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发展策略

2016-01-30 20:27张明均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畜产品畜牧业畜禽

张明均

(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贵州独山 558203)

续发展策略

张明均

(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贵州独山 558203)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业又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方式过于粗犷、投入大、环境污染大、产品附加值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阶段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由此对畜牧业提出了新的理念-生态畜牧业。生态一词是将可持续观点纳入畜牧业,要求坚持生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本文从我国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义入手分析,并提出几点未来我国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生态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综述

生态畜牧业是通过生态位、食物链、物质共生以及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的共同作用,借助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的发展生态动物养殖业、生态动物产品加工业以及废弃物无污染处理业等。促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位一体都得到显著提高。生态畜牧业注重直接与间接利益相结合、注重经济生产、社会生产以及自然再生产的结合,注重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业又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方式过于粗犷、投入大、环境污染大、产品附加值低[1]。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阶段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由此对畜牧业提出了新的理念-生态畜牧业,将可持续观点纳入畜牧业,要求坚持生态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更高层次,是21世纪畜牧业的主导模式;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是增强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是保护环境和保障居民健康的新道[2]。加之,未来我国发展生态畜牧业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其原因归结有3点:首先,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畜争粮的矛盾,发展节粮型生态畜牧业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其次,草地资源耕地逐渐减少、牧区过度放牧、草场破坏严重;处理好农、林、牧3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生产。同时,当前畜牧界盲目投项目、扩规模,忽视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蚊、蝇、致病微生物等大量滋生,导致各种畜禽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广泛传播,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健康[3]。

2 未来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几点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逐渐表现出产品总量不断增长,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结构逐步优化,集约化的农区畜牧业发展日益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但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受计划经济和短缺时代的惯性影响,导致发展的起点相对较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认识上有一定的局限,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养殖规模较小,科技进步速度较慢,发展技术水平不高,科技研发与推广投入不足,制度和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等[4]。因此,在未来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策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加强和提高国民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认知力度

在中国,广大农牧民是生态畜牧业建设的主体,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是否能够快速发展,就需要政府和全体国民有强烈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保护意识。只有加强宣传生态畜牧业理念教育,形成良好的氛围。提升国民素质和意识,才能快速高效的发展生态畜牧业,否则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也是纸上谈兵。

2.2 加快中国生态畜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普及推广

生态畜牧业技术体系包含了:(1)生态饲料生产技术体系。在传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新增加发展牧草种植业,同时推广饲料青贮技术、加强混合饲料的开发,扩大粮食作物废弃物的应用价值,如氨化秸秆。最终形成具有农区特色的饲料资源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2)资源高效转化和循环利用的生产技术体系。如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淘汰劣质种源,提高畜禽单产水平,减少维持消耗。充分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实现物质循环、能力流动的平衡。如,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可以将鸡粪进行发酵加工处理,处理后投入鱼塘肥田模式中,在养鱼的同时,促进农作物产量得到显著提升。然后利用农作物的茎、叶片等喂养兔、羊等,将羊、兔等家畜的粪便投入沼气池进行反应产生沼气等可燃气体,将剩余的残渣养殖蚯蚓,再利用蚯蚓喂养家禽。通过变废为宝构成能力、物质循环链,促使能源得到最大的开发[5]。(3)研究开发和推广畜牧业洁净生产的技术体系。不管是千家万户的散养户还是规模养殖场,推广环境净化技术已迫在眉睫。兽医消毒防疫技术和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标准化饲养技术、建造畜禽粪便和污水的处理设施、对饲料配制、饲养管理和产品加工全程实行标准化技术等,都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4)推广畜产品安全加工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畜产品生产的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监督、引导畜禽生产企业按照畜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从畜禽生产到屠宰、加工、产品销售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兼顾畜产品数量的增长与品质的提高。(5)推广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技术。(6)健全和加强监管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等。

2.3 加快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强化优势生态畜牧业区划布局[6-7]

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和畜禽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优势产业带的分配和布局,把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和区域性生态环境以及现代化程度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畜产品集中生产区,加速全国生态畜牧业的区域化进程。使其在未来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其进行监察,加大投资、执法力度,构建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生态畜牧产业。

要在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贸、工、畜一体化利益的经营机制,培育各种中介组织的基础上,促使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紧密衔接。不断延长生态畜牧业的产业链。要围绕畜牧业养殖,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和畜禽产品加工业,努力丰富生态畜牧业的内涵,扩大生态畜牧业的外延,大力推广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技术,增加畜牧业产业链的总产值。同时应根据国际市场调整和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我们要将生态畜牧业的产品走出去,如生产国际上畅销的肥犊、肥牛、肥羊等。我们要紧密的联合国外生态畜牧业发达的国家进行合作,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同时,要促进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

2.4 尽快制定并完善有关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出台了《草原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多部涉及畜牧业的法律法规,为保障养殖业的

高效发展及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然而,这些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有关生态畜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较少,不能适应目前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加快组织清理、修改和制定有关生态畜牧业的法律法规。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环境保护法、农业补贴法和兽医法等,同时要修订和完善一些内容已经过时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5 加强对生态畜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与投入,监管和监督

建立和完善中国生态畜牧业财政支持政策体系。首先,要加强生态畜牧业财政支持的政策研究,加快中国生态畜牧业财政支持的相关立法建设,明确中国畜牧业财政支持方向、支持力度、支持目标以及支持方式,并制定科学的预算程序,增强预算透明度,为加强生态畜业财政支持奠定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生态畜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金融倾斜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体系,减免生态畜牧业生产企业的税收,拓宽生态畜牧业的融资渠道,加大对生态畜牧业的资金投入。最后,政府要确定中国生态畜牧业畜产品质量和财政的监管体制,加强绿色畜产品产品检测和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并加强对这些机构的管理监督。明确责任制和监督体制。同时,还要加大政府处罚力度,对生产、销售劣质产品的企业和零售商处于重罚。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我国生态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我国依然需要在以上几点策略方面做出努力。只有依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系统运转规律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促使生态畜牧业发展,创新发展模式和积累实践经验来促进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推动生态畜牧业的长远发展,为实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李福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态畜牧业[J].农业与技术,2015,(18):187.

[2] 安立龙,效梅.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理念及其经营方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188-191.

[3] 刘焕奇,潘庆杰,闵令江,等.浅析生态畜牧业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9):37-38.

[4] 颜景辰.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

[5] 杜晋平,李劲松,周其同,等.走生态畜牧业之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48-49,76.

[6] 颜景辰.美国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08,(1):47-50.

[7] 颜景辰,张俊搜,罗小峰,等.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J].世界农业,2007,(9):7-10.

猜你喜欢
畜产品畜牧业畜禽
映像畜牧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