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痉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2-01 07:40鲍淑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病者平喘支气管

鲍淑娟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130022)

解痉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鲍淑娟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130022)

目的 评价整合解痉平喘汤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哮喘发作情况、咳嗽喘息、哮鸣音等症状变化的结果。方法 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支气管哮喘门诊和住院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病者选择中成药哮喘灵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即选择解痉平喘汤基础方并根据不同病情辩证加减配比不同中药治之,整理资料后对比两组的医治成效。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6%,低于观察组91.1%的总有效率大约20%,试验提示出观察组有显效的成果,其中P<0.05。结论中医解痉平喘汤辩证治疗支气管哮喘改良患者病况分明,本试验能够成为合理临床医治的精良参考。

解痉平喘;支气管哮喘证;疗效

支气管哮喘是一类呼吸系统习见病,其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咳嗽、急发性的喘息、胸闷阻塞、呼吸不能等[1]。其病死率位居全球第一。国外在治疗该病上开发了手段,但现阶段还没有根治方案,其很多药物都有较大毒副效应而且针对国内患者其经济消耗巨大,与此同时,现代中医理论发展迅速,其中凭借分型辩证的治疗方案,可按照患者疾病状况随方加减对症下药使疗效确切,并很好的减少不良反

应,以其独特优势显著消除病者病情,并能降低经济负担。解痉平喘汤为医家之精方,我院经近两年的临床试验对比研究,整合资料显示出其明显的诊治效果,方案安全可靠,笔者按资料做以下详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把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时期来我院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个体(包括门诊和住院患者)134例按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中女32例,男35例,病程为5~13年,平均病程6.5年,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55岁,治疗组女44例,男23例,病程为10个月~15年,平均病程8年,年龄为51~81岁,平均年龄62岁。两组个体中的年岁性别、病情周期、发作状况、症候表征等身体其余特征方面没有限定,治疗资料可比,符合统计学规定(P>0.05)。

1.2 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以《中药新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多痰咳嗽、肺部哮鸣音清晰、呼吸艰难、反复性的喘息等临床症状。辩证分型中风哮症候呼吸声大,气道挛急、肺气不通,胸闷阻塞,坐卧不得,五窍不畅,苔厚脉滑实;瘀哮表证为痰伏于内,结于喉间,痰浊阻气道、肺,痰鸣如吼,气息喘促,胸憋如窒;瘀哮证下眼黯青,舌青或有瘀斑,嘴唇面色均发紫黑;虚哮多反复发病,面灰苍白,体弱无力,易于感冒,舌白苔淡,气短脉细。并排除由于其他腑脏损伤所致器质性支气管哮喘和较严重心、肝、肾危重患者。

1.3 治疗方法[2]:对照组病者服用中成药复方哮喘灵胶囊(主要含有炙麻黄、味连、石膏、黄柏、山茶根、杏仁、国老)治疗,用量,每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用解痉平喘汤分型辩证并加减治之。基础方:麻黄、灵眼、蝉壳、天虫、黑苏子、全蝎、地龙、紫苏叶、水剑草、五味子二钱,将离三钱。四型哮喘中祛风解痉需在原方基础上加回云、射干以宣肺祛风;痰哮中辩证为热痰,选择全瓜蒌、贝母、胖大海配用以除热痰;辩证为寒痰当用金佛花、天南星、地文可温寒痰;化瘀解痉则加行活血通经的秦哪、红参;补虚解痉应加健五脏、补气的玉灵、绵芪、桴蓟、人参。取以上中药加水1 L左右先文火煎煮0.5 h,药渣加水0.5 L二次煎煮,合并两次浓缩液为1剂,于每天早晚饭后分为2次加温服用。观察试验时期两组患者均应禁忌油腻性、生冷性、发性食物,避免接触刺激性过敏原,并暂停使用其他平喘治疗药物以保证观察效果准确,若病者急发哮喘严重可给予适量氨茶碱缓解。两组病例均以1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3]:两组均服用2个疗程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中疗效基准和肺部功能来判定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总和是支气管哮喘的所有临床症状。显效:哮喘症状基本消除或大部分消除,证候积分减少≥70%,肺部无哮鸣音或大部分消除,1 s用力呼气容积达到25%~35%提高量;有效:哮喘发作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均有大幅度消除,肺部哮鸣音减轻显著,证候积分减少≥30%,1 s用力呼气容积达到15%~24%提高量;无效:临床症状和1 d用力呼气容积均无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30%。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19.0SPSS软件包统计整合试验所有数据,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内的一般资料比较选择t检验,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统计结果P<0.05,表示疗效有明显差异,试验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试验内容可以当作参考。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按疗效评定标准,计算两组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67个对照组病者中,显效26例(38.8%),有效22例(32.8%),无效19例(28.4%),总有效率为71.6%;观察组67个病例中,显效41例(61.2%);有效20例(29.9%);无效6例(9.0%),总有效率为91.1%。从试验数据可得出,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提升显然,两组比较,观察组诊治见效昭著,且两组差异P<0.05符合统计学上的意义。

2.2 不良反应:试验间期对照组出现心慌1例、胃部不适1例,并不严重不影响治疗,相比之下观察组除没有发现不适症状外,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其他病症方面也均有良好治疗效果。

3 讨 论

哮喘病一名最早由元朝朱丹溪提出,在中医学理论中,支气管哮喘属于喘病、哮证的中医统筹范围内,此病发病年限悠长,历代中医大家对其病机、症候、诊疗都有深入的研究,虽然现阶段依然无法根治,但是总结积聚的十分宝贵的治疗经验已经渐渐演变为西医无法匹敌的专门中医分型辨证诊治体系。哮喘病病机是由于源于三脏器肺、肾、脾功能失衡杂乱,《医述》云“肺不病不咳,脾不病不久咳,肾不病不喘不咳”,腑脏失调以致机体水液集结形成痰巢,致气滞痰阻、筋脉孪急、气道受阻、肺通不畅,宿痰粘伏于肺中致使肺气胀满,肺失清肃,降宣之功能失调,此为病根,若偶遇风邪袭击、体虚病劳、情激误食等外因而发病,且反复不易治疗,病症主要有喉中有痰难咯,哮鸣音明显,喘息咳嗽,胸闷,呼吸急促不畅,更有甚者坐卧不得,有危脱凶象。综其病机,当以解痉化痰为基本治疗手法。

方解:麻黄性温偏润,辛散祛寒,宣肺平喘,疏风散邪;灵眼性温,收肺益气,平咳健脾,与麻黄一敛一散;黑苏子辛温散寒,消痰平气,止咳定喘,与麻黄一降一宣;三者合用,使肺气通舒、宣降功能正常,增强喧沸平喘的功效,共为君药。紫苏叶开宣肺气功效与麻黄相承,性微温可发表祛寒,理气宽中,止咳合营;地龙味咸性寒,此方中主要用于理顺经络,清热定喘;将离性凉,是补血良药,可平肝抑阳、养血敛阴、祛除内热;五味子主益气、养五脏,敛肺固涩,除热治风,滋阴生津,收散气补不足,可治肺虚咳喘;水剑草性味辛、微温,补心益肝,胜湿散风,消积豁痰,理胃宽中,调气活血;天虫药性平和,与热寒实虚药物均可配伍,息风止痉,对肝阳化风意义重大,也有清热作用,散结化痰亦可止咳平喘;蝉壳具性寒味甘,可以疏风祛热,利咽止咳,解痉通肺气;全蝎味辛有毒,可透骨穿筋,散结攻毒,逐湿、风,专入息风通络,镇痉,降气开痰。此方用药讲究相辅相成、相互牵制,其中地龙、将离、蝉壳此三种性寒药物一起辅佐清热解表,通络平喘,与温性药物五味子、水剑草、黑苏子相互牵制调理,平衡脏气;天虫、蝉壳、全蝎均为解痉药,消结通经、理顺阻滞气道,共奏通肺气开瘀痰之功效[4]。在此解痉平喘基础方根基上,分型采用具有祛风解表的回云、射干以宣肺散风;寒性的全瓜蒌、贝母、胖大海清热涤痰,温性的金佛花、天南星、地文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的秦哪、红参治疗瘀证哮喘;用大补元气、固脱生津的玉灵、绵芪、桴蓟、人参补虚,充分传承了中华医术通辩达理之精髓。

综上试验资料,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1.1%,所设立的对照组仅有71.6%。由此可见,在临床上采用解痉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几乎没有,可以有效改善病者疾病,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1] 曹向阳,魏永斌.益元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150例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3,31(4):17-19.

[2] 甘春生,严兴海.解痉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0):826-827.

[3] 赵佳,李国信,于雪峰,等.中西药治疗不同证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6):19-20.

[4] 李敬华.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4,35 (4):391-392.

R256.12

B

1671-8194(2016)32-0210-02

猜你喜欢
病者平喘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黄帝内经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地龙生姜平喘
病者与忍者
清肺平喘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医者与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