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语“说”出来

2016-01-29 03:25
学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课程标准口语

张 勇

(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中学,河北深州053800)

把英语“说”出来

张勇

(河北省深州市前磨头中学,河北深州053800)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重要作用在于用于交流。然而,对于现在很多初中学生来说,一提到用英语“说”,就觉得“难以启齿”。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努力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初中英语;说;策略

2012年版的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虽然要求很明确,但是我们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发展欠平衡,尤其“说”是一个短项。若“说”的技能不能得到较为有效的培养,必将削弱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得英语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偏离了英语教学目标。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浅谈几点体会。

一、“说”成为英语教学短板的原因

1.主要原因就是中考这支指挥棒产生的副作用。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英语考查应涵盖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然而,规定归规定,要求归要求,而作为语言第一形式的“说”却尚未正式列入试题中。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情况造成中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教什么,考什么,学生便学什么。这种现象还可从学生日常使用的练习材料可见一斑,这些英语学习辅导资料多为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写作等专项练习,而涉及口语训练与检测的资料凤毛麟角。而且,现在教师评优、晋职等工作都与教学成绩挂钩,所以教师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就按照中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多侧重学生语言知识点的学习,设计考试试题时也侧重于语言知识运用的准确性而忽视口语交际性。所以,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做书面作业和准备考试,而最重要的英语口语交际则被忽略了。结果导致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标准之间就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2.英语教师能力不足。众所周知,绝大部分英语教师是从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客观来讲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再加上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很少有机会与母语为英语者交流,所以口语不够地道。老实说,现在大部分英语教师是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要想完全从应试教育的轨道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需要一个过程。

3.学生羞于在公共场合把英语说出来。具体来说,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学生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心理导致的。(1)自卑心理。身处母语交际的氛围,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机会少之又少,使得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怕犯错误。尽管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多加鼓励,但是愿意并大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学生很少。此外,还有从众心理作怪的原因。大部分学生不主动开口说英语,使得少数敢说英语的学生反而被认为是“异类”。这些学生一旦被人嘲笑后心理受到影响就不愿再开口。这种情况在农村学生中尤其严重。由于面子观念,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陷进了恶性循环中:越是放不开,越是要面子,越是怕犯错误,越是依赖母语,英语口语的练习越是难推进,更不用说提高英语口语水平。(2)升学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升学成了农村学生学习目的的指针,考试指挥棒决定着英语学习的思路和走向。由于目前中考英语根本不考口语,高考除了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外,其他专业暂未开考口语,因此,“听、读、写”成为教和学的“宠儿”,“说”则沦为“弃婴”。

4.课堂教学的影响。客观地说,英语口语训练的环境就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材内容多,教师重点在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力求把语言点讲深、讲透、精确掌握。有些教师担心注重听说训练会影响笔试成绩,就将口语对话练习的时间挤占了,使得师生间思想、信息与感情的交流受阻。而且,每节英语课仅为四十五分钟,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实际上教师不能给予每个学生开口练习的机会是常有的事情,久而久之,有的学生对于“说”英语就没有兴趣了。

二、解决方法

1.坚决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让读写与听说同行。听说能力增强了,读写水平也会相应地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把英语课堂教学交际化,抛弃教师做演员、学生当听众的传统单向交流,转为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教师应多用英语来组织教学、讲课,开始可放慢语速,并配合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英语的思路和方向去转,自然而然学生就会慢慢地去说英语了,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2.激发学生兴趣。要使学生大胆开口,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说英语的环境,创设与学生联系密切的情景对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英语交际欲望。对此,教师可进行以下几种尝试:(1)起英文名字。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了解常用英文名字的含义,选择喜的英文名字。之后,师生、生生之间在上课时都只叫其英文名。这样就能让学生保持新鲜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这些常用的英文名的发音及拼写。(2)打造英语学习氛围。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将校园内的教学设施、设备贴上英文单词。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用英语进行交流,如相见时用“Hi/Hello!Goodmorning/afternoon.”打招呼,以达逐渐形成学以致用之目的。课堂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如可利用课前几分钟让每个学习小组轮流用英语简介天气、班级学生出勤、发布班级活动通知等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可改变胆怯的心理,除掉说英语的心理障碍。(3)学唱英文歌。如果始终如一、平淡无味的上课流程会让学生腻烦,兴趣渐失,学习效率低。若此时,教师能不失时机地教授一些英文歌曲既可调剂一下学习的氛围,又可培训学生发音技巧听说技能。开始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如《I cansay my ABC》《happy newyear》,随后可教唱一些学生喜爱流行的歌曲,如《YesterdayOnceMore》《Takemetoyourheart》等。唱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记忆力,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可谓一箭多雕。

3.提高评价技巧。在英语口语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出现一些失当之处。这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多给予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若发现表达有错的学生,教师不应该马上制止或批评,更不能呵斥,要善于帮助他们大胆开口说出心里话,巧妙地提示存在的问题。往往一句呵斥,就能堵住了学生的口,屏蔽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对英语口语训练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教师在组织口语训练教学中,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给予学生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就能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总之,教师只要遵循启发、诱导、激励为主的教学原则,开动脑筋,发挥才智,营造良好氛围,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解决英语难说这一教学难题。

[责任编辑张翼翔]

G63

A

1673-9132(2016)34-0139-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079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课程标准口语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