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6-01-30 16:46曹春丽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VIP病房辽宁丹东118002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产时出血综合护理干预

曹春丽(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VIP病房,辽宁 丹东 118002)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曹春丽
(辽宁省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VIP病房,辽宁 丹东 118002)

【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择期分娩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常规组产妇50例,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实验组产妇50例,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常规组与实验组产妇的出血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后发现,实验组产妇产时、产后与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产妇给予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产妇来说,减少出血量十分必要,该护理模式明显减少了产妇在产时及产后的出血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产妇;出血;综合护理干预;产时;产后

对于分娩期女性来说,产时与产后出血对其意义重大,病情严重时将使得产妇面临死亡。当产妇出血量较多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抢救,降低病死率。其中,引发产后出血的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等,临床治疗时应及时对该类临床症状给予控制与治疗,减少产妇出现休克、死亡、子宫切除等不良情况[1-2]。此外,对于产时与产后出血的分娩期女性来说,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同样十分必要,良好的临床护理措施可帮助产妇及时缓解病情,减少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等。为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 年1月收治的100例择期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的50例产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探究应护理效果,并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数资料:择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择期分娩产妇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产妇均50例。常规组: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21岁,平均(28.6±4.8)岁;文化程度:高中或高中以上的18例,初中15例,小学及以下17例;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实验组: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0岁,平均(27.9±5.2)岁;文化程度:高中或高中以上17例,初中14例,小学及以下19例;初产妇36例,经产妇14例。从以上常规组与实验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可以得知,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临床护理方法。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模式。包括嘱咐产妇放松心情,告知其相关的医疗知识,提高认知度等。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包括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认知度;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做好产妇与胎儿的产前检查工作,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好第一、第二、第三产妇的护理指导等。

1.3 评价指标:分析常规组与实验组产妇的产时、产后出血量与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发生率与满意率之和[3]),比较两组差异。

1.4 数据分析:将本次研究收治的分娩期女性的相关资料均纳入SPSS18.0的统计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其中护理满意度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产时、产后出血量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分析。常规组:非常满意21例,满意16例,不满意13例,满意度为74.0%;实验组:非常满意32例,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6.0%。说明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方案更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出血量分析。常规组:产时、产后与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204.2± 13.7)mL、(211.2±21.0)mL、(398.2±25.3)mL;实验组:产时、产后与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179.1±14.3)mL、(110.0±21.5)mL、(305.6 ±25.9)mL。由此可知,实验组产妇在产时、产后与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健康教育:对择期分娩产妇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产妇产前观看相关的教育视频,详细讲解分娩时如何调整呼吸、放松躯体[4]等相关注意事项。

3.2 心理护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产妇来说十分重要。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全过程应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指导。积极主动的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关心与鼓励;详细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产妇在分娩时自身情绪的重要性等。

3.3 严密检查产妇各项身体状况:进行分娩前应严查产妇身体状况,对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巨大儿、多次人流、前置胎盘、多产史等高危因素[5]的产妇做好产前准备工作;对该类产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产前监护,严密关注胎儿情况等,此外,还应保证产妇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多补充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等,为产妇分娩储备体能。

3.4 产程护理:①第一产程:密切关注产妇各项身体情况,如宫缩等。观察产妇宫缩时,一旦出现产程停滞或产程缓慢等情况应及时对症处理。此外,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产妇补水、排尿[6]等,以防产妇子宫收缩时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产后出血等不良情况;一旦产妇产程加快,且宫缩强烈,应及时对产妇作出正确的指导,以防损伤自身软组织。②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如何正确保护会阴部位,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相关的输血等急救措施;指导其利用腹压,防止对软产道造成损伤;帮助产妇按摩子宫,严密检查胎膜的完整性等。若发现存在软产道裂伤,应及时进行缝合处理。③第三产程:对产妇子宫加强按摩,将手置于产妇下腹部,对产妇宫底与左右侧壁进行有规律地挤压。用掌面对产妇子宫前壁进行按摩,每次持续30 min[7]。当产妇出现胎盘剥离征兆后可停止按摩,并用手掌帮助产妇宫体部位向上移动,帮助胎盘娩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分娩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该组产妇的产时、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与采用一般护理模式的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达到96.0%,明显高于常规组(7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综上可知,对产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可帮助产妇减少出血量,缓解产妇疼痛感,从而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护理方案值得推荐采用。

参考文献

[1]李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48-49.

[2]官爱萍.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45-46.

[3]林小玲,朱小祝,梁燕飞,等.宫腔填塞在剖宫产出血产妇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4):325-326.

[4]凌青.干预性护理对产妇心理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52-2753.

[5]陈娟,童冠英.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7):55-56.

[6]陈清会.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7):1476-1477.

[7]韦素芬.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中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416.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234-02

猜你喜欢
产时出血综合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报道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