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应该如何防治

2016-01-30 05:39李西成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脊椎骨质疏松症椎体

骨质疏松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老年痴呆,跃居老年疾病第三位。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患者9000万,约占总人口的7%。那么,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呢?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的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河北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李西成告诉我们:“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种。除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这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外,年轻人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包括内分泌异常、营养缺乏、先天遗传、药物或疾病导致,以及缺乏运动造成的废用性骨质疏松。”

人上年纪后,经常出现的腰背痛症状其实就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一般出现骨痛的时候,说明骨量已丢失12%以上。老年患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而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若脊椎变形,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会影响膀胱、直肠功能;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折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部位是胸腰椎、股骨近端、肱骨近端、桡骨远端、胫腓骨远端等部位。

李主任提醒大家:“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应从中年开始得到重视。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

三级预防,则是对已患上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需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a),促进骨形成(活性维生素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

关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李主任建议还是需以前期预防为主,保持适当的运动和足够的营养能有效提高骨矿含量,达到预防、临床治疗的目的。适当摄入钙剂、维生素D、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可有效降低骨质流失,而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则能促进成骨,提高骨密度。

李主任提醒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首,因无明显的外伤史常被老年患者忽视。实际上,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人腰背疼痛、驼背、身高变矮的罪魁祸首,但是此时再进行传统手术和开放手术已经非常困难。”

摘自腾讯·大燕网

猜你喜欢
脊椎骨质疏松症椎体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