特点

对研究内容的分析表明,体育政策研究主要从体育政策基本理论,竞技体育政策,群众体育政策,学校体育政策,体育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呈多样化特点,下面就典型性的成果进行分析。

1.1.1 对中外体育政策的比较及基础理论的研究

闫华对日本和韩国在奥运会后的体育政策进行了探讨[4];张秀丽则对英意西等国的大众体育政策特点进行了揭示[5].杜宇峰指出:构建我国体育政策法规实施机制的基本原则有目标一致性、信息对称性、制衡与约束性等[6].杨卫东等认为体育政策绩效评估(预评估),是体育政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缺少的手段[7]林少峰认为:中国体育政策在价值上呈现出注重群众体育——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两条腿走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取向[8].李益群认为,城镇居民和老年人对国家现行体育政策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与政府实行的体育政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9].马宣建把新中国群众体育政策划分为3个阶段,认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群众体育政策要点[10];刘春华利用斯特纳斯和科宾的程序化型扎根理论对中国体育政策进行了分析;另外还有贾文彤、徐金尧、李启迪等对体育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

1.1.2 对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政策文本就比较多,而且较为正式规范,因此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较典型有刘宁对学校体育政策整理性研究.王书彦对中学体育政策的执行力研究,把能力和效力作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核心[11].王书彦,周登嵩等采用特尔菲法建立了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之权重[12].马宣建认为,体教结合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一项体育政策,体教结合政策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3].彭雪涵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校体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文本解读,认为体育教育政策法规的重心由"增强体质"向"健康第一"转变[14];比较典型的还有孙成林等探讨了学校体育设施政策的发展;孔伟对高校体育政策法规进行了深度的分析。

1.1.3 对竞技体育政策的研究

在我国,竞技体育一直受到重视,竞技体育政策研究是体育政策研究的重要部分.李伟对我国竞技体育政策和相关法律的现状进行研究,从财政投资、人才培养和宏观调控立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15].马志和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对竞技体育介入较深,有利于政府竞技体育利益的实现.政府需制度创新,实现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增强体育管理效能[16].何强从政策学视角探讨了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特征、历史贡献及面临的困难[17].李伟从中外体育政策的比较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竞技体育政策的设想[18].

1.1.4 关于群众体育政策的研究

崔颖波重点对日本大众体育政策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尤其是对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的体育方针与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给了我们重要的政策启示[19].王晓波则对澳大利亚的群众体育政策进行了探析.马宣建研究了我国群众体育政策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20];肖谋文从政策过程的角度对群众体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制定从自上而下到上下互动,执行由刚性到刚柔并济,反馈从无到有[21].其他还有冯火红、冯晓丽、张航等也从群众体育政策变迁,政策演进,政策的阶段性特点对群众体育政策进行了研究.就少数民族而言,有饶远对少数民族体育政策的探讨[22].对群众体育政策执行力的研究是最多的,比较典型的有刘红建对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环境的研究,刘秋艳对群众体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孙庆祝对群众体育政策执行中的利益主体进行了分析,李捷对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的执行效能的研究等等[23].

1.1.5 对体育产业政策的研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口号,逐渐出现了“体育产业政策研究热”.对体育产业各个方面的政策都有研究成果出现.鲍明晓、赵炳璞、蔡军等对体育产业政策的内涵进行了讨论;郑坤就体育产业政策提出了具体制度设计与安排[24]周小洪、曹可强、孙冰川等从体育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体育产业政策,对市场调控和政府调控、对优先发展产业和重点扶持产业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产业计划、经济立法、税收结构、预算分配、价格信贷政策等调节手段[25].易剑东、杨明等则对如何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提出了政策展望。

1.2 研究时序的阶段性特征

1.2.1 课题立项情况

课题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作为资助成果,更大程度地反映了国家各部门的要求,反映了学科研究的方向,反映了各学科的研究动态、现状、重点及发展趋势。

1.2.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政策”选题立项情况

表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有关“体育政策”选题立项情况统计表(共33项)(1997-2013)

从中国体育战略研究会成立,开始了对体育政策的大力研究,但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来看,系统的课题研究要落后于政策本身的发展,往往在政策制定和实施后才出现一种政策后续性的解读研究.从上表也可以看到政策研究的几个阶段,从97到2001年,是第一个高潮,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政策的实施,很多理论的问题需要回答,这一阶段的研究基本是比较研究和理论建构为主.第二阶段是04年到11年,基本是研究具体的体育政策,这一时期政策文本相当丰富,迫切需要对政策做出评价和完善体育政策方案,如“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11ATY003)”、“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中国职业体育制度创新(11BTY016)”“中国高尔夫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11CTY017)”等等,应用性比较强.第三阶段是2011年后,是体育政策研究的多元化阶段,政策研究趋于成熟,在各个领域出现了好的研究选题,研究领域和视野更为宽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加强。

1.2.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政策选题立项情况

原国家体委于1991 年设立委管课题,先后命名为体委软科学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这些课题现实针对性强,政策性强,对体育事业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课题立项,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重要意义.通过统计1996-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体育软科学项目有关“体育政策”选题立项情况(共78项),从统计情况看,体育政策的研究并非随着研究课题总量的增加而直线向升,但基本上在每一个阶段的研究中都占到相当的比例,且每个阶段的政策研究的重点也有不同.如在96年,共41项立项的情况下,有14项是关于体育政策问题的,主要是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和讨论,说明政策研究比较及时,讲求实效.代表性的有:李骝的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若干基础环节的研究(069ss9601)董良田的关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策的研究(080ss9612)王家声的关于全运会竞赛体制改革的研究(097ss9629)笔者认为,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紧密相关.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促成上述重要政策文本出现,对政策文本的解读促成了相关政策研究的活跃.这一阶段课题选题基本围绕着政策解读和执行展开.其次,就是在2001-2010年是竞技体育政策研究的高潮,由于悉尼奥运的成功和北京奥运的邻近,竞技体育的发展促发了理论研究的热潮,竞技体育政策研究较多,同时体育产业的选题也比较多,代表性的有:《我国职业体育制度研究》、《民营资本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政策研究》、《国外体育政策及体制研究》、《体育政策学的基本问题》、《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公共政策》等.2010年以后,第四阶段则呈现研究多样化,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

1.2.4 体育政策的相关论文

90年代到20世纪末,研究体育政策的论文增多,研究的范围较广泛,全民健身计划的解读、体育产业政策及政策的执行成为重点,如崔乐泉(1998)通过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发展体育事业的基本方针,认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韩丹(1993)认为:体育政策决策必须进一步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加强体育理论建设,发展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大力开展体育软科学研究;建立既有国家统一的,也有适应地方特点的体育法律体系,加强体育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政策的导向功能.张立(1994)指出“区分政策研究与政策本身的差别,完善奖励机制,调动政策人员积极性.”杨晓生(2000)在对全民健身政府组织型运行机制的研究中认为,全民健身政策组织型运行机制存在立法不够完善、经费的管理比较混乱、观念的更新不够快和管理监督队伍的建设跟不上的问题.应当尽快制定全民健身监督制度、尽快建立全民健身信息网络、加大执法力度和加大、加快机构改革的步伐.这一阶段的研究仍然较为零散,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并未形成系统化,只是研究视角关注于某一类政策的探讨,方法上依然采取的是定性研究,并无大的突破。

从文献上看,2000—2010年这10年是体育政策研究的发展期,出现了很多的博硕士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达到400多篇,研究内容十分丰富,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大量借鉴了政策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其他学科成果,深度有很大的加强.学校体育政策和社会体育政策文章多,竞技体育政策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这一阶段体育政策研究从政策本质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体育政策价值、体育政策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而研究方法依然较为单调,大部分的研究沿袭体育历史发展过程、政策演变过程来分析政策,是对现有政策的阐述和解释,以政策论政策,更多表现 为一种静态的综述性、描述性的定性研究。

2010年至今,近3年时间说是体育政策研究的爆发期,一点也不为过,一是体育政策论文数量年均达到40篇以上,二是以体育政策为选题的博硕士论文增多,说明研究逐步系统化,三是研究的内容更加细分,如就群众体育政策的研究而孕育出老年体育政策研究、休闲体育政策研究、妇女体育政策研究、残疾人体育政策研究、幼儿体育政策研究等,农村体育政策、社区体育政策等,研究更加具体化,针对性更强.如郝晓岑的《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分析》;王婧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体育政策的研究》;郭玉萌; 高楚兰的《论中国残疾人体育政策法规的修改与完善》四是实证和理论逐步结合,避免了单纯的理论研究或是现象研究的弊端,使政策研究进一步深入.如:和文雄的《“星光计划”体育政策实施过程中“梗阻”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宋学岷的《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实证分析——以沈阳市城区学校为例》;刘春华采用X维度和Y维度的编码方法,以定量的方式进行定性化研究,探讨体育政策文本条例自身所反映的治政理念,是很好的尝试和突破.刘红建运用二元对照的方法,厘清了城市体育优先发展-农村体育逐步发展-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政策演进脉络。

2问题与展望

2.1 体育政策研究有待突破的几个问题

2.1.1 基础理论研究仍待加强

体育政策研究发展至今,已经没人怀疑它的重要地位.没有成熟的理论就没有成熟的政策.目前,我国体育政策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上尚存在不少问题,尚未达到学科化程度.老一辈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体育政策学构想,但至今离目标的实现还有距离,因此,体育政策的基础理论应得到重视,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2.1.2 范式有待突破

目前,我国体育政策研究主要存在三种研究范式,历史描述范式,即从宏观上对中国体育政策本身进行分类梳理,侧重描述各类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成果展示出中国体育政策的历史脉络,奠定重要的学科基础,但是缺乏对政策科学理论的吸收、运用和对政策的反思.二是现实描述范式,即各类体育政策在各地的具体实施及其遭遇的困境为中心进行分析.三是批判研究范式,即对体育政策本身从目标、过程、程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批判,最后提出政策建议.那么,在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体育正变得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政策的适应度,政策的新理念,政策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等越来越重要,研究范式也应从发展、评估的方向突破。

2.1.3 研究方法有待丰富

就方法来说,我国体育政策的研究多集中于问卷,访谈,文献等基本方法,我们对新制度经济学,现代管理学、政治学理论的“差别化移植”运用尚不娴熟,对系统论、博弈论、数学方法等的应用心有余而力不足,质的研究也显得功力不够,导致研究的深度不够.相比较而言,国外研究方法丰富的多,“常运用事件理论对体育事件进行分析",运用伦理学的方法进行探讨,既丰富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同时使体育政策研究更为精细化,值得借鉴。

2.2 展望

以拉斯韦尔对政策科学的特征描述 提出对体育政策研究展望:1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体育政策研究也应该使用分析模型、数学公式和实证数据来建立可以检验的理论.2.政策科学具有时间的敏感性,强调政策的历史脉络,特别重视对未来的研究,要求从现有的事实和状况推测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史学的方法和预测学的方法是有用的.3 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它要依靠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确立自己崭新的学术体系,因此体育政策研究应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和交叉.4.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建构的概念,它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强调背景研究和创新,因此对体育政策的系统性研究,创新研究是未来的方向[27].

参考文献:

[1]马宣建.从奥运战略到协调发展战略:中国、苏联有关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0,8(3):5-9。

[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罗加冰,夏崇德.建立体育政策学的必要性[J].体育与科学,1988,9(6):21-23

[4]闫华.中国、日本、韩国奥运会后体育政策发展变化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30(6):11-16,20。

[5]张秀丽.英意西大众体育政策特点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8,(08):102-105。

[6]杜宇峰.我国体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机制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5):14-15。

[7]国家体育总局.《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政策学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21(3):1-6。

[8]林少峰.从断裂到协调-中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政策的演进[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1):59-62。

[9]李益群,李静.政府与体育的公共政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 :151-153。

[10]马宣建.论中国群众体育政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6):1-7。

[11]王书彦,孙晓婷.普通中学体育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4-6,110。

[12]王书彦,周登嵩.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体育学刊,2010,17(6):46-50。

[13]马宣建.我国体教结合政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2):1-5。

[14]彭雪涵.改革开放时期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文本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5):76-79。

[15].李伟.完善我国竞技体育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的建议[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7(l):75-77。

[16]马志和,戴健.论政府体育管理职能的转变与制度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14-17。

[17]何强.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历史探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18]李伟.竞技体育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9。

[19]崔颖波.中日两国群众体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4。

[20]马宣建.论中国群众体育政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6):1-7。

[21]肖谋文.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及过程优化[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2]饶远,张云钢,徐红卫.论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政策的特征与启示[J].体育科学,2007,27(10):56-60。

[23]李捷.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24]郑坤.论体育产业的竞争法规制[D].广州:暨南大学,2009。

[25]孙冰川.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政府行为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6]邝言.论政策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7,(3):5-8。

[27]Daniel Lerner,Harold D.Lassewll,The Policy Sciences:Recent Development in Scope and Method[M],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1.

Reflection and Outlook:Research Review on Sports Polic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XIAO Mou-wen

(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ShaoyangUniversity,Shaoyang,Hunan422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Journals,dissertations in the CNKI and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s,National Sports Bureau Fund Projects,and other sports historical data as samples,author carried out phasing and content categorization of sports policy,evaluat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achievements and the deficiencies in various stages by comparison and reviewing sports policy,aiming to provide some ideas for following studies of sports policy。

Key words:sports; sports policy; policy study

作者简介:肖谋文(1970—),男,湖南洞口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政策法规.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TY009)

收稿日期:2015-06-03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010(2015)04-0043-07

猜你喜欢
竞技政策体育
政策
政策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助企政策
政策
竞技精神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