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Op.15)音乐风格

2016-02-03 07:08李远哲
北方音乐 2016年15期
关键词:套曲克拉拉小曲

李远哲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130024)

浅谈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Op.15)音乐风格

李远哲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130024)

罗伯特·舒曼不仅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而是还是音乐评论家。舒曼的作品不仅个性鲜明,而且浪漫主义色彩也非常浓郁。在舒曼的钢琴音乐创作中,钢琴套曲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彰显了他独特的创作个性,不仅注重人物心理描写,而且描写生活的镜头也非常丰富,本文主要针对舒曼的钢琴套曲之一《童年情景》(Op.15)中每一首小曲的风格形象做了简单的分析介绍。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

舒曼喜爱标题音乐,他认为标题可以使观众明确地了解内容,并且他希望他的标题音乐可以把听众带到一个特定的意境中,让大家得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标题音乐在舒曼的创作中有了很大的发展。舒曼的体裁特点集中体现在钢琴小品和钢琴套曲中,他的钢琴套曲内容丰富,结构短小,也是钢琴小品写作风格的进一步创新,他将每一首钢琴小品都贯穿成不可分割的一个音乐整体,从而形成标题性小品套曲。他的旋律热情、内敛、线条朴实内涵,很少使用装饰音;节奏上,他的作品中可见大段的符点、切分节奏等,是其性格、理想与现实的自我冲出、精神紧张的写照。他的和声色彩丰富,并富有特性的效果,他运用浪漫手法来运用复调,用多层次来表现复杂的心理。他著名的钢琴套曲《蝴蝶》和《狂欢节》等充分地展示了他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的非凡天赋,其中他创作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更是钢琴音乐里的典范。此钢琴套曲创作于1838年春天,是为了他的爱人克拉拉所创作,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回忆儿时的情景,共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

第一首 《异国与异国的人民》——异国与异国的人民是整首套曲的开篇曲,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抒情,表情平稳、诧异,表现出了儿童对一个神秘国家的想象与憧憬。此小曲不仅富有独创性,并且令人陶醉其中。

第二首 《奇异的故事》——此小曲夸张、活泼,好似孩子们的心情随着奇怪的故事而发展起伏,营造了一个幽默、古怪的气氛,突变的节奏紧紧地抓住了听者们的心。

第三首 《捉迷藏》——此小曲不仅很有趣味,而且描绘的异常生动。此小曲运用了大量的跳跃的十六分音符为听者勾勒出一幅拼命追逐、奔跑、欢乐,热情的游戏场面。

第四首 《孩子的请求》——此小曲比较简短,旋律幻想、温柔、安宁。用重复的手法将孩子们期待、犹豫而又充满渴望的心情描绘的唯妙唯俏,好似使听者看到了那一双双祈求的大眼镜。

第五首 《无比的幸福》——此小曲是由前一首《孩子的请求》发展而来,其欢乐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体现了孩子们在祈求、期待和幻想之后得到希望得到的东西之后心花怒放、喜悦的心情。前一首是请求,此首为结果,两首连在一起,体现了孩子们天真、爽朗、率直的天性。

第六首 《重要事件》——此小曲旋律和节奏夸张、呆板。单纯的顿音生动地描会了孩子在向大人们汇报他们眼里的“重要事件”时单纯、紧张的神情。他们极力去模仿大人们的神情和认真的态度,忍不住令人发笑。

第七首 《梦幻曲》——梦幻曲是整首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它以其悠扬、纯净、美好的旋律而脍炙人口,此曲如梦幻般美妙,如爱情般美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舒曼最常用的演奏指示是“朴实和内向”,其同样适用于此曲中,唯有通过绝对精确的分声部写作中的调性和重音的独立性,还有严格的连奏,才可能将其美妙的调性布局表现出来。

第八首 《火炉旁》—— “火炉旁”里的火炉是个德国壁炉,此曲描绘了家人们围在此火炉旁团聚,柔和、而又温暖的画面。

第九首 《骑木马》——骑木马为此套曲的第九首曲子,也是全曲中最为简洁、生动的一首小曲。全曲虽只用了一种节奏型,却将孩子们骑木马一上一下转圈前行的游戏表达的或灵活活现,欢快的速度更是体现了孩子们骑上木马之后兴奋、无所顾忌、欢呼跃雀的情形。这首曲子在许多方面都是独特的,作者手稿中的演奏提示是“Mit Humor”即有幽默感,也就是说,该曲不应该弹得太过冲动或者节奏太过僵硬。

第十首 《过分认真》——舒曼曾对克拉拉说:“当我认识你父亲的时候,你还是一个有趣的孩子,有时成天淘气和傻笑,有时突然躲进墙角里,很认真地思索事情。我当时就想:‘这个小脑袋会不会想得过分认真’,我的《童年情景》其中一首,就是这样命名的”。这首曲子不是抒情的旋律,而是描绘一个孩子在过分地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认真地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有很多地方孩子想不明白,就不停的去转变方式或者变换角度去思考去琢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十一首 《惊吓》——孩子们通常都是好奇的,喜欢听恐怖的故事,喜欢吓唬别人,也害怕一个人在黑夜里胡思乱想。此曲就描绘了孩子惊恐又害怕好奇而又惊恐的内心世界。

第十二首 《入睡》——该曲梦幻、平静、舒缓,像一首精致的摇篮曲,描绘出了孩子入睡时进入梦乡的整个过程。

第十三首 《诗人的话》——诗人的话为此套曲的最后一首曲子,这是全曲中唯一一首以成人为中心的乐曲,体现了作者怀念童年时代的心境和感慨,乐曲充满淡淡的忧伤,悠缓的旋律体现了诗人亲切的语气。

《童年情景》中的每一首小曲都像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描绘着一个场景,也给演奏者的丰富想象力提供了空间,并且其感情色彩十分强烈,需要演奏者能很好地控制力度,对音色控制的要求也比较高。克拉拉曾认为,当演奏此曲时,应有最大限度的细致严谨,应有对音乐内涵的彻底理解,以及避免任何夸张。她还评论当演奏此曲时,不要有任何突然的起伏,只有逐渐地一点点放慢,没有延长音,只是悄悄地滑入下一段的开头,她曾说:“我的丈夫处理减慢从来不会拖得太长。”总之,《童年情景》是舒曼创作的比较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代表的钢琴作品之一,他运用多样化的音乐形式,极大限度地丰富了钢琴演奏的表现手法,使作品生动形象。

[1]朱廷丽.西方钢琴艺术教程[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罗伯特·舒曼.《童年情景》Op.15[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莫尼卡·施蒂克曼[德].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克拉拉·舒曼[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刘璇.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演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李远哲(1993—),女,汉,吉林省德惠市,硕士,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钢琴表演艺术。

猜你喜欢
套曲克拉拉小曲
北曲套曲体式研究述评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音乐与爱情——舒曼与克拉拉的爱情马拉松
重来一次的机会
清宫庆典承应戏中的【醉花阴】套曲
我爱记歌词
用爱温暖那名需要陪读的孩子
克拉拉过敏了
克拉拉过敏了
如梦令·烟雨痴缠