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伉俪不畏创业苦和谐家庭耕耘硕果丰

2016-02-01 02:14姜凤英王双丽
兵团工运 2016年2期
关键词:伉俪养鸡场纯收入

姜凤英 王双丽



幸福伉俪不畏创业苦和谐家庭耕耘硕果丰

姜凤英王双丽

祖雪霞,1986年从地方清水河嫁到四师六十二团六连的时候,婆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因为婆婆一人拉扯四个孩子,丈夫李令荣又是家中的长子,祖雪霞自然地承担起照顾全家老小的责任。

李会荣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手扶拖拉机,到5年后的铁牛55发展农机服务,再用8年的时间从事八平大货车跑疆内长途货运,成为为数不多的团场连队先富起来的有胆识、有技术的新型职工。祖雪霞除了管好家中的承包土地外,孝敬婆婆,抚育子女,她还通过连队的科技培训成为一名家禽养殖爱好者,力争和丈夫共同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02年,李令荣、祖雪霞四处筹集资金20万元在当年的一座闲置多年的院落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养鸡场。2002年举世震惊的非典,2003年席卷亚洲的禽流感,养殖业进入低靡状态,很多养鸡场被迫纷纷下马关闭。然而,祖雪霞却选择了坚持……2004年,全国禽蛋价格开始平稳上升,从原来的每公斤不足3元,涨到每公斤5元,并形成各地客商抢购、鸡蛋供不应求的良性局面,这一年祖雪霞获利10万余元。面对市场波动较大的养殖产业,祖雪霞坚定地说:“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我坚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定胜利。”

自2008年,祖雪霞就连年被团连妇联组织推选为自营经济致富典型,她家的养鸡场被师妇联树立为巾帼致富基地,每年除了接待各类技术培训和观摩外,祖雪霞利用大量的时间对连队的妇代会姐妹进行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援。连队贫困户吕文革在她的资助下,3.5万元建起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并在各个生产环节手把手地传授种植技术,使他们一家在最短时间内脱贫走向致富之路。近年来,在他们夫妇的热心帮助下,7万元现金已使连队7户贫困户得到资助,并全部脱贫。

2011年为了提升养殖业水平,夫妇俩又对养鸡设施进行了扩建,改造,增设了加料机、自动除粪机添置了育雏设备,总计达80万元。技改前一次性可养殖0.8万只,技改后一次性可养殖1.5万只,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益,2012年产值140万元,纯收入20万元。2013年纯收入52万元。2014年为提高职工多元增收,李令荣夫妇为六十一团、六十四团周边团场和伊车乡、三道河、惠远等地方维吾尔、回族等养殖群众提供代管养鸡服务,年代管数量16万余只,年收入5万元,为兵地融合和民族团结注入了她家的热忱和心血;为28户养鸡专业户提供技术服务,年收入7万元;为专营天康、泰昆鸡饲料厂家担任顾问代销产品,年收入12万元。2014年他家的鸡场存栏2.5万只,产蛋总量255万枚,纯收入70余万元。

栏目责编:磊石

猜你喜欢
伉俪养鸡场纯收入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外婆家的养鸡场
医警伉俪,共抗时疫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邓立海作品
在古代不是所有夫妻都能称“伉俪”
致熊东遨周燕婷伉俪(外一首)
相知相守,从舞台夫妻到音乐伉俪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