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与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比较

2016-02-01 07:40丽刘秋英李晶高艳薇唐英赵文斌张蕊3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50000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黑龙江哈尔滨50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鼓室中耳炎丹参

王 丽刘秋英李 晶高艳薇唐 英赵文斌张 蕊3.(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50000;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黑龙江 哈尔滨 50000)

丹参注射液与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比较

王 丽1刘秋英1李 晶1高艳薇1唐 英2赵文斌1张 蕊13.(1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目的 探究在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丹参注射液与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分泌性中耳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1例,对比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药物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7.50%,对比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后,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87.50%,同时在骨气传导改善情况方面,研究组患者都要明显由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丹参注射液鼓室冲洗治疗,相较于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治疗,其疗效更好,疾病治疗有效率更高,患者骨气传导改善情况也更优,同时其还能极大的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加快患者康复,因此该治疗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丹参注射液;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比较

将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62例分泌性中耳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究在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丹参注射液与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分泌性中耳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1例。研究组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从18~69岁,平均年龄(40.8±5.4)岁;对比组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从18~68岁,平均年龄(40.5±5.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病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比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药物鼓室冲洗治疗,在治疗前,先对患者患耳实施消毒处理,然后在给予相应的表面麻醉处理,借助耳内镜,对其鼓膜实施穿刺处理,并抽取出其中的积液,最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鼓室予以冲洗,同时注入1 mL的地塞米松药物予以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鼓室冲洗治疗,在治疗前,其消毒及麻醉处理措施与对比组相同,在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往鼓室中注入1 mL的丹参注射液予以治疗。此外,两组患者在口服用药方面相同。

1.3 统计学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13.0数据包进行处理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真实原始数据及平均数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为存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药物治疗后,其疾病的治疗效果情况如下:有25例(80.64%)患者得以治愈,有5例(16.12%)患者有效,只有1例(3.22%)患者无效,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6.76%。在患者的骨气传导改善情况方面,有12例(38.70%)患者其改善幅度超过15 dB,有18例(58.64%)患者其改善幅度在1~15 dB,只有1例(3.22%)患者无改善;对比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后,其疾病的治疗效果情况如下:有15例(48.38%)患者得以治愈,有13例(41.93%)患者有效,有3例(9.67%)患者无效,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87.50%。在患者的骨气传导改善情况方面,有6例(19.35%)患者其改善幅度超过15 dB,有21例(67.74%)患者其改善幅度在1~15 dB,有4例(12.90%)患者无改善。研究组患者在以上方面情况都要明显好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耳科炎症,由于种种因素,该病的发病情况在我国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有鼓室积液,及传导性聋等,其主要的临床症状反应有听力下降、耳鸣,及耳痛等。由于该病发病迅速,一旦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其病情已恶化到一定程度,使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极大的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也给患者的耳部造成极大的功能障碍,因而该病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安全及阻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加大对该病临床治疗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2]。当前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中又分为中药治疗及西药治疗。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发现,相较于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治疗方法,采用丹参注射液鼓室冲洗治疗,其效果更佳,该药物治疗方法有着更高的疾病治疗有效率,同时在骨气传导改善方面,其效果也更好,因而该治疗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1]。本研究采用丹参注射液与地塞米松鼓室冲洗治疗,并对两种药物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采用地塞米松药物予以治疗,其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起到的较好的抗

炎功效,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治疗时间长,骨气传导改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3]。而采用丹参注射液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其不仅具有优异的抗炎功效,在创面修复方面,其效果也很好,同时该治疗方法还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耳部微循环状况,缓解其炎性状况,降低耳内积液。此外,其还能有效抑制组织纤维增生,从而对耳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升患者疾病的综合治疗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药物治疗后,其疾病的治疗效果情况如下:有25例(80.64%)患者得以治愈,有5例(16.12%)患者有效,只有1例(3.22%)患者无效,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6.76%。在患者的骨气传导改善情况方面,有12例(38.70%)患者其改善幅度超过15 dB,有18例(58.64%)患者其改善幅度在1~15 dB,只有1例(3.22%)患者无改善;对比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药物治疗后,其疾病的治疗效果情况如下:有15例(48.38%)患者得以治愈,有13例(41.93%)患者有效,有3例(9.67%)患者无效,其疾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87.50%。在患者的骨气传导改善情况方面,有6例(19.35%)患者其改善幅度超过15 dB,有21例(67.74%)患者其改善幅度在1~15 dB,有4例(12.90%)患者无改善。研究组患者在以上方面情况都要明显好于对比组患者。因此丹参注射液鼓室冲洗治疗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5]。

[1] 高云鸿,贾明柱,李奕瑾,等.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1989-1991.

[2] 龙瑞清,刘卓慧,阮标,等.逆行咽鼓管插管氨溴索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9):125-128.

[3] 胡明,马元煦,程岩,等.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和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分泌性中耳炎9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12-3213.

[4] 罗永湘,梁友情,卢荣明,等.鼓室和咽鼓管冲洗治疗早期粘连性中耳炎[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45-47.

[5] 刘勇,王志高,宋小秋,等.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57-59.

R764.21

B

1671-8194(2016)32-0214-02

猜你喜欢
鼓室中耳炎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中耳胆脂瘤术中开放管上隐窝通道的方法及术后疗效分析*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