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课本中的源头活水——高中作文素材来源之一

2016-01-29 03:25葛曲娜
学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课本课文作文

葛曲娜

(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河北邢台054000)

寻找课本中的源头活水——高中作文素材来源之一

葛曲娜

(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河北邢台054000)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局由来已久: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教师劳心费力、效果不佳。探索作文教学的新出路,成为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教学设计以点带面地展示了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本中寻找写作素材的过程,尝试着让课本成为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之一,以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作文教学;课文素材;源头活水

一、教学设计说明

面对作文教学中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窘境,教师不能要求学生“读书破万卷”,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也不能要求学生“行万里路”,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财富支撑和机会。但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储备去化解“无话可写”的尴尬。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和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脱节。而实际上教师往往将基础知识和阅读教学融为一体,而将阅读和写作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有的学校甚至将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分疆而治”——有两个教师分担,这进一步导致了读和写的割裂。古人曾说过:“学以致用。”我们能不能把这样的两个课型融为一体,让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就此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尝试和探究,发现效果很好!在作文课上,引导学生挖掘课本中丰富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体会改变“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后的喜悦!为学生提供一条开掘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1.给学生一个清楚的感性认识,课前准备了一些高考优秀的满分作文的片断,让学生发现课文的影子。

2.以刚才的发现为契机,让学生找找看,在自己的头脑中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学人物。

3.据此,开展教学互动。“找话题,找课文。”

4.定向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每个话题的选材和写法,然后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个话题进行练习。

二、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从小学开始,你最头疼的课程是什么?

估计大家也会说是作文!可是我们现在到了高中阶段,审题似乎已经没有了太大的难度,那现在还困惑你的又是什么呢?

——应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主题立意定好了,却无从下笔的痛楚!

好,其实,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储备,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罢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身在此山中”的迷茫,今天我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家拨云见日,解决这一难题!

大家和我先来看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的片段:

1.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毁。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风,可以穿越荆棘》

这个人,你在哪里见过吗?熟悉他吗?

——高一上册课本里有她的诗《篱笆那边》。这个材料对于大家写作坚强与坚持的话题,应该说堪称一则绝妙的素材,在此之前,你曾想到过从课文中寻找作文素材这个问题吗?

2.请同学们回忆你所学过的课文(包括所有学段),并说一说文章中的那个情节和人物打动了你?你觉得它们可以用作哪类主题作文的素材?

……

3.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再做个互动:能不能再把大家刚才说的这些内容归归类?找找话题,找找课文?

……

课文素材,就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也归纳了一些典型材料和话题,和同学们的内容互为补充一下。

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素材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文学形象,尤其是选自《史记》的文言文中的文学形象,因其极高的“知名度”被各个层次的人认可,也更容易收到阅卷教师的“青睐”,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鸿门宴》中的项羽等;名人名家,教学中对著名作家的生平进行介绍,尤其是那些经历特殊的作家,比如,屈原、司马迁、曹雪芹、鲁迅、史铁生等,他们爱国、坚韧、执著、深刻等优秀品质,都是作文的优秀素材;经典作品,许多经典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出深刻的主题思想,都是我们写作借鉴的范本。

小结:素材和话题,紧密相连,可以一材深挖掘,也可以多材用一题。

4.我们的课本,就是一座宝藏,就是一条河流的源头,也像漫天的星斗,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神秘,那么的广阔!

下面,我给出如下话题,大家任选其一,运用学过的课文素材,写一个300字的片段,15分钟完成。

阳光远方阅读方向,细节成功与诱惑

一枝,一叶,一世界短暂与永恒色彩沉默寻找

自由坚强执著感恩责任选择理想

……

十五分钟后,选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的作品都很精彩。

同学们自己想想,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我想,学生一定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我们的课本不仅是阅读的载体,更是作文素材的宝库。我们对它是如此的熟悉,只要我们对它精心研读,会发现它也是我们作文写作的源头活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我们把平时的语文课,当做范文去积累。课下同学们再把我们学过的课文,小组内分工,整理出材料和话题的典型素材。这样,我们即使还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我们一样可以下笔如有神。

三、教后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险峰,有无限风光,可是难于攀登。学生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可用,无处下笔。大部分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基础,也没有行走万里路的人生阅历,我们只能教学生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和利用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从阅读教学中发现写作素材,让课本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多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读写合一的思维、学习习惯,是带领学生进入写作佳境的捷径。

[责任编辑张翼翔]

G63

A

1673-9132(2016)34-0162-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092

猜你喜欢
课本课文作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