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当红”的电信网络诈骗

2016-02-01 14:13
中国防伪报道 2016年12期
关键词:当红汇款银行卡

如何防范“当红”的电信网络诈骗

冒充公检法办案

【手段分析】冒充邮局、银行、医保中心和公检法工作人员,以通知领取银行贷款、银行卡(医保卡)恶意透支或邮局通知领取藏毒包裹、法院通知领取传票等为理由,通过电话及短信联系当事人,当事人辩解时,告诉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重大犯罪,威胁抓捕当事人及其家人、判刑,后要求将家中银行卡上的钱转到“安全账户”。

【典型案例】2015年9月,施女士接到自称是宿迁市公安局和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公安分局的电话,称她的银行卡U盾被别人使用过,涉嫌洗钱,要给她银行卡设置防火墙,并通过传真传了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强制性资产冻结执行书和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刑事逮捕执行书。先让施女士把五张储蓄卡和一张信用卡绑定到同一个U盾,并重新设置U盾密码。后让施女士在电脑上登录嫌疑人给的QQ号码,并让其将U盾插在电脑上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多次按U盾上的“ok”键,操作结束后,嫌疑人称防火墙已设置好。嫌疑人又让施女士将一张银行卡插入ATM机上为其设置防火墙,施女士在ATM机上完成相关操作,才发现自己五张银行卡中的 178万余元被骗。

【应对策略】目前任何公安、检察和法院等部门都未设立“国家安全账号”等名目的银行账号,也不可能通过电话要求将你的存款转存至指定“安全”账号。通常单位帐户的户名一定是单位名称,决不会是个人姓名,出现个人姓名的一定是个人帐户。所谓“公安、检察和法院的安全账号”等根本不存在,更不可能以个人姓名出现。

QQ盗号冒充亲友借款或冒充上级领导指令转款

【手段分析】犯罪分子通过电子邮箱和QQ等手段发送含木马病毒程序的链接、图片及视频等,诱使当事人查看,盗取QQ登录口令和密码,掌握QQ好友名单及聊天内容,远程录下当事人聊天视频,然后冒充当事人以急需用钱为借口向其亲友借款。部分公司、企业财务部门人员设立组群,QQ号被盗后,犯罪分子冒充经理或财务总监要求会计向指定账户转账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2015年4月28日上午,泗阳县某公司财务部出纳员刘女士接到冒充其财务部负责人张先生的QQ号码,该QQ号码让刘女士汇款给其提供的公司账户,后刘女士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的方式分两次共汇款129万元钱。

【应对策略】遇到此类情况,不要着急汇款,一定要与亲友或单位领导打电话联系核实,切勿汇完款后再联系。

谎称发放补贴和退税

【手段分析】犯罪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手段购买个人信息,冒充公务人员,以发放购车、购房、教育、生育、残疾和丧葬等各类补贴及退税,诱使当事人到ATM机上按照其指令操作银行卡,把卡内的钱转走。

【典型案例】2015年3月11日,张女士接到电话通知称其购房契税税收退款,让其联系国税局退税;张女士即按要求拨打电话联系国税局,后按对方要求至ATM自动取款机处,将其农村商业银行卡按对方提示操作转账及取现转存后,其发现银行卡内69987元人民币被骗。

【应对策略】政府部门关于税费减免或补贴,事前一定会发布文件或通告,符合条件的市民要持相关证照、发票等凭证,到当地指定部门办理,绝不会通过ATM机发放。国家对新生儿没有补助政策。

冒充军警订货

【手段分析】犯罪分子通过多种手段获知政府部门人员A手机号码后,电话联系A称需要采购物资,问其是否能介绍熟悉的商户,A即将骗子手机号码告诉其熟悉的商户,商户电话联系骗子后,骗子冒充当地消防、武警采购人员许以差价利润,要求在短时间内联系指定厂家代购某品牌商品,并冒充厂家以支付全额货款才能发货为由诱骗汇款和转账。

【典型案例】2015年5月5日12时许,葛先生得到其连襟顾先生提供一自称消防大队李队长手机号码,该李队长称泗阳县消防大队需要做5000平方地平,愿意合作谈工程。2015年5月6日上午,李队长电话联系葛先生让其先垫资购买消防头盔及配套氧气罐,葛先生按照该李队长要求,电话联系宿迁器材代理商刘先生,通过刘先生联系武汉消防器材厂家蒋科长。当天葛先生按照对方要求两次通过中国农业银行,转账汇款共计90400元至对方中国农业账号,购买90400元消防头盔及配套氧气罐,后发现被骗,损失90400元。

【应对策略】军队和武警部队有严格的采购渠道,即使需要临时采购,也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接到此类订货电话时,可以直接与有关单位核实情况,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汇款。

参与综艺节目中奖

【手段分析】冒充电视热播综艺节目组,群发中奖短信,设置虚假节目网站接收当事人登记个人信息,以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为由诱骗汇款和转账。若当事人登记信息后发觉可疑,不汇款,对方还会冒充律师以追究“违约责任”恐吓并催促汇款。

【典型案例】2015年6月份一天,市民庄女士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短信,称其手机号码被“中国好声音”节目抽选为场外幸运观众,获得12万元奖金及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庄女士明知自己未参加此类活动,还登陆对方提供的活动网址,填写个人信息确认领奖。网站提示必须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公证费等费用,否则要起诉其违约,庄女士于是按照对方提示先后转账3万元,后发现被骗。

【应对策略】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和“意外之财不可取”。接到此类电话或短信时,要仔细回忆是否参加过节目活动,如果没有肯定是骗局。如果有,相关个人所得税也会在奖金中扣除。在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并确认领奖,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不用理会对方“起诉”威胁言论。

冒充熟人打电话

【手段分析】

1. 犯罪分子拨打手机问“记不记得我是谁”,若接听者根据口音或号码归属地误认为是哪位外地朋友,对方就冒充这个朋友称从外地来看望,随后会以途中发生车祸或因嫖娼、吸毒被抓急需用钱为由,诱骗汇款或转账。

2. 犯罪分子通过多种手段(如企业公开号码)获取受害人电话号码,冒充领导联系受害人,后编造多种理由向受害人借款(转账方式)。

【典型案例】

1. 2015年1月份一天,泗阳市民章先生接到一陌生电话,误将对方认作外地的朋友张某,对方称换手机号码了,要来泗阳看望他,次日上午,对方联系章先生称路过徐州时因嫖娼被抓,向其借钱缴纳罚款,章先生转账后,对方即关机。

2. 2015年1月21日,江苏某公司董事长邢先生报案称,本日上午10点多钟一自称是市人大秘书长的男子打电话到其厂里找其,当时邢先生不在厂里,对方留下电话号码。后邢先生与对方联系,对方以要去北京看望老领导生病的孙女为由向邢先生借四万元,邢先生于中午12时许将四万元通过转账电话汇至对方指定的农业银行卡中。

【应对策略】接到陌生电话时,不要轻易认熟人,要保持冷静,可直接询问姓名,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另对于不熟悉的所谓“领导”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其身份和电话号码,更不要轻易汇款。

低价网络售车

【手段分析】群发手机短信或在互联网上发布“低价出售走私车、二手车”之类的信息,以缴纳保证金、定金、购车款等为名诱骗汇款。

【典型案例】2013年5月3日中午,蒋先生用手机在网上搜索到一个卖二手摩托车的,他联系了对方,并谈好买辆摩托车,中午11时左右,就到建设银行ATM机上将1200元汇到对方账号上,之后对方又让汇800元,随后发现被骗,损失2000元。

【应对策略】不要盲目相信低价售车等类似小广告,太离谱的价格,其中肯定有诈。购买二手车,一定要到正规的交易市场,并办理过户手续。

网络购物支付故障办理退款

【手段分析】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当事人网购交易信息,冒充商家客服人员,称支付系统故障交易订单失效,以办理退款等借口,诱使当事人到ATM机按其指令操作,或登录其指定的网址、链接,进行网上操作,窃取用户名、密码,盗窃存款,诱骗转账。

【典型案例】2015年7月6日,蔡女士接到电话,对方说是某网站卖家,称蔡女士购买的物品钱未收到,随后发一个网址到蔡女士手机上,称按照网站提示内容填写后将退款给蔡女士,蔡女士按照网址显示输入银行卡持卡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卡号、密码和银行预留手机号。之后蔡女士的手机收到两条每条消费金额为999元的信息及验证码,蔡女士将验证码告诉对方,之后蔡女士发现银行卡被扣款两次,每次999元,之后蔡女士收到一条和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基金扣款签约的验证码,银行卡被扣款1744.38元,后来卖家又打蔡女士电话让蔡女士到ATM机上对1744.38元的扣款进行转账操作,蔡女士感觉被骗遂报警。

【应对策略】不要相信主动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不要点击发来的网址链接。如购物中存在问题,可以通过网站官方聊天软件与店主联系,或拨打官方电话咨询。尤其不能泄露个人账户和银行卡信息。需注意真正的400客服电话只能接听,不能向外拨打电话。400打来的电话只有两类:一类是骗子,另一类是推销。

网上办理信用卡、贷款和提高信用卡额度

【手段分析】

1. 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或张贴小广告、群发短信,声称可以不用审查收入证明快速代办各大银行的大额信用卡,诱骗当事人以验证还款能力为名诱骗转账和汇款。

2. 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当事人办理信用卡信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拨打当事人手机,称可以提高信用额度,指令当事人登录网上银行操作,获取手机动态密码,盗刷信用卡或转款。

【典型案例】

1. 2015年2月8日15时许,王先生通过手机上网在赶集网上搜索做贷款业务。后王先生和网上的贷款方联系,对方以办贷款需要银行卡账号和缴纳保证金为由让王先生缴纳保证金。王先生将自己的邮政储蓄卡,以及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告诉对方,后王先生发现银行卡被转账 5000元。

2. 2015年6月10日10时许,泗阳县王集镇魏圩村庄先生接受一个95595自称光大银行工作人员电话,称以提高受害人庄先生信用卡信用额度为由,骗取受害人庄先生银行卡动态密码,后将受害人卡里的13000元转走。

【应对策略】办理信用卡、贷款及提高信用卡额度业务一定要到各个银行营业厅或拨打银行统一客服电话咨询。通过欺骗、隐瞒真实收入,骗取金融机构信用卡、贷款,属于金融诈骗行为。

银行账号变更

【手段分析】群发内容为“请把钱存到XX银行,账号XXX”的手机短信。有的当事人碰巧正要汇款,收到此类信息后,可能不仔细核实就将钱直接汇到不明银行账号上。有的当事人因为欠别人钱,收到此类信息时,以为是催钱的,没有核实就将钱汇入不明账号。

【典型案例】2015年2月一天,正在银行准备给外地客户汇款的王女士接到一条陌生短信,内容为“之前那张银行卡不用了,把钱汇到我这个账户上,账号为XXX”。王女士误以为客户发来的,于是直接将钱汇入对方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应对策略】陌生手机号码发送此类短信的,均为诈骗信息。辨别此类信息真假的最有效方法是直接联系自己要汇款的人员核实信息真假。

招聘代刷网店信誉兼职工作人员

【手段分析】通过互联网邮箱和QQ群发布招聘网店刷信誉度的兼职人员广告,已购买充值卡、游戏点卡等商品后返还本金及佣金为名进行诈骗。

【典型案例】2015年3月,李女士收到一内容为招聘代刷网店信誉兼职的陌生QQ邮件,加对方为好友后,按照对方指示登录购物网页,购买了价值8000多元的手机充值卡后,对方没有按照约定退款,也无法联系,发觉被骗。

【应对策略】兼职代刷网店信誉是违规行为,害人害己。若兼职代刷网店信誉要了解清楚详细的流程,不要轻信诈骗分子提出的高额佣金。涉及钱款时,一定要反复确认。兼职前,一定要先确认对方公司的电话、负责人和工商注册号等。

网络炒股或做期货

【手段分析】通过网络发布所谓的股评专家信息,打着“绩优股票”“股票资讯”“帮你炒股”等旗号,通过骚扰电话、电视荐股,骗取受害人汇出“会员费”,或以协助炒股的形式骗取受害人原始股本。

【典型案例】2015年7月份的一天,李先生接到自称伤害某现货研究中心业务员的电话,对方劝李先生炒现货获利,根据对方提供信息,李先生通过某电子现货交易网络平台投入10万余元,后又少量盈利,至9月份突然全部亏损,方才发现被骗。

【应对策略】股票、期货、现货信息以证监部门和股票专门机构提供的信息为准,对所谓的专家信息和内幕消息,广大股民要提高警惕。

网络订票改签

【手段分析】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网络购买的飞机票和火车票信息,冒充售票单位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改签和订退等虚假信息,以提供服务为幌子进行诈骗。

【典型案例】2015年1月份的一天,谢先生通过某航空公司淘宝店购买了回家的飞机票,后手机收到一条内容为“航班临时取消”的短信,谢先生联系短信中的客服电话后,被告知办理退改签机票必须用银行卡再一次转账,才可以出票,出票后再退还原来的购票款,谢先生按照其指示转账4千余元,后发现被骗。

【应对策略】航班和火车临时变动,改签和退票都是免费的。接到此类短信,不可直接拨打短信上提供的电话,可直接登录航空、铁路公司网或致电公开客服热线核实信息真伪。

网络加盟代理

【手段分析】通过网络发布虚假的商品需加工信息,当事主主动联系时就以先缴纳邮寄费、加盟费,再给事主邮寄需加工的物品为由进行诈骗。之后诈骗分子又冒充物流公司工作人员,以需要缴纳合同费、工商代理费和材料费不断地进行诈骗,直至事主发现受骗。

【典型案例】2015年1月份的一天,市民张先生通过百度搜索到生产圆珠笔的某商贸有限公司网站,对方称只要张先生加盟,就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免费提供生产设备和材料,并负责产品回收。张先生按照对方要求先后汇款加盟费、合同费、工商代理费、材料费等共计3万余元,后发现被骗。

【应对策略】网络加盟时,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高利润所迷惑。要仔细甄别网站是否为正规的网站,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要了解该公司是否真实存在。

无担保抵押贷款

【手段分析】通过群发短信或设立虚假网页形式,发布“快速办理无担保抵押贷款”类信息,诱骗事主以证明还款能力、提前支付利息为名汇款、转账。

【典型案例】2015年3月份的一天,市民李先生通过互联网查询到某小额贷款公司发布的贷款信息,正巧其经济紧张急需用钱,于是联系对方贷款10万元,被对方以办理保险开户、验证资金等方式诱骗汇款5万余元。

【应对策略】无抵押、担保的贷款业务是不符合常理的,此类广告宣传均系诈骗。正规单位从未开设无需任何抵押、担保的贷款业务,办理贷款业务应到银行等国家正规金融机构。

网上博彩

【手段分析】利用人们的侥幸心理,通过QQ群发布中奖信息,吸引人员到“时时彩”网站进行博彩,并通过后台操作输赢,赢了也无法提现。如果要提现,就要支付代理费、对“时时彩”项目进行投资,但等到参与者支付钱款后,就发现再也无法进入该网站,或已被封号。

【典型案例】2015年1月份的一天,市民李女士从网上结识一自称“时时彩”内部工作人员的陌生人,对方称以收取代理费的方式提供即将开奖的号码,李女士试买几次后果真中奖,于是对其深信不疑,后又通过对方指定网站陆续购买6万余元,后发觉被骗。

【应对策略】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掉也是陷阱!网络博彩就是网络赌博,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链接:电信网络诈骗如何防?

两条原则

不要相信天上会掉下来馅饼;

不要害怕陌生人打来的恐吓电话。

防范十法

1.对待来路不明的电话和短信需谨慎;

2.不要随意透露卡号、密码以及手机验证码,更不能相信存款“转到安全账户”的电话或者短信;

3.牢记,银行卡插入ATM转账只能转走卡上的钱,无法将他人的钱转到你的卡上;

4.将磁条卡尽快更换为IC卡;绑定手机消费的储蓄卡余额不要太多,信用卡允许透支的限额不要太大;

5.不要乱抢陌生人发的红包;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使用不加密的WIFI;不要让他人远程操作你的电脑;

6.尽量使用银行官方的APP办理业务;

7.输入重要信息前确认网站的可靠性;

8.不要用身份证号码或生日信息作为密码,身份证和银行卡尽量分开保管;

9.分体式POS机刷卡要谨慎;

10.银行卡资金遭盗刷,及时向警方报案,并向发卡银行投诉。

猜你喜欢
当红汇款银行卡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防晒进行时
当红明星卖萌窘照
浅谈银行卡用户验收测试
初春,搞怪涂鸦最当红!
当红时际等
一分钱谁不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