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6-02-01 02:54张旭花
文理导航 2016年3期
关键词:苏教版

张旭花

【摘 要】《天火之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百折不挠”的一篇课文。全文多处采用烘托的手法表现了富兰克林在科学研究中的勇气和决心。使人感到富兰克林最终获得的成功既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弥足珍贵的。

【关键词】《天火之谜》;苏教版;烘托手法;勇于探索;敢于试验

教材简析:

《天火之谜》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百折不挠”的一篇课文。《天火之谜》生动地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不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冒着危险进行“风筝试验”的故事,表现了富兰克林在科学研究中的勇气和决心,说明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大胆试验,就可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欣喜若狂”、“不足为奇”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4.学习本文烘托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

5.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教学重点:

采用烘托手法表现富兰克林为探索自然的奥秘而毫不畏惧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解开雷电之谜的故事,表现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因此,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拟从整体入手,以读为手段,通过重点词句的品味,通过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人物特点,积累课文语言,有效落实。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出示夏天“雷暴”的视频。)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

2.这就是古时候人们眼中的“天火”。(板书:天火)天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板书:之谜)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学生齐读课题:天火之谜)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

雷暴  劈成两半  爆炸  毙伤  揭开  钥匙  颠簸  风筝  拴住

指名学生读词。

教师重点指导“暴”和“揭”的书写。

2.出示成语。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指名学生朗读。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完成课后第4题。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___________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___________

第三段(第六自然段)________

2.学生交流。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指导学生用段意归纳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人们一直害怕雷暴,认为是“上帝的怒火”、是“雷神”,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证实了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后来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设计意图: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是高年级的训练内容之一,其中段意归纳法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节课在前面概括段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再读课文感知烘托手法

1.再次出示雷暴视频。这样的天气,你会在哪里?

引导出对于雷暴的可怕。

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对雷暴如此畏惧,古时候的人呢?

2.出示句子:“古时候西方人……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学生理解“雷神”“上帝的怒火”

3.感情朗读,读出人们对雷暴的害怕。

4.课文主要是写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为什么要写人们对于雷暴的害怕呢?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这是一种烘托的手法。用过去人们对雷暴的害怕来烘托富兰克林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而毫不畏惧的精神。(副板书:烘托)

5.这样烘托的手法在课文中还有,你们能找到吗?

交流:

“不仅一般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理解“冷嘲热讽”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教师要将课文和写作紧密结合,让学生以课文为依托,从对课文的品读中引出写作元素,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读写训练。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对课文作些必要的筛选,要有重组教材的意识,而不是一味依照课本编排逐课讲解。教学中,我就重组了文中的两处烘托手法表现人物精神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从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

6.学生想象别人对他冷嘲热讽的画面,练习说话。

(设计意图:拓展文本空白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举措。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补充情节。此处别人的冷嘲热讽书上并没有具体的表述,只有充分补充了,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不易。)

7.感情朗读。

五、小结

面对人人都害怕的天火,富兰克林将要通过自己的试验来征服,这遭到了很多人的冷嘲热讽,但这一切都没能影响他做试验。富兰克林到底是怎样做的?试验成功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作业超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词。

3.课外搜集富兰克林和避雷针的相关知识。

猜你喜欢
苏教版
苏教版与人教A版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新方法研究——以苏教版为例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把窗儿打开 让风儿进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研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科附加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苏教版《语言规范与创新》仍有不规范的地方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读出新诗的形式美——以苏教版必修一读本新诗“韵”专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