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2016-01-29 05:59刘朵格
神剑 2015年1期
关键词:堂叔湘西老屋

刘朵格

我对爷爷的了解,并不比百度上搜索到的更多。

百度上说:李双盛,1934年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共产党,跟随王震、萧克的红六军团参加了长征,历任八路军120师359旅3营9连连长、营长、团长……司令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委、三级解放勋章、三级自由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可是爷爷啊,当我想你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是塞外边疆及膝深的雪,是夏日午后葡萄架下的梦,还是回您的故乡时,那条蜿蜒不绝的山路。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虽然我的童年时代在新疆和爷爷一起度过五年时光,六岁才来到北京。但印象中几乎没听到爷爷讲几句话。多年来全家人早就习惯了爷爷的沉默。老爷子不爱说话,是整个军区出名的。他在家的时候,要么看书看报看新闻,要么去院里打打门球,就是从不过问家里的事儿。无论是儿孙上学上班,还是家中针头线脑,他一概默不作声,更甭提什么为子女的前途开半句口。久而久之,这样沉默着的老人在大家印象中变成了威严与不可靠近,现在想来,觉得他也许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者不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得我当年艺考时,还写过一篇关于爷爷的散文,文中的他是个会哄我逗我笑,陪伴我一路走来的老人。写着写着,自己都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但现实却并不如此。我们最后一次,也是仅有的最亲密的一次接触,是在小学五年级暑假去新疆,当暑期结束我要离开新疆返回北京前,同爷爷在院子里葡萄藤下面合影。拍完照妈妈说:“亲亲爷爷。”我犹豫了片刻,飞快地踮脚亲了亲爷爷的脸颊。万万没想到,自此一别就是永恒。至今还能清楚记起,亲完爷爷后他难得的灿烂笑脸,那一瞬间我竟感觉到诧异。因为这是我们之间从没有过的亲昵举动,也是我根本没想到的,他会笑得那样幸福。

最心爱的东西,总是在消失后才发现那是最心爱。最珍贵的人没有了,才明白什么叫作没有了。那是时间经过,留下的巨大空洞。

2008年夏天,我如愿踏上寻根之旅,目的地是湖南湘西永顺。70多年前我的爷爷从湘西那片群山中走出来,而今,他已长眠于中国西部那座离大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了。

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象过老家会是什么模样,没想过也没梦见过。这源于爷爷从未跟我们提起过家乡的任何事情,并且自打他50年代初期同王震将军一同进疆后,其间也只回去过两次,直至最后离世。湘西人讲:树高千尺,也要落叶归根。可爷爷你为什么没回来?是离开得太久,走了那么远的路,仗打得心都冷了吗?

从吉首坐车,一路向着迴龙村李家坡驶去。车子在群山之间穿梭,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浮想联翩:当年爷爷给地主家“守牛”,是不是也挥鞭踩着那清澈的溪水走向山涧?他会不会靠在那棵大树下做一个少年的好梦?还是赤脚走过石子路,就像他的祖祖辈辈那样,将所有喜怒哀乐都隐藏于山间……

车子绕过一座座山头朝前开去,我多想回到两三岁时那个娇憨的自己,一路跌跌撞撞地跑来,一面还大喊着:爷爷,我回来啦!

又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真正到家,也就是爷爷的“老屋”所在的地方,家里还剩个他的堂侄,我的堂叔。亲人之间,一见面就没有隔阂,我看到了一双和爷爷一模一样的大眼睛,只是他还要再黑一些瘦一些。堂叔也激动,因为我是孙子辈里唯一回来看看的。堂叔说自己80年代初还去过一次新疆。

那时我还没出生呢,所以不曾见过堂叔他们。

堂叔带着我爬上一个小山坡,指着一片开阔平地上的两幢木房告诉我,那就是老屋。这里已经很久没住过人了,但木屋还是结实的样子,安稳地矗立在青翠的山窝中。木头有香气,泛着黑黝黝的光,院内杂草丛生,我的思绪一下子穿越多少个四季,仿佛看见了少年时的李子拔(爷爷参加革命后才改名叫李双盛)正挑着木桶往屋外走。堂叔一直在兴奋地讲着爷爷的故事,说起以前有个挑担工从这儿经过,还指着老屋告诉外面来的人:这里出了一个大官!他言语中透着一种朴实的自豪感。

想到爷爷就是从这儿开始了戎马一生,我有些不解地问:“难道当年就只有我爷爷一个人去参加红军了吗?”大家听了都笑:“当然不是咯,出去了好些人,最后回来的只有他一个。”

这次回到家,才听了许多以前从不知道的,关于爷爷的事情,也是从家乡人口中流传出来的故事。听老人们讲,当时中华村(现塔卧镇迴龙村)及其附近村寨虽属革命根据地范围,但当地参加红军的并不多,那么爷爷是在什么情况下参加红军的呢?这说起来就与他给地主守牛有关了,因为给地主做事,日常接近地主家的机会就比较多。那时,鸦片是难得贵重之物,偏偏有一天东家的鸦片丢失,旁人告诉了爷爷,说地主怀疑是他所拿,并出主意说贺龙正在塔卧招兵,让他去参加红军以避祸,就是这样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从此爷爷跟随贺龙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老屋,这里有血脉相连的情感,丝丝扣扣牵动我的心,却也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乘车返回的途中,再看两旁的山林已经完全不陌生。啊!吃了老屋的烟熏笋干和大块腊肉,喝过老家甘甜的山泉,于是所有陌生的风景,已经与我的生命有了某种神秘的关联。

我趴在车窗上,贪婪地大口呼吸着老家湘西的新鲜空气,看着窗外青翠欲滴的竹林,仿佛看到20世纪70年代末,爷爷由新疆经数千里奔波,回到阔别数十年的家乡李家坡,那晚爷爷在老屋里围着炭火,和父老乡亲谈笑风生;仿佛听到爷爷在60年代那场著名的自卫反击战中指挥官兵向敌人开炮的吼声;仿佛听到爷爷在南泥湾开垦时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最终,爷爷伟岸的身影定格在乌鲁木齐郊外的烈士陵园。与他相伴的,还有烈士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以及为新疆解放和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的包尔汉、王思茂……

我把从爷爷的家乡老屋里带来的腊肉放在爷爷坟前。好像听到爷爷笑着说:“帅帅(我的小名)最聪明了!可惜是个女孩。”

放心吧爷爷!我长大了!我军校毕业了!我是一名军人了!

责任编辑/兰宁远

猜你喜欢
堂叔湘西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戒烟
一桥飞架
不倒的老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老屋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减肥年代的饥饿记忆
雪狐
湘西大剧院 艺华斋 日月坊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