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琴套曲《狂欢节》看舒曼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

2016-02-03 04:44赵舒文
黄河之声 2016年23期
关键词:套曲谜题舒曼

赵舒文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从钢琴套曲《狂欢节》看舒曼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

赵舒文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浪漫主义音乐在西方蔚然成风,罗伯特·舒曼作为先锋人物,其音乐创作富于幻想、诗意,他的第九号作品钢琴套曲《狂欢节》开标题音乐的先河,富于文学性、幻想性等风格色彩,冲击了当时音乐界的陈腐庸俗观念,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狂欢节

进入十八世纪二十年代,承接了古典主义辉煌的同时,浪漫主义音乐在西方蔚然成风。“浪漫主义”在文坛一经打响,迅速席卷了音乐、诗歌、绘画等众多艺术领域。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富于幻想、诗意,极大地消解了启蒙运动长期积累的失望和阴郁。音乐家纷纷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正统”束缚,革新音乐体裁形式,打开了通往主观内心世界的大门。

罗伯特·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早期的先锋性代表,自小热爱浪漫主义文学,深受让·保罗、霍夫曼、海涅等文学家的影响,具有孕育于古典主义土壤的理性思维,同时又强烈地渴望表达主观意识。音乐创作与评论对舒曼而言是两把利剑,他的热情狂想与冷峻批判均得以彰显。1835年,舒曼创办《新音乐杂志》,同年,第9号作品《狂欢节》问世,表达了其鲜明的浪漫主义音乐主张。

《狂欢节》是舒曼在当时最先获得成功的钢琴套曲,由21首自带标题的小曲组成,布局精巧,梦幻诗意,语汇诙谐,文学性十足,是浪漫主义标题性音乐的代表性作品。因而《狂欢节》打破对宏大体裁的刻意追求,以近乎散文诗式的小曲串连方式进行陈述,让思绪在音乐事件的冲突中变幻升华;通过简短的标题暗示创作意图,刺激听觉想象,丰富音乐对伦理价值观的表现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布局的情节暗示性

作品21首小曲的标题虽然独立,看似松散,纵观之下却是“总-分-总”的首尾呼应式结构,对“狂欢节”做了故事结构的框架。通过主题线索的变形贯穿以及各曲结尾与开头的衔接,形成“总”的统一;中间作品通过对音乐材料的变化和出新,使乐思能自由的呈现,结合标题使听觉形成了一定情境中的故事情节线索。在各曲的顺序安排方面,前后情境做了视角远中近景的切换,使各曲标题所指的涵义,产生了有趣的关联,最终呈现出一场由序幕到结尾的完整狂欢节盛况。

乐曲以热情昂扬的《序曲》拉开序幕,以《皮埃罗》和《阿尔列金》塑造两个性情反差的丑角形象,开启了英雄与世俗的对峙,套曲中后部,《德国圆舞曲》之前,也是以小丑形象《潘塔隆和柯隆宾娜》的成对出现作为铺垫,不仅听觉上十分诙谐,更划分了形象群,暗示了情节进展的节奏;即将进行到最后的《大卫同盟盟友进攻庸夫俗子的进行曲》,舒曼在前面插入了一个单乐段《休息》,材料完全来自《序曲》,瞬间形成首尾呼应,让听者的思绪统合了各个分曲。

有趣的是,在第八首与第九首小曲中间出现了一首象征“谜题”的《斯芬克斯》,仅由3组缓慢的低音排列组成,第一个谜题是代表舒曼名字的“降E、C、B、A”,第二个谜题是“降A、C、B”,第三个谜题是昔日恋人所代表的“A、降E、C、B”:

观察发现,第一谜题和第三谜题互为一体的两面,前者的四音依次下行,后者从低向高做了三全音跳进后组成回音性排列,产生了张力,第二谜题动机则以简缩为三个音,形成第一和第二的变体,以降A支持了被省略的降E音与C和B组成的回音结构。

套曲中,出现在《斯芬克斯》之前的小曲所用的是第三个谜题动机,调性活跃并延属方向发展,而从第9首开始主要采用的是第二个谜题,并且一直巩固降A大调的地位直到狂欢节最后的情绪高潮,说明舒曼重在表现对心中所爱的强烈渴望,更希望通过作品挖掘出振奋人心的浪漫主义激情,而象征舒曼内心另一面的第一个谜题——忧郁、敏感和脆弱,则作为内核隐藏了起来,隐晦地表达在斯芬克斯式的沉默中。

这样的独出心裁,使作品前后呼应,形散而神不散,充分证明了舒曼个人在当时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及对音乐曲体结构进行探索革新的精神。

二、标题分曲的文学内涵

标题是舒曼浪漫主义文学与音乐思维相融合的标志。虽然,此时的标题只是一种创作倾向,但《狂欢节》在音乐的体裁、构思上,已经与文学创作产生密切的联系,大胆地表现主观内心世界。套曲中,有些分曲立足文学题材生成灵感,还有的巧妙借用文学表现手法来丰富音乐内涵,使人们对标题音乐产生变革性的理解。

其一,突出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刻画。比如,第五和第六首《约瑟比乌斯》和《弗洛列斯坦》是舒曼大卫同盟英雄人物的首次亮相,标题中人名均来自于文学虚构,一个忧愁善感,一个狂放不羁,二者的主题动机相似,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八分音符组成的七连音或六连音,第二部分是一个弱拍位置的重音,并伴随着音程的跳进,以达到强调的效果,如图:

可见,两首分曲围绕降E大调的主音降E、C音、g小调Ⅴ级D音形成的回音框架进行调性布局的展开,《约瑟比乌斯》的动机体现稳重和细腻,低音和声旋律向上级进,陈述主调的同时不断向属方向试探;《弗洛列斯坦》第一乐段为了表现狂想式的激动情绪,g小调的忧郁基调被大量的属方向离调所打乱,让人感受到想要打破束缚的强烈愿望,但低声部紧扣C音,在减七和弦的各和弦音中体现降E大调、降A大调、g小调及D大调的关系平衡,使得两分曲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共性,对比也更加鲜明。此外,更加文学性地使用象征人物语速、语气的音乐动机,突出了人物矛盾的双面性情,使舒曼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辩证式的思维得到更直接的表现。

其二,故事情境的视线切换。如果说以上两首塑造了人物形象倾诉的语气神态,那么第七首《妖艳女子》则将视线放宽,呈现生动的肢体语言。其动机为前两首的变化动机,3/4拍,附点八分音符的切分音型,勾画出神秘女性的绰约舞姿,烘托出一个气氛欢悦的舞会场面,紧接第八首《回答》几乎完全沿用前一首的材料,结尾处做渐弱和d小调的铺设,暗示了英雄与女子共舞后的“回应”并以分手作结,留下了一些悬念,让乐曲进入了沉静,舞会气氛暂时消散。

第九首《蝴蝶》则借用蝴蝶的动态象征游行的人群,将视线的远近进行不断切换;之后第十首《字母之舞》开始,乐曲进入了带有回忆追想的情绪氛围中,仿佛暂时脱离了狂欢节的盛况,分曲中的形象刻画给人以纯粹的美感,第十四首《相逢》作为《狂欢节》最耳熟能详的旋律之一出现,又让人眼前出现了舒曼与理想角色欢聚畅饮的梦幻场景;之后小丑和圆舞曲出现,将思绪拉回热闹舞会,大卫同盟的最后一位英雄角色《帕格尼尼》才进入视野。

在迎来最后的《大卫同盟盟友进攻庸夫俗子》之前,舒曼又将视野引到舞会角落的一对亲密的情侣上,由此产生了第十八首《倾诉》和第十九首《散步》的最后一次诗意的场景描绘,情绪充满爱意,节奏舒适而自由,力度适中,音色柔美又富有弹性,舒曼总是用头脑中的情境与现实中的进行相互比照,使音乐想象的近、中、远景变换自如,灵活生动。

三、结语

总之,舒曼作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评论家,通过作品《狂欢节》实现了其音乐事业的一次重要成功和突破,对当时音乐界的陈腐思想和庸俗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始终坚持忠于表现自我的信念和精神,评论音乐、诠释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如同大卫同盟的英雄挥舞手中之矛盾捍卫音乐的真理,成为了浪漫主义思潮发展不竭的驱动力。

[1] 刘羽飞.舒曼钢琴创作的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3.

[2] 孙丽.从钢琴套曲《狂欢节》看舒曼者乐的文学性和标题性[J].大众文艺,2010,07:115.

[3] 常桦.舒曼和他的钢琴作品[J].钢琴艺术,2003.

猜你喜欢
套曲谜题舒曼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清宫庆典承应戏中的【醉花阴】套曲
国庆谜题猜猜猜
怪兽谜题
电影院谜题
数字里的成语
舒曼奢华系列AL1新品推介
音乐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