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体位管理对防假体脱位的护理效果

2016-02-01 07:40陈乐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
关键词:假体患肢体位

陈乐珍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辽宁 大连 116100)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体位管理对防假体脱位的护理效果

陈乐珍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辽宁 大连 116100)

目的 探讨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体位管理对防假体脱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36例,对照组主张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体位管理的护理法。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采用常规护理法基础上结合体位管理的护理方法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的,而且两组对防假体脱位相关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假体脱位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体位管理对其防假体脱位,护理效果更佳,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护理法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

髋关节置换术后;实体位管理;防假体脱位;护理效果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常发生的术后并发症,若患者护理不当,脱位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长期的治疗也会给家庭与社会带来经济负担,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为减少术后出现假体脱位现象发生,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主张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体位管理的护理法,对两组的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分别有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2.3 ±5.2)岁,其中疾病表现:12例股骨头坏死、14例髋关节关节炎和8例股骨颈骨折;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5±5.4)岁,观察组中有10例股骨头坏死、14例髋关节关节炎和12例股骨颈骨折。对比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临床症状等方面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性强(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主张常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家属注意术后事项,如果住院期间出现脱位应给予患者及时处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法的基础上结合体位管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当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不足时,容易引起恐慌、焦虑等心情,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患者有意识的对自身病情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了解,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以便患者配合手术治疗[1]。所以。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耐心的为患者排忧解难,尽量的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自信心[2]。同时,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了解基本的护理方法,告知其假肢使用方法等护理用具知识,使患者感受到家属的关怀,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心理的对进行手术的紧张感,消除临床治疗产生抗拒心理。

1.2.2 术后护理:首先,在患者手术结束后,要由专业医师亲自负责托住患者患肢及髋部,使之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再由两名护士分别站于患者左右两侧,护士主要负责托住患者的颈、背、腰和髋部,再根据医师发统一口令将患者过床,将患者平放于床上,过床过程中动作要轻缓,避免患者伤口出现拉伤等情况。由于患者术后麻药未完全消退,患者可有肌肉反应迟钝或者是肌肉松弛等临床反应,极容易造成假体脱位的情况发生。所以,医师在搬动时,还要注意将髋关节和患肢整个托起,搬动的过程,必须由医护人员相互协作帮助患者进行转

移[3]。其次,就是对患者进行体位管理,为了患者患足的康复,使用U型防垂足垫,将脚放置到U型防垂足垫的凹陷中,具体做法是先用垫子抬高约20 cm患者术侧下肢,同时在两腿间放外展梯形枕,这样有助于患者足部和足趾保持背伸位,然后再使用约束带分别把患肢的踝部、小腿、大腿与外展梯形枕保持固定,能使得患者患肢的外展中立位得到充分的伸展空间。

1.2.3 康复训练:待患者麻药消失情况后,适当给患者安排康复训练,训练强度在患者能承受范围之内,通过行走训练等加强髋关节的周围肌肉力量,行走时间不宜过长,大致20 min每一次,1天进行3次训练,再根据患者适应情况调整训练强度[4]。

1.3 疗效评定标准:主要根据患者对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有没有脱位情况发生,大致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种评定标准,统计了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两组所选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研究数据,通过()代表计量资料,两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经过治疗护理,将两组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93%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7%的满意度,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对于髂关节置换患者,观察组采用的体位管理结合常规护理,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干预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相关的护理知识,帮助患者尽快的适应假肢,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同时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出院指导,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假体脱位的现象,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告之其注意护理事项,让患者有意识的恢复和更好的保护自身健康。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体位管理组患者的护理的93%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87%满意度。综上所述,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法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发生假体脱位的情况,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此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钟润冰,关渐明,吴西英,冯彦琦.体位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的护理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2):23-25.

[2] 廖静娴.体位管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1):1499-1500.

[3] 杜延英,王长青.体位管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8):186-188.

[4] 王明露.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体位管理对防假体脱位的护理效果[J].现代养生,2015(22):121.

R473.6

B

1671-8194(2016)32-0229-02

猜你喜欢
假体患肢体位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