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维护统一 对外注重防御

2016-01-29 00:05朱增泉
神剑 2015年1期
关键词:孙武唐太宗秦始皇

朱增泉

一、引言

我在这里所说的“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传统”,是一个大文化概念,是中华文化传统在军事领域的总体概括。这是我花了五年时间,把中国古代战争史逐段理清头绪,完成了五卷本《战争史笔记》的写作,对中国古代战争史进行了综合分析之后所做的概括。

我为什么用“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传统”这一概念,而不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传统”这一概念?因为我的研究对象是以中国古代几千年战争史为基本依据,其中包括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斗争的理论形态,也包括以长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斗争的实物形态。“文化”概念比“思想”概念的外延更宽泛。更便于从宏观上分析问题,也更便于从总体上概括中国古代几千年军事斗争的总基调。

那么,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传统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对内维护统一,对外注重防御。

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传统的象征

我在《战争史笔记》第一卷中,专门写了一节《长城与中国军事文化传统》。

原文不长,照引如下: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国防工程,但筑长城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中国最早的战国长城有两重含义。一是“外长城”,二是“内长城”。《史记·匈奴列传》中说:“战国冠带七,而三国边于匈奴。”也就是说,战国七雄(秦、楚、齐、燕、韩、赵、魏),其中北方三雄(秦、赵、燕)与匈奴接壤,它们为了防御匈奴南侵都修筑有“外长城”。同时,战国时期的楚、齐,魏、燕、赵、秦、中山等诸侯各国为了互相防御,都筑有“内长城”。战国“内长城”的军事文化内涵是各自为政、分裂割据。它反映了中原衣耕民族产生于井田制瓦解过程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总希望圈定一个范围以保住既得成果。从围守一小块田地,到围守住一个庄园,再到围守住一座城池,直至围守住一个诸侯封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将诸侯各国间的“内长城”统统拆除,而将秦、赵、燕三国的“外长城”连接起来,构筑了一条统一的北部防线,以围守住大秦帝国的万里河山。从这一点上看,秦始皇筑秦长城的军事思想,与诸侯各国筑“内长城”的军事思想是有某种内在继承性的,只是秦始皇把他要围守的范围放大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非常重要的另一点:秦始皇对外从来不是一位扩张主义者。他并灭六国之后,环顾四方,匈奴是唯一强敌。但是,他从来没有产生过要消灭匈奴的想法,只是派遣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把匈奴赶出河套、赶过阴山,然后把秦、赵、燕三国原有的外长城连接起来,进行加固、延长,筑成一道新的秦长城,以阻挡匈奴南下。秦始皇贯彻的仍然是“围守而安”的军事思想,他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筑起围墙解决好内部的问题。秦始皇的这一军事思想,成为贯穿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军事思想,也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传统的基调:对内维护统一,对外注重防御。

秦始皇下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去筑长城,并派太子扶苏去负责监修。他们以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的外长城为基础,分为中、西、东三段,先急后缓地分段施工。首先以赵长城为基础修复了中段,工程量不算太大;随后新筑西段,这是主要工程。新筑的西段长城以高阙要塞为起点,沿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南麓向西南延伸至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再由贺兰山向西南延伸至今兰州以东的榆中县,这就是秦长城的西段走向。随着匈奴势力北撤,对阴山北麓的赵国北长城也进行了修复。从蒙恬重点修复长城中段和新筑西段的地理位置来看,秦帝国与匈奴势力争夺最为激烈的是黄河河套地区,主要是对水源的争夺。无论农耕、游牧,水源都是命脉,有水就有草,有水就有粮,双方激烈争夺是必然的。对于以燕长城为基础的东段,秦始皇下令沿途的云中、代、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各郡分段包干,各负其责,进行修复,最东端“截辽水而入高丽”,一直筑到平壤附近。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斗争留下的一个巨大存在物。自从秦始皇修筑长城以来,对内维护统一,对外注重防御,一直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传统的核心理念。

长城现在已经成为一道举世闻名的风景线;在古代,长城却是一道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生命线。

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说明,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载入了中国史册,他们都是中华儿女。但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又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的历史源头在中原,中原农耕民族的代表是汉族。人类的历史眼光开始都是“狭隘”的,是随着历史发展逐渐开阔起来的。由于受到这条历史规律的制约,中原农耕民族对周边少数民族,尤其是对实力强大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古代都是排斥的,所以秦始皇要下决心修筑一道万里长城来“隔离”他们,阻挡他们南下。

万里长城浓缩并固化了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沧桑。它包含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内涵。我对秦长城和明长城先后做过一些考察和研究,写过几篇历史散文。我有一篇散文的题目叫《边墙》,是专门写明长城的。我在《边墙》一文中这样说过:“在万里长城这根琴弦上,两千多年间弹奏出的都是同一首古歌:问天下谁主沉浮?……皇上们都讲究‘面南而坐,其实他们内心深处却一个个都面向着北方,把目光死死盯住了那道万里长城。以守住这道防线为基点,来构筑他们的‘万年基业,考虑他们的生死存亡。”

这里要回答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军事斗争“对内维护统一,对外注重防御”,北部防线是不是以长城为界?答案是双重的:又是,又不是。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他的确是以长城为基线奠定了他“对内维护统一,对外注重防御”的基本国策。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原大地已经经历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五十年战乱动荡。这时,回归大一统局面,使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这是人心所向。秦始皇也是这样想的,他下令修筑一道路成万里长城,对匈奴采取“隔离”措施,阻止他们南下。他希望“闹中取静”,但始终“静”不来。因为长城从来不是中国的北部边界。它只是中原农耕民族同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条农牧“分界线”。

秦汉时,北方主要有匈奴、突厥、东胡三大族系。他们坚决抵制由秦始皇开创的“隔离”措施,一次又一次突破长城南下,顽强不息地要参与到共同缔造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融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延续了秦始皇依靠长城“围守而安”的战略构想,结果统统遭到北方游牧民族连续不断的强烈反抗,战争连着战争。最终,随着辽、金、元、清相继入主中原(辽、金建立的是割据政权,元、清建立的是中王朝)。这道界线终于被突破了。长城南北融为一了。从此,“对内维护统一,对外注重防御”的疆域比秦始皇时期大大向北拓展了。

中国的古代战争好比一只化铁炉,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共同经受了战争这把铁锤的反复锻打,最终被锻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共同的血肉铸成了中华民族这片辽阔疆域。

中国古代,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对内维护统一”做得最好的是谁?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位有过大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对于中国的北方边界问题、对于长城问题、对于如何增强边疆各少数民族对这个共同祖国的认同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看得最为透彻,他的战略眼光高于以前的历代封建帝王,因而他的治国治边政策比秦皇汉武高明得多。唐朝开国后,北方突厥部落曾给唐朝新生政权带来过极大的军事威胁。朝廷大臣们面对日益严重的突厥边患,搬出秦汉以来屡修长城以防匈奴的老例,不止一次地上奏唐太宗“请修古长城”,都被唐太宗否定了。他说:“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在唐太宗看来,“北方沙漠”也在中国版图之内,为何要修一道长城把它隔开?因此,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修长城的封建王朝。唐太宗先后平定了东突厥、薛延陀、回纥、吐谷浑和西域诸国的边患之后,在上述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地实施了羁縻政策。他在被征服的东突厥、薛延陀、回纥和新疆少数民族的原牧地。分别设置羁縻州、羁縻郡和羁糜都督府。任命当地少数民族原来的可汗、首领、酋长担任当地官员。使他们成为唐朝的朝廷命官。名正言顺地行使中央政府授予他们的管辖权。只要他们承认唐朝是他们的宗主国,他们是唐朝的藩国和臣民,向唐朝称臣纳贡(纳贡只是象征性的)。不造反,不叛乱,唐朝就从军事上保护他们、经济上帮助他们。唐太宗还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官员到长安去做官。这样,就具体地把中央朝廷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心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众望所归”的局面。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任命五品以上东突厥官员一百多人到长安朝廷内去任职,他们的家属也都随迁到长安去安家。唐太宗的这种宽广胸怀、恢宏气魄,真正体现了海纳百川的大唐气象。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5月,唐太宗以“闲聊”的方式,召集身边侍臣们总结经验。他对侍臣们说,自古帝王都能平定周边的夷、狄,但始终不能让夷、狄心服。我的才能并不比古人高到哪里去。但我在这方面比他们做得成功,其中原因何在?你们都说说。随便说,我听听。侍臣们众口一词地歌颂唐太宗“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世界上简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比喻陛下的英明伟大。唐太宗听后说,你们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接着,他自己讲了五条,核心的一条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唐记十四》)唐太宗实行的是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唐太宗所做的上述这一切,本质上都属于“对内维护统一”的范畴,但他维护的国家统一范围已超越了长城这条农牧“分界线”。使中国统一的版图向北方大大拓展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历史贡献。唐太宗从他的亲身实践中总结经验,改变了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民族偏见,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唐太宗的这一重要思想,即使放到今天,依然光彩夺目,仍然具有很强的历史生命力。

辽、金、蒙、满都来自长城以北。“长城是一线,历史看两边”。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根装订线,它把南北两边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缝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辽阔版面,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辉煌历史。我在《边墙》一文中曾说:“假如把长城这根装订线从中国历史中抽掉,这部古老的线装书将散落一地,凌乱得无法收拾。没有长城就没有中国历史。不解读长城,也不可能真正读懂中国历史。”

长城“对内维护统一”的历史作用,远远大于“对外防御”的历史作用。

三、长城昭示的核心理念与《孙子兵法》的一致性

《孙子兵法》产生于前。秦长城修筑于后。《孙子兵法》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内容极为丰富。但《孙子兵法》阐述的军事思想,在最高层面上与长城昭示的“对内维护统一,对外注重防御”核心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为了论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孙子兵法》的一些最基本的军事思想进行一些梳理分析。

第一,《孙子兵法》的最高战争诉求,是要维护古中国的大一统局面。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最早的三个伟大朝代,虽然当时遍地诸侯,但中央政权只有一个,三代都是大一统局面。周代分西周和东周,西周的大一统局面是稳固的,东周时,奴隶制社会逐渐走向崩溃,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大一统局面开始瓦解。

我们现在使用的“春秋战国”一词,在时间跨度上是和东周互相重叠的两个历史概念。东周存在了549年(前770-前221)。前半段称春秋(前770---前476),后半段称战国(前475-前221)。

《孙子兵法》产生于春秋晚期。春秋时期,由于奴隶制社会逐步走向崩溃,中国陷入了全面混战的局面。

在春秋战国的全面混战中,有一个“十字架”轴线主宰着历史走向。春秋时期的战争轴线是南北向的。是南北争霸与之战,战争目的是谁能压服谁、谁能当上霸主的问题:战国时期的战争轴线是东西向的,是东西吞并之战,战争目的是谁能吃掉谁、谁能最终统一中国的问题。

春秋时期,南方楚国一国独大:在北方,先是齐国最强,后来是晋国最强。南方的楚国先后与北方齐、晋两国进行争霸之战。交战中,南北霸主都要拉拢周围诸侯小国充当马前卒、牺牲品。在南北争霸战争的同时,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诸侯各国都在混战。中原地带的郑、宋、陈、蔡、虢、卫等诸侯小国,除了不断被卷进南北争霸之战,他们之间也不断互相开战。结果,把古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打破了。打得四分五裂。东周王室只在名义上维持了一个礼仪上的“共主”地位,实际上对诸侯各国渐渐失去了控制力,许多事情都要听命于获胜的南方或北方霸主。

春秋时期的这种社会剧烈变动,催化了“诸子百家”思想的空前活跃,促进了各种学说的蓬勃发展,《孙子兵法》就是其中之一。孙武认为,面对长期混战的局面,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发展和图强,必须高度重视军事斗争。《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阖间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段话,包含了以下历史事件:一、公元前514年,孙武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间,被采纳,任为将,帮助吴国迅速提升军事实力。二、公元前506年,孙武协助吴王阖闾“西破强楚,入郢”。楚昭王弃都西逃。三、公元前484年,孙武协助吴王夫差在艾陵打败齐军,使北方老霸主齐国屈服于吴国。四、公元前482年黄池会盟,孙武协助吴王夫差以军事手段胁逼北方新霸主晋国屈服。将盟主地位让给了吴国。

根据《史记》这一简要记载,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孙武诉求以军事手段维护中国古代大一统局面的“路线图”是这样的:第一步,帮助吴国迅速提升军事实力,在吴越相争中使吴国压倒了越国;第二步。征服了南方霸主楚国,使吴国在南方称雄;第三步,乘北方老霸主齐国新君齐简公登基不久,缺乏历练。出兵在艾陵打败了齐国,威震北方;第四步,协助吴王夫差率领吴军主力北上参加黄池会盟。迫使晋定公将盟主地位让给了吴国,使吴国“显名诸侯”。这样。吴国就用军事实力和战争胜利换得了政治上的话语权。吴王夫差派大夫王孙苟去向东周王室周敬王汇报黄池会盟的结果,周敬王恭贺夫差“伯父秉德已侈大哉”,承认了吴王夫差的盟主地位,并赐给夫差弓箭、谥号,授予他各种权力。这表明,东周王室和诸侯各国都已听命于吴国。至此,孙武所构想的以战争手段维护古代中国大一统局面的“路线图”已全程走完,它与长城所象征的“对内维护统一”的核心理念相吻合。

只可惜。夫差统率大军远赴北方黄池会盟时,吴都姑苏空虚,越王勾践乘机攻灭了吴国,吴王夫差的梦想瞬间破灭。黄池会盟后,孙武的军事活动绝迹于史书,也许他这时已经离开人世。

第二,《孙子兵法》虽然没有具体讲到对外防御,但书中有一系列相关的战争原则,可以理解为“对外注重防御”的理论渊源。

原则一:坚持战争的正义性。孙武认为,只有坚持正义战争,才能深得民心。打仗就是打民心。得民心,赢得舆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故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形篇》)。

原则二:坚持“慎战”。孙武说,“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指导战争最难!将帅既要懂得“军争为利”,也要懂得“军争为患”,战争既可以夺取辉煌胜利,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对待战争一定要慎之又慎(《军争篇》)。对敌人“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切不可轻率开战(《谋攻篇》)。

原则三:坚持谋划在先。孙武认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计篇》)。孙武在这里所说的“庙算”,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战略谋划,要求决策者准确把握战略全局,一定不能在战略决策上产生失误。

原则四:坚持量力而战。孙武认为,战争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要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总之,“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作战篇》)。说得通俗一点,打不起的仗、打不赢的仗,不能贸然去打。

原则五:坚持不战而屈人之兵。孙武认为,同敌人做斗争,不能一味指望通过战争手段解决问题,最高明的办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交战步骤上,“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首先要在谋略上战胜敌人:其次要千方百计通过外交、用间、舆论等等各种方法去迷惑、削弱、扰乱敌人,直至迫使敌人屈服。要千方百计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尽量避免战争。在战争中强攻敌人城池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最笨的办法。“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谋攻篇》)。孙武这一段论述非常精彩。

原则六:坚持隐蔽企图。孙子认为。为了加强防御,避免战争,不要让敌人找到挑起战争的任何借口。“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同时,要十分重视隐蔽自己的军事实力和决策企图,“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深藏的间谍)不能窥,智者不能谋”(《虚实篇》)。

原则七:坚持有备无患。孙武认为。防御的立足点始终要放在敌人来进攻上,对此不能存有丝毫侥幸心理,有备才能无患。“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

原则八:坚持随机应变。战争中的随机应变是常规原则,孙子还讲到一种最为特殊的情况:当敌对双方遇到另一个更强大的共同敌人时,也存在着“化敌为友”的可能,对此不能过于死板。孙武举例说,“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九地篇》)。他说,吴国和越国虽然是死敌,但在特定条件下,也不排除成为同盟军的可能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在二次大战中原先互相敌对的美、英、苏联合起来,共同打败了德、日、意法西斯。

原则九:坚持有理反击。孙武认为,对敌防御。不是消极防御,不是一概避战。而是要贯彻“非危不战”的原则(《火攻篇》),一旦敌方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必须坚决奋起反击。

以上九条是举例性的。旨在说明《孙子兵法》中包含着另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要高度注重对敌防御。对外战争一定要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同时又要随时准备反击取胜。

四、对内维护统一,对外注重防御都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基础

当今世界,军事上强大,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谁都看得明白的严峻现实。中国一再向世界公开承诺。我们要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是贡献而不是威胁。但中国不去算计别人。世界上却有人天天在算计中国。说一千道一万,没有实力不好办。

面对严峻现实,我们既要跟上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步伐。加快研究对付敌人的新武器、新手段、新办法;另一方面,也应该到中国深厚的军事文化传统中去寻找一些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猜你喜欢
孙武唐太宗秦始皇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三令五申
秦始皇忆师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孙武宴
孙武练兵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秦始皇拜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