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计划修理工作探讨

2016-02-03 06:47黎汉军
中国修船 2016年4期
关键词:勘验备件舰船

原 宗,阳 斌,黎汉军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4)

舰船计划修理工作探讨

原 宗,阳 斌,黎汉军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4)

在舰船计划修理工程中,修理技术水平和技术状态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舰船的修后技术状态、修理时间和修理费用。文章从修前勘验、修理技术状态控制、修理信息收集3方面着手,分析目前舰船计划修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办法和措施,为今后舰船计划修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舰船;计划修理;勘验;技术状态;修理信息

舰船计划修理是舰船装备及其系统在作战、训练、使用全寿命周期内重要的组成部分。舰船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进行一次集中的、较大规模的预防性检查维护保养,进坞检修水下结构、设备及附件,更换腐蚀、磨损、老化的元器件,对设备、油料等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或化验,以便在装备发生故障之前就有针对性的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并排除舰上装备在作训、使用期间发生但未完全修复的故障,以保持舰船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随着我国海军装备事业的不断发展,大中型水面舰船陆续入役[1],每年需要进厂开展计划修理的舰船数量也逐年递增,军内各主要修船厂计划修理工作任务繁重。新型舰船装备种类繁多、技术密集、系统性强,也给修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如何有序、有效、可控的开展舰船计划修理工作,在确保修理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修理时间、节约修理费用,提高舰船的战备完好性,保证部队的使用需求[2],是目前舰船计划修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重视修前勘验,确定工程范围

修前勘验是承修单位技术人员通过上船检查、测试装备的功能性能情况,掌握装备的修前技术状态,初步确定装备的故障范围和修理工程范围,为制定修理技术方案、开展修理工作做准备。由于舰船的修期有限,修前勘验时间通常较短,勘验工作时间紧、强度大、难度高,对勘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维修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勘验人员和舰员进行充分的交流,查看装备运行、修理日志,详细了解装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模式。

在勘验过程中,按照故障检验的难易程度,装备的故障可分为一般故障、寿命型故障和复杂故障3类。一般故障指技术人员用肉眼或常用检测工具就能够定位的故障项目,如机械性损伤、磨损性损伤等,勘验技术人员一般能够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此类故障;寿命型故障是指由设备、零部件或材料自身特性决定的,当使用到一定程度或期限后必须予以更换、修理或维护保养的故障项目,如密封圈橡胶老化、电池等使用寿命期等,对于此类故障的勘验,要求技术人员熟悉装备特性,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是由于装备到达使用寿命引起的,而不能和其它故障混淆;复杂故障是指引起故障的可能因素多,需修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拆卸、测量、试验后才能找出原因的故障项目,如设备经常无故死机、设备性能不稳定等,对于此类故障,技术人员在勘验过程中很难精确地定位故障并找出故障原因,但可通过向舰员咨询或查阅舰上工作日志上的装备运行参数等方式来了解装备的运行状况,再结合技术人员的维修经验,做出对故障的初步判断和原因分析,预估修理工程范围。

充分、有效的开展好修前勘验工作,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全船的修理工程范围,便于主修厂制定修理计划及网络节点图,也便于修理总体技术责任单位开展修理方案的编制,同时,还有利于各承修单位进行施工前准备,对某些供货周期较长的备件器材提前订货等。反之,如不重视勘验工程,则在进厂修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修理范围扩大、工程责任归口不明确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船修期滞后。

2 控制修理技术状态

2.1 编制修理技术方案,规范指导修理工作

修理技术方案是各承修单位实施修理工作的技术依据,各承修单位应遵循技术方案中规定的修理工程项目和维修技术措施开展修理工作,在修理范围、修理技术状态等问题出现争议时,应以修理技术方案为判定依据做最终判断。修理技术方案应当内容全面、原因分析及技术措施合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修前勘验结束后,各承修单位将勘验报告提交给修理总体技术责任单位,作为编制修理技术方案的依据。编制技术方案应当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恢复舰上装备的技术战术性能为原则,还应注意必须严格控制修理范围,以保证全舰修理工程能按时完成。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应根据舰船的既定修理级别、服役年限、装备故障情况,制定相应的修理技术方案,方案编制人员应结合该次计划修理的修理级别和修前勘验得到的装备故障信息,确定能有效排除故障且技术上可行的装备修理技术措施,以及能够有效避免装备在下一个计划修理间隔期内可能发生的潜在故障的预防性检修措施,确保修理人员能够依据方案按时完成装备修理工程,并保证修理质量[3]。

修理技术方案的编制难以一步到位,应充分征求主管机关、军代表、舰方、承修单位的意见,并在修理施工前进行会议审查、签字认可。在方案编制过程中,部分关键设备、复杂设备的修理措施还须听取设备原设计单位及生产厂家的意见,以确保选用最正确的修理方法,避免因修理措施选取不当造成设备其它技术指标下降或者引发牵连工程。

2.2 管理装备修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变更

在舰船计划修理全过程中,必须做好装备技术状态管理,注意跟踪装备技术状态,对于修理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要及时协调处理。

首先,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总体、系统、设备的技术状态,不能对其随意改变。总体技术状态包括全船重量重心、浮性、稳性、快速性、耐波性、操纵性、安全性、作战性能等[4];系统的、设备的技术状态是指其技术规格书、修理技术标准上规定的技术指标等。舰船计划修理过程中应力求保持技术状态的稳定,严格控制因修理造成总体、系统、设备的技术状态发生变更或偏离,确保做到恢复装备的功能、性能,但不能改变装备的功能、性能。

其次,还应严格控制因装备修理引发牵连工程,造成其它装备的功能、性能发生变更或偏离。由于舰上装备系统性、关联性很强,不同设备之间存在较多接口,所以在设备修理时必须注意到对其关联设备以及对其上一级系统的影响,在设备修理施工结束后不仅需要进行单机试验,还需进行相关系统的效用试验,确保系统及关联设备功能、性能的稳定。而对于因设备出舱或电缆、管路等施工,需要进行船体开口的情况必须事先上报,由总体技术责任单位对开口后修补工艺和结构强度影响两方面进行评估后方能决定是否允许船体开口。

再次,做好装备技术状态管理还应从规范技术文件的编制,做好技术协调。舰船计划修理涉及装备众多,因此会有十多家甚至数十家承修单位(包括主修厂、特装修理厂、系统、设备承修单位、外协修理单位等)参与其中,各单位间会有大量的技术问题需要协调,如果各单位都用自己的技术文件格式,容易造成不同单位技术人员对同一技术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而且种类繁多的各类文件、表格极不方便统一管理,可查性、可追溯性很差。因此应对各类技术联系单、技术协调表的格式进行统一规定,在修前准备阶段就下发给各承修单位,在修理实施阶段各承修单位应认真填写相应文件、表格,并应签署完整,修理工程结束后各承修单位应将修理技术文件整理好后上交总体技术责任单位统一管理。

最后,充分发挥好技术协调会、例行交班会等现场会议的作用,这也是做好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会场上,各承修单位能及时将需要协调解决的技术问题反映给对口单位,也有利于集思广益,解决修理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当出现工程归口或责任划分不明确时,相关单位领导能够在各方代表均在场的条件下现场决策,避免因人为因素影响修理工程实施。

2.3 控制备件器材更换,节约修理经费

在舰船计划修理过程中,对于以下4种情况的设备或零部件,需要进行更换。

1)因故障导致失去规定功能,且无法通过修理恢复的设备或零部件。

2)因故障导致达不到正常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且无法通过修理达到指标的设备或零部件。

3)虽能够通过修理解决故障,但修理时间过长,会延误全船修理工期的设备或零部件,或是修理所需费用大于采购新件所需费用、不值得修理的设备或零部件。

4)已经接近或超过使用寿命的设备或零部件。舰船计划修理中会有大量的设备或零部件需要更换,备件器材更换问题会影响舰船装备的修理质量和修理工期,并直接关系到装备的修理经费,因此必须做好备件器材更换控制管理。

备件器材更换管理的关键是要控制好更换备件器材的品种、数量,也就是要做到“能修好的就修,值得修的就修,修不好的或不值得修的才换”,其目的是严格控制工程范围和费用。对于那些能够通过修理途径恢复其正常功能性能的装备,承修单位应结合以往舰船的修理经验,确定有效且适用的修理工艺和施工操作规程;对于承修单位没有修理经验的新装备或新故障,可向设备原生产厂家咨询或通过外聘专家顾问的方式寻求有效的修理方法,尽可能通过修理的途径解决装备故障;对于确实无法修复的装备,承修单位才应申报备件器材更换,经有关单位签字认可后尽快订货,确保不因供货周期延误修理工期。

对于需要更换的备件器材,原则上应采用与原规格型号相同的备件器材进行替换,如确因停产等因素造成无法采购,则应保证替换的备件器材技术性能不低于原来的指标,且具有相同的安装要求和接口。还应注意的是更换备件器材的重量应与原件接近,尤其是当重量较大的或全船用量较多的备件器材更换时更需谨慎,避免因备件器材更换造成舰船排水量发生变化,影响全舰的重心和稳性。

另外,还应当加强对更换下来的旧件的管理,各承修单位应将旧件妥善保管,修理工程结束后统一移交给主修厂,集中存放,旧件能修复继续使用的尽快修复,投入后续使用。

3 收集修理信息,为后续保障工作打好 基础

舰船计划修理的目的是恢复装备的技术战术性能,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舰船的生命力和作战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装备技术保障工作的进步,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装备维修信息的积累。我国舰船研究领域正在全面进行综合保障设计,非常缺乏已服役舰船装备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数据以作为研究的基础。如何通过一次计划修理工作,收集到全面、真实的装备故障信息和修理信息,做到装备技术状态可控且可追溯,为本舰的后续保障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后续舰船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往舰船计划修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承修单位往往只重视修理工程却忽视信息积累,当修理工程报检验收后就匆匆收工离厂,而没有进行故障、修理信息整理工作。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故障信息、数据缺失,本舰装备或其它舰船上相同装备出现相同故障时,无法做到信息共享,装备下次修理时还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重复的故障分析、定位;另一方面,在后续临抢修或计划修理中无法知道上次计划修理中进行了哪些修理工程、故障产生的原因及为排除故障所采取的措施,这对装备的后续保障工作不利,对修理单位自我积累、逐步提高修理水平也不利。

随着舰船装备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舰船装备修理单位必须逐步加强舰船计划修理中的信息积累,在修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全面记录装备修理前的故障模式、修理技术措施及工艺步骤、修理前后装备的技术状态、装备的维修时间及间隔、维修工时、备件器材和其他维修物资的消耗数据、维修工具的利用情况、费用数据、试验数据等[5],努力做到在修理工程结束后不仅能通过验收顺利交船,还能够归纳、整理出一套完整、高质量的修理技术文件,为后续保障工作打好基础。

4 结束语

舰船计划修理工作是海军装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海军舰船装备“两成两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舰船的在航率和舰船装备的战备完好性,直接关系到舰船在航期间的生命力和作战能力。为适应复杂多变的军事需求,完成未来高科技战争中对大中型水面舰船的维修保障任务,必须充分挖掘军民一体化保障模式的潜力,在今后的舰船计划修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积累,不断改进装备修理技术水平和技术状态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舰船计划修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 毕万利,韩其杰,宋丙军,等.大中型水面舰船维修保障能力探讨[J].中国修船,2008,21(1):45-47.

[2] 林琼,黄思光.抓好舰船计划修理,确保质量缩短修期[J].中国修船,2007,20(4):4-6.

[3] 黎汉军,张再夫.现代舰船计划修理技术管理方法介绍[J].船海工程,2013,42(4):99-101.

[4] 邵开文,马运义.舰船技术与设计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5] 徐建卯,高世伦,明廷锋,等.舰船技术保障分析及信息管理方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6,28(4):95-99.

In the project of scheduled war ship-repair,repairing time,cost of repair and the warship's technical status after repair are all depended on the repairing technical level and the technology management level.In this paper,three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investigation before repair,technical configuration control of repair and information accumulation after repair.The common problems in scheduled warship-repair are analyzed,and the specific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roposed.Some references are provided to the scheduled warship-repair in future.

warship;scheduled repair;investigation;technical configuration;repairing information

原宗(1984-),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舰船综合保障。

U672

10.13352/j.issn.1001-8328.2016.04.002

2016-02-19

猜你喜欢
勘验备件舰船
舰船通信中的噪声消除研究
中材机电备件有限公司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现场勘验的质量管理
高青县“四化”引领 打造勘验服务新标杆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汽车备件供应商选择
勘验、检查笔录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
基于元动作故障树重要度计算的备件预测
基于HANA的工单备件采购联合报表的研究与实现
舰船腐蚀预防与控制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