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基金总经理王木:“资本寒冬”今春离去

2016-01-29 19:05
支点 2016年1期
关键词:风口支点商业模式

核心提示:股市、并购、新三板、O2O、风口、P2P……这一系列概念“砸”下来的结果,就是所谓的“资本寒冬”。

“从去年9月开始,普通股权投资机构募资变得很难,有资金的机构也变得很谨慎,不敢对外投资。”王木对《支点》记者说。

三年前,深创投创始人李万寿从原单位离职,创立协同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同创新基金”),王木作为核心骨干加盟,担任协同创新基金总经理。

在王木看来,过去两年股权投资与创业领域有太多“概念”:不少项目其实更适合年轻人养家糊口,但创业者都瞄准募资,把目光盯在“热钱”上。

“当谨慎终于来临,资本流动性下降就导致股权投资行业出现了所谓的‘资本寒冬。”王木预测,这波资本流动性降低的趋势,有望在今年5月逐步改善。

大家被各种概念“玩”怕了

《支点》:去年下半年,国内投融资节奏开始放慢,创投圈也频频发出“资本寒冬”的声音。您怎么看待这场“资本寒冬”?

王木:我的观点与很多人不一样,我不认为资本会面临真正意义上的“寒冬”。2015年的“资本寒冬”,就好像深圳2015年冬天的气温一样,“寒冬只存在于人们心里”。

真正的“资本寒冬”,只有在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当然也有经济学家警示,如果中美真的开始“掰手腕”,可能造成全球大范围经济萧条。但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经历危机而未见萧条。

我们所指的“资本寒冬”,核心是资本流动性降低。回顾一下2014-2015年的一些非关键词,股市、并购、新三板、O2O、风口、P2P……这个线条导致的结果就是所谓的“资本寒冬”。

2014年第一季度,沉寂几年的股市因并购话题而活跃,股权投资基金也开始复苏。次年,并购基金就相对过剩了,因为上市公司似乎自己“学会”了并购。

2014年年中,电商、O2O成为热点。“风口”一词频频提及,一批项目以为自己在风口上就一定能飞,一批出资人也认为风口就是投资信号,结果证明是错了。

2014年下半年,新三板热潮来临,不盈利也能“上市”的传闻,让企业、个人和部分机构趋之若鹜。到了2015年,这个伪命题也总算被大家弄清楚了。

2015年初,“圈钱却没有信用基础、投资却没有投资团队、风控只有唯一合同范本”的P2P,开始被热炒。但热潮过后,依然是一地鸡毛。

这两年的股市,就更不用细说了。

所以说“一切是被玩坏的”。在对“创客”及“互联网+”做出各自解读的最后一波概念后,真正的谨慎开始来临。

从去年9月开始,普通股权投资机构募资变得困难,有资金的机构也觉得之前投的项目是不是不行了,不敢往外投资。很多小项目死掉后,老百姓捂紧了钱袋子,觉得“什么都不靠谱”。

当然,如果问目前基金手里到底有没有钱,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只是大家被各种概念“玩”怕了,不再跟风,集体立正,开始冷静地寻找出路。

《支点》:投资机构都有自身的风控机制,但在这波“玩概念”中,跟风似乎超越了制度的约束。

王木:在我看来,资本流动不是现金流流动,而是认知流动。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资本体现的是一个人相信另一个人,把体力和时间交给对方去一起打猎。而现今,资本的承载物变成了货币,依然随着人们的认知在移动。

从这个角度看,爱跟风、缺乏契约精神这两个在中国股权投资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野鸡”投资机构野蛮生长,为管理费而融资、投资,使得创业者心高气傲;为了融资而创业,使得出资人相信“人无股权不富”……

股权投资“募投管退”环节中有各自分工,但现在很多做募资的渠道方出来做投资环节,以一些概念进行营销。其结果是投资环节不够专业,最终让行业都面临风险。

我期望出资人快点成熟,把经验传承下去,股权投资行业则不要再“混业经营”,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容不下一次次的“试错”。

技术创新比商业模式创新更有价值

《支点》:我感觉提出“资本寒冬”概念的大多为互联网企业,这是为什么?

王木:的确如此,如果更准确地说,喊“寒冬来了”的企业都是互联网“应用层”的企业,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

我有个基础理论是,任何一次技术创新都可能颠覆原有商业模式,因为商业模式这种浅层应用很容易被复制。比如把一个东西放到网上卖,这么一个简单的模式很容易被复制。

《支点》:您是认为现阶段技术创新比商业模式创新更有价值吗?

王木:不错。最近我与业内人士交流中发现,大家都从原来对商业模式的疯狂追捧,转为对技术的疯狂追捧。

我曾在某个瞬间被一张图吸引:时间为X轴,速度为Y轴,社会与科技为上下两条曲线,两条线某一刻交叉后,后者曲线突然飙升,将前者远远甩在脚下。

这个现象衍生出来的,是一个对股权投资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交点是否已经过去?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属于社会发展领域,而与科技交叉之后,我们的项目选择逻辑就存在修订的可能。

举个例子,专车软件是基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是当百度推出的“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可能就会彻底颠覆专车——因为司机将不复存在。

我相信,人类科技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社会发展。基于这样的认知,我认为天使投资放弃纯应用层投资、转向技术类投资是必然结果:将应用层投资交给VC、PE,他们要的是加速成长和规模效应,而天使追求的是从0到1的突破。

创业者要以自力更生为第一诉求

《支点》:在您看来,此次资金流动放缓会在何时结束?

王木:我的判断是,今年5月起会逐步复苏。原因有五个。

第一,如今出资人已逐渐成熟。

第二,政府监管会更加严格,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将逐步形成。

第三,好的投资机构从未停止运营,而是努力在这个时间点去寻找项目。

第四,同行们对未来发展都比较清晰,譬如我提到的转向对技术的追捧。大家会要求投资对象把一些细节上的创新都拿出来,而不是单纯地讲概念。

最后一点,投资机构还会对原来的商业模式创新项目进行持续投资和改造,这一块也会创造收益。

《支点》:在资本复苏到来之前,企业应如何应对“黎明前的黑暗”?

王木:首先,如果是成熟企业,等到2016年5月左右应该就可以复苏。如果对企业心存疑虑,请考虑横向联合或放弃控制权——横向联合是为形成规模,降低自己和资方风险,而放弃控制权也不一定是放弃梦想。

其次,如果是创业者,就要以自力更生为第一诉求,而不是以融资为诉求目的。很多项目更加适合年轻人养家糊口,而不是盯在社会上的“热钱”身上。

《支点》:协同创新基金为应对这种变化做了哪些准备?

王木:我们目前依然坚定地做VC,包含前端、高成长项目,也包含一部分产业升级项目。

PE的特色是讲究规模,只要规模大都敢去投,而对于千千万万小公司而言,则由VC承担着重要的筛选、甄别功能,这也能保证社会资本流向一个合理方向。(支点杂志2016年1月刊)

猜你喜欢
风口支点商业模式
“地产+露营”新“风口”来临?
活力美妆可能是下一个风口
知识付费,风口来袭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