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6-01-31 17:16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0期
关键词:肠系膜结肠癌根治术

曲 军(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南阳 473000)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曲 军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右半结肠癌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和对照组(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近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术中输血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镇痛泵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短期疗效好,值得借鉴。

完整结肠肠系膜切除术;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右半结肠癌

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主要措施。目前而言,结肠癌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结肠癌切除术以及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等,特别是Ⅲ期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采用完整肠系膜切除术,此类患者的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1-2]。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观察结肠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的60例结肠癌患者(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所选患者均为右半结肠癌,肿瘤病灶为单发且肿瘤没有侵及到周围其他脏器,肿瘤没有发生远处转移。所选病例在术前均为接受过术前辅助化疗。同时排除合并有糖尿病、贫血或一般情况差而无法实施手术病例。排除合并有肠梗阻病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分别为30例。观察组中男女性别构成比为18∶12;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性别构成比为17∶13;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3±6.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9.6±5.6)岁。观察组患者结肠癌Duke's分期分别为A期6例、B 期12例、C期12例;对照组患者结肠癌Duke's分期分别为A期8例、B期11例、C期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做好术前准备。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完整肠系膜切除术。在传统的右结肠癌切除术中,没有在根部实施切断并对动脉进行结扎,在此手术中没有对N3淋巴结进行清除。观察组患者实施完整肠系膜切除术中,可根据肿瘤是否侵出浆膜可采用不同入路,如果侵出浆膜可采用中间入路(此入路有助于减少肿瘤组织挤压程度),其他的可采用侧方入路。在手术中要保留脏层筋膜的完整。在营养血管的根部对其进行结扎处理。分离脏层筋膜和腹膜后筋膜时采用电刀钝性进行。在分离过程中充分暴露肠系膜上静脉。内侧入路时,在肠系膜上静脉的左侧切断。盲肠及生结肠癌时,暴露胃网膜右静脉和胃结肠静脉干。肝曲癌时切除大网膜。保障脏层筋膜的完整性,对中央血管进行高位结扎,从而能够进行较为广阔区域的淋巴结清扫。术后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抗菌药物抗感染、给予止血类药物等,术后两组患者均给药一次性自控镇痛处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留置胃管。当患者肠功能恢复后可依次给予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等。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输血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和术后排便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乳糜漏、吻合口瘘、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

1.4统计学处理:在统计下软件18.0下进行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5.6 ±18.9)min、(144.9±20.1)min。观察组和对照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4.3±17.1)mL、(251.8±31.6)mL;观察组中2例患者输血,占6.6%;对照组患者中11例患者输血,占36.6%。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手术时间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术中输血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和应用镇痛泵情况:通气时间(4.1±0.8)d、排便时间(5.0±0.7)d、使用镇痛泵例数9例(占30.0%)。对照组通气时间、排便时间和应用镇痛泵情况:通气时间(4.2±0.9)d、排便时间(5.1±0.8)d、使用镇痛泵例数18例(占60.0%)。观察组通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分别和对照组的通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镇痛泵比例低于对照组使用镇痛泵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并发症和近期疗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乳糜漏2例、吻合口瘘0例、肠梗阻0例、吻合口出血0例、切口感染0例、肺部感染1例)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乳糜漏1例、吻合口瘘0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出血0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29例(96.7%),6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20.0%)。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30例(100%),0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0)。观察组1年内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手术治疗是结肠癌是主要治疗措施。传统的结肠癌根治术中是采用钝性分离和切除结肠系膜,此种传统术式术后可导致切口感染,术后容易引起吻合口漏,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3-4]。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是近年来提出的结肠癌新的手术方式,通过完整肠系膜切除,能够把结肠癌癌细胞的扩张途径彻底切断,手术过程中不受视野限制,能够对相关淋巴结做到彻底清除,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传统手术切除时,手术过程较为粗糙,在分离过程中对肿瘤产生的挤压容易导致癌细胞扩散,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过程中避免了上述情况,所以降低了癌细胞扩散机会[5-6]。完整结肠细胞切除时清除相关淋巴结比率高,从而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的发生率降低。所以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短期疗效好,值得借鉴。

[1] 杨工,高玉堂,季步天,等.左、右半结肠癌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4,16(1):63-68.

[2] 郭久冰,李国新,庄建民,等.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6(8):36-38.

[3] 杨卫华,高愫,张松柏.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8(4):318-320.

[4] 姚海英,刘晓蕾,王炜,等.113例左右半结肠癌的生存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2,9(9):696-699.

[5] 黄冀华,梁伟成.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中的应用与评价[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2,4(3):158-162.

[6] 崔滨滨,刘彦龙,王锡山.右半结肠癌与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变化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8,10(6):517-519.

R735.3+5

B

1671-8194(2016)20-0053-02

猜你喜欢
肠系膜结肠癌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