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2016-01-29 03:25高玉琴
学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律动少数民族舞蹈

高玉琴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二幼儿园,甘肃张掖734000)

少数民族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高玉琴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二幼儿园,甘肃张掖734000)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是形式多样的,让幼儿在启蒙时期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可使幼儿从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悠久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增加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少数民族;音乐教学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对音乐活动最喜欢,而且音乐活动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儿童的思想情感和智力可以在音乐教育的实施下得到完全合乎要求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在幼儿园阶段开展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可以说,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是我们国家的瑰宝。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之本,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同时也是幼儿了解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的重要途径。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渗透到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既可以丰富幼儿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又可以使他们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的人格和智慧,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通过音乐欣赏教育活动,让幼儿更有兴趣、更全面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音乐欣赏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的开展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对于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调高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段音乐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丰富民族文化,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不能通过文字材料去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而音乐欣赏活动则打破了这一限制,可以使幼儿在欣赏少数民族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对音乐情绪、内容进行体验感受和想象,从而了解少数民族,欣赏作品中的美。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通过播放瑶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幸福生活场面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的内容与乐曲的结构、曲调、意境相融,较好地帮助了幼儿熟悉乐曲,并帮助幼儿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形象,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瑶族人民的服饰、乐器、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习俗等方面的民族文化知识。

二、通过学唱少数民族歌曲,让幼儿体会并表达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喜欢用直白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喜恶,而学唱歌曲可以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有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因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歌唱教学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在开展歌唱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创设轻松自由的音乐氛围,选择既适合年龄特点又符合民族性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激发他们学习的激情。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及音乐工作者,为幼儿收集和创作了不少的优秀音乐作品,如《我是裕固小羊倌》《尝葡萄》《小格桑》《草原英雄小姐妹》《金孔雀轻轻地跳》《阿里西里》《彝家娃娃真幸福》《妈妈格桑拉》《落雨大》《我是草原小骑手》《乌兰巴托的爸爸》《苗族儿童庆丰收》等这些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幼儿的生活题材,反映幼儿思想感情的歌曲。幼儿歌曲创作在充分表达童心的同时,还要充分体现童趣。这些歌曲都有统一的特点,那就是具有童心、具有童趣、运用童言。例如《尝葡萄》歌词是这样的:维吾尔族小姑娘辫儿长,几岁和几根正相当,要问新疆有多好,你把这葡萄尝一尝,你把这葡萄尝一尝。这是新疆维吾尔族一首本土的原创音乐,它的乐曲结构简单,形象鲜明,音乐旋律欢快,优美动听,节奏运用维吾尔族音乐中的特有切分音的特点,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歌词通俗易懂、有童趣、有意义,很适合幼儿进行歌唱活动。对幼儿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歌唱活动,使幼儿对该少数民族有着直观的了解,知道这个民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热爱生活的民族,对该民族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它和我们汉族有着相同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有助于开阔他们色视野,使他们知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也是丰富多样的,能够在他们心中种下尊重、理解、平等的种子,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尊重、理解的理念,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终身保持他们对音乐的热忱。

三、通过律动、舞蹈,提高幼儿音乐技能目标

幼儿律动是指根据音乐的性质,相应地、合拍地做出各种模仿动作。如:维吾尔族舞蹈中的摘葡萄的模仿动作、蒙古族舞蹈中的骑马、挤奶的模仿动作、藏族舞蹈中的弓腰、屈背的模仿动作等以及其他适合幼儿模仿的动作。舞蹈是以身体的动作和各种造型为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对幼儿来讲,复杂的、高难度的动作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势必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要针对幼儿的特性,主要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舞蹈动作,这样他们能够很快地理解并掌握住这些舞步和舞蹈动作,并能随之音乐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促进节奏感发展、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因素,也是舞蹈的支柱。因此,要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节奏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律动、舞蹈在幼儿节奏感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促进幼儿节奏感的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大量随音乐合拍动作的机会,而律动、舞蹈正是要求能够随音乐合拍自如地表现出各种身体动作。音乐的不同特点,不同性质只要通过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的种种不同而表现出来。因此,律动、舞蹈也是提高幼儿辨别音乐性质的非常重要途径。

四、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幼儿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感受力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音乐活动称之为“音乐游戏”。幼儿由于缺乏知识和经验,他们渴望模仿,通过模仿学到音乐的技能和本领。而音乐游戏恰恰能把这些很难的艺术一一表现呈现出来。

如:《阿西里西》(彝族)阿西里西,阿西里西,丘冬作那的丘冬作,小朋友,小朋友,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很简短的一首歌曲,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把歌曲的速度,力度一一的表现出来。具体玩法是:幼儿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随第一句两手放到嘴旁做呐喊状,另一组拉手张望,第二句时向第一组招手,第三句两组幼儿自由组合两两结伴玩泼水动作。

好多少数民族乐曲都可以根据歌词为幼儿编排音乐游戏,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带来的快乐,了解少数民族习俗。

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是形式多样的,我们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选用适合幼儿的经典少数民族音乐题材。让幼儿在启蒙时期,幼儿园阶段进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可使幼儿从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对祖国悠久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增加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责任编辑张宇]

G61

A

1673-9132(2016)34-0215-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4.124

课题项目: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ZY2015-40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律动少数民族舞蹈
冰上舞蹈搭档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三个经济”律动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我和舞蹈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